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薛晓阳偶像崇拜,是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及其教育策略是德育理论研究的新内容。一、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教育干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虽然不像许多人所夸张的那样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诸如崇拜明星、伟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偶像崇拜,既不同于历史上的宗教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也不同于建国以来的道德模范崇拜、领袖人物偶像崇拜,而是以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明星崇拜(pop worship)或名人崇拜(celebrity worship)。这种崇拜现象看起来感性大于理性、娱乐性大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甚至整个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在当下大众媒介营造的单一娱乐化偶像崇拜语境中,青少年对娱乐偶像狂热追捧和崇拜,而这对青少年极其不利,因此加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教育引导具有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7,(1):69-73
中国社会经历了复杂、深刻和持续的变迁,从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脉络来看,青少年偶像崇拜呈现出崇拜的对象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偶像建构过程从官方构建到官方、市场、个体三者互构;青少年偶像崇拜由社会楷模到情感依赖等五个方面的特征,由此产生了挖掘优质偶像,发挥偶像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和媒体媒介素养教育;规范公众人物的社会管理,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品味等引导当代中国青少年偶像崇拜对策的思考,以期能为现实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试论体育偶像崇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代青少年学生崇拜体育明星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提出学校体育开展以偶像为榜样的偶像教育,以期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青少年偶像崇拜卷入的类型分布及基本特征,通过整群抽样,从苏州、南通等地抽取639名大学生和中学生,采用偶像崇拜量表(Celebrity Attitude Scale,CAS)进行调查。经快速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青少年偶像崇拜划分为低卷入型、交际型、移情性、妄想型四种具有合理性,非理性崇拜者比例较高,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初中生、学业成绩班级平均水平之下和对偶像非常喜欢阶段的青少年易卷入非理性崇拜;偶像崇拜既有情感满足的积极一面,也有非理性的沉溺一面,对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偶像崇拜者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偶像崇拜,既不同于历史上的宗教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也不同于建国以来的道德模范崇拜、领袖人物偶像崇拜,而是以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明星崇拜”(pop worship)或“名人崇拜”(celebrity worship)。这种崇拜现象看起来感性大于理性、娱乐性大于人生价值体验、消极大于积极,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人因极度追捧明星而出现行为异常、心理变态、人格异常的现象,从而引起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担心。  相似文献   

8.
陆岩松 《学语文》2012,(1):14-15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人生追求。在认知上有着强烈的理想色彩,在行为上已与现实紧密结合,具有独特的情感价值。而偶像文化也正越来强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分析和价值思考的方法,形成对偶像正确的认知方式,并利用学生偶像崇拜的积极效应,把握住偶像与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弓l导学生走向文学形象,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会文学形象的分析方法。并用文学形象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使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与榜样接近,让学生从超现实的偶像崇拜的心理世界。回归到理性的富于现实性的文学形象世界。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9.
沉雨 《宁夏教育》2011,(7):81-81
现今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变化极快,但每一轮的崇拜中,他们都那么狂热。何以明星的偶像生命并不长久,偶像崇拜现象的生命力却如是顽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朱壮志 《考试周刊》2008,(50):159-161
本文就当代青少年学生崇拜体育明星的普遍现象作了分析,提出了学校体育应开展以偶像为榜样的偶像教育的意义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及榜样偶像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总体特征,偶像崇拜对青少年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家长教师对偶像崇拜的态度及教育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榜样偶像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并寻求榜样偶像教育的新途径以正确引导青少年,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偶像崇拜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偶像崇拜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已成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的教育干预,可以循以下路径进行:起——在倾听中直面偶像;承——在聚焦中解构偶像;转——在比较中鉴别偶像;合——在实践中升华偶像。  相似文献   

13.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狂潮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反思,在多年的榜样教育中,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青少年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他们只是想在广阔的天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不必视偶像崇拜为恶的渊薮,而是应当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偶像崇拜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狂潮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反思,在多年的榜样教育中,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青少年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他们只是想在广阔的天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不必视偶像崇拜为恶的渊薮,而是应当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偶像崇拜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狂潮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反思,在多年的榜样教育中,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青少年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他们只是想在广阔的天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不必视偶像崇拜为恶的渊薮,而是应当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偶像崇拜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平民选秀节目的兴起带来一批新偶像——平民偶像,网络作为偶像崇拜的新平台,在新生代青少年的崇拜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网络成为青少年获知平民偶像信息的主途径之一;他们的网络接触行为主要分为如下三类:"访问贴吧、论坛、官方网站"、"访问或者建立相关博客"、"加入相关QQ群".产生这三类行为的青少年人数比例依次递减;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网络接触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差异.并且其网络接触行为停留在"信息获取"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狂潮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反思,在多年的榜样教育中,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青少年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他们只是想在广阔的天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不必视偶像崇拜为恶的渊薮,而是应当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偶像崇拜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成为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文试图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多元异质、感性表象、善变娱乐、潮流群体性等特点入手,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成因进行社会、个体及文化的多维度探究,并提出几点粗浅的青少年偶像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几乎是贯穿青少年时期这一过程始终的.本文对当前有关偶像崇拜的研究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校流行文化建设、开展学校心理干预工作及完善偶像教育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今天,偶像崇拜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你可以崇拜刘翔,我可以崇拜周杰伦;达尔文可以是偶像,超女也可以是偶像;偶像可以打破时空,也可以不止一个……因为生活的多元、信息的多元、价值观的多元,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