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于丽华 《中国德育》2013,(24):73-74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相似文献   

2.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国人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的集体闯红灯现象。本文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要求,剖析它的危害及形成原因,并渗透生命安全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高度概括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热议.“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和公民交通意识淡薄有关,更和交通管制不力密切相关.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不仅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相似文献   

4.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5.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对这些陋习义愤填膺,一边依然在自觉不自觉中继续“随大流”。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  相似文献   

6.
过马路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近来,"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随即又涌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先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吧。"中国式过马路"——原系网民对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部分城市普遍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对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有所帮助,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中国式离婚”到“中国式相亲”,从“中国式插队”到“中国式治堵”……再到连日来热侃冷聊、快传短播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现象,是自嘲还是警醒?我以为:“中国式”现象,一半自嘲一半警醒.  相似文献   

9.
“过马路”就是指的“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而“中国式过马路”则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的现象。那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该文通过分析缘由反映了中国人焦虑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当今中国城市交通中的人车矛盾.它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是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滞后,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淡薄的一个缩影.通过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法治建设以及科学规划道路交通等途径,期待能从根源上杜绝这种“中国式”的不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之友》2014,(10):8-9
2012年年底,人们发明了“中国式过马路”,所谓“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管它红灯或绿灯”,一时议论纷纷。后各地交管部门宣布将严格执法,对闯红灯的路人将予以罚款,事情从舆论发展到了实际行动。 强硬措施一出台,立即激起争论。很多人从素质角度表示支持。反对的理由也很多:有人说地道、天桥太少,政府应修建更多地道和天桥;有人说红灯时间超过了行人的忍耐限度,且马路太宽绿灯时间太短,政府应更科学地设置信号灯时间;还有人说中国的汽车更不守规矩,政府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必先治理“中国式驾驶”……这些辩护全都成立,但忽略的是:交规的本质便是用“不方便”换取“安全”,再人性化的规则也必然会带来个体的不方便,如果没有对规则的敬畏,任何微小的原因都会成为人们打破规则的借口。  相似文献   

12.
2014年7月30日下午,南京交警二大队陈警官巡逻到瑞金路路口时,一辆白色尚酷跑车当着他的面闯红灯驶过路口.随后就听见“啊”的一声惊叫,一位正要过马路的老太被吓得坐在地上,所幸没有被撞到.陈警官赶紧拦下车,对司机说:“你刚才闯红灯了,请出示你的行驶证和驾照.”车窗摇下,一位戴墨镜的女司机不耐烦地说:“干吗?你拦我做什么?差点刮花我的车.”这话让陈警官愣住了:“你闯红灯了,还差点撞到人,你没有看见吗?”面对交警的询问,女车主还是无所谓:“怎么处罚你就说,我可是有证的人.”说着递上了一叠证件.这叠证件中,除了驾照和行驶证外,还有一张学生证,显示该车主为南京某知名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3.
交通文化是交通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在交通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弘扬新时期交通文化,对交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浅析进而说明和谐交通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文明出行.  相似文献   

14.
北京整治"中国式过马路"12月11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口,19名闯红灯的行人分别"吃"了10元的罚单。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北京市开始整治影响城市秩序、车辆通行和群众反映集中的九类问题,机动车走应急车道和行人闯红灯都在整治的范围之内。11日上午,朝阳交通支队奥运村大队民警在慧忠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不看红绿灯,凑一堆人就走)进行了集中整治。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  相似文献   

15.
绝不在孩子面前闯红灯在德国过马路,人们绝对是按人行横道上红绿灯的指示行事的。因此,当有一天傍晚,我在莱比锡火车站发现两个当地的年轻人违章过马路时,竟“如获至宝”地说给我的德国陪同Henriette Plelger(中文名字裴海丽)小姐听。当时人行横道上的红灯亮了,尽管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人们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有那  相似文献   

16.
阙明坤 《教育》2014,(12):9-9
近年来,经济社会频频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仰迷茫的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食品领域屡屡曝光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到医疗行业出现的“毒胶囊”“铬超标”“抗生素”;从面对他人生命垂危拒施援手的“小悦悦”事件,到大学生因个人争端不惜同室操戈向室友投毒;从学校评估作假、就业率注水,到学生考试作弊成风、教授院士造假;从韩国大妈怒吼中国式过马路,到中国游客在埃及金字塔刻字引来声讨;从国外一些人看不起中国人陋习,到网上盛传“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7.
<正>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汽车保有量达到1.04亿辆的中国,每年有6.2万人死于车祸,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又有53%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4一4。到底怎样才能平息交通事故这场灾难呢?最近,深圳交警推出了一款"中国式过马路"神器——智能行人过街系统。该设备体积小、功能多、价值高,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和前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14,(Z2):9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文明天下》。节目中经常会播出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旅游场所不文明现象频繁等。同时,节目中还会播出一些让人感动的文明行为,比如拾金不昧、注重公共场所卫生等。我们大家也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让“童眼看世界”也播出一期精彩的《文明天下》吧!  相似文献   

19.
当一波一波的“中国式××”来袭,多多少少应该感谢多年前那部《中国式离婚》的电视剧吧.如果没有它“中国式”的原创,也不知舆论还能不能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时下国人“过马路”“接送孩子”的状态. 现在,“中国式”这个标签所向披靡,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积习层面的问题一一“斩获”.  相似文献   

20.
别闯红灯啦     
虽然现在是文明社会,可还是有很多不讲公德的人。最近,电视新闻里总在说:现在闯红灯的车辆越来越多,害得行人都没法过马路了。我不以为然,心想:闯个红灯也要上新闻,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这天,我出门去超市。来到马路边时,我看到好多老爷爷老奶奶在等红灯。我好奇地走过去问道:“爷爷奶奶,你们是在搞活动吗?”一个老爷爷愣了一下,说:“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