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美国历史与文化》课程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美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英语语言。美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都可以在不同的影片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利用影片来教授美国历史与文化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2.
周婷 《华章》2011,(32)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教学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对欧美文化的了解,能提高学生的英文听说能力.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选择的影片主题要具有时代感,内容要健康积极;影片要发音地道,适合语言学习;影片要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学史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是介绍美国文化发展脉络的载体.然而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认知的双重不足,不少学生对美国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产生了理解上的偏颇.在课程学习中,如何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纠正他们对西方文化错误的观念等问题都要求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本文从...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感知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文化是语言的摇篮,只有了解文化才能说出地道的语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学生能够良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从为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我们的孩子亦能说出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5.
蜘蛛侠3     
美国电影中的语言可以说是最地道、最鲜活、最流行的。所以学习电影中的对白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大捷径。《蜘蛛侠3》中讲述了蜘蛛侠彼得·帕克在面对种种考验时的内心挣扎与成长。下面的两段体现了影片中的两大主题:宽恕和抉择。  相似文献   

6.
从默片时代开始,中国人形象就以“他者”的身份开始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在“我”的注视下,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大多呈现为负面形象。在《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元素,作为美国影片“我”眼中的“他者”,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误读依然存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这个他者更多地表达了“我”对社会及周围关系的一种渴望。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在一般日常生活中喜欢说一些幽默、生动或者是一语双关的俏皮话。这些俚语通常是被排斥在正统的英语教学之外的,因此许多人学了多年的“正统”的英语,仍然无法听懂一般简易的口语。而且要想了解美国的文化生活和说一口地道的美语,不了解美国俚语是不行的。针对以上的内容,从美国俚语的起源、定义、应用、构成和语言地位等几方面做介绍。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美国华裔作家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给读者或外国人诠释更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吾国吾民》这部作品的仔细研读,提炼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和扩大广大读者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异域元素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西方异域元素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冉倩 《贵州教育》2024,(1):42-44
在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教师既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德育工作的落实者。为此,教师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努力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主动把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文章基于这样的一个德育教育思路,在开展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英语教材,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要积极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科学开展德育活动,深化学生的德育体验;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阿甘正传》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电影故事。在这部影响深远的影片中,基督教元素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影片中的基督教元素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甘夫人、阿甘、丹中尉的身上。影片中的一些情节,与《圣经》中的一些情节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挖掘其中蕴含的基督教元素,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部影片。  相似文献   

12.
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案例,在系统梳理"工业"主题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并整合影片中所蕴含的教学资源,设计并实施地理主题式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纵观近几年的浙江英语高考,阅读语篇素材均选自英文原版书籍、英文主流媒体和英语国家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语料真实、地道.诚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而又具有一定可读性、欣赏性和思想性的课外美文是顺应高考脉搏的.与此同时,高考所选语篇注重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识,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深层次探究,注重考查文章的主旨要义,重视语篇中所蕴含的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与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根据必修课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与从美国励志影片Hop挖掘的素材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  相似文献   

15.
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当代美国俚语问题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俚语因其富有表现力和感情色彩引起了我国一大批年轻的美语学习者的兴趣。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把俚语学习正式化。本文试从当代美国俚语的来源、主要语言特点、社会功能以及美国俚语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入手来说明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把俚语学习正式化,并通过讨论我国大学生使用俚语的误区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用匪浅,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却常常成为学生做出正确理解与进行翻译的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学习中所存在的文化"瓶颈",旨在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英文和绘画由一名华裔美国高中女生和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高中生合作完成。她们精选了一些美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俚语,细心指出它的字面意义和真正含义的千差万别,并配上亲笔创作的俏皮活泼的手绘图,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地道的美国英语。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之友》2014,(7):70-71
本文的英文和绘画由一名华裔美国高中女生和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高中生合作完成。她们精选了一些美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俚语,并细心指出它们的字面意义和真正含义的千差万别。并配上亲笔创作的俏皮活泼的手绘图,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地道的美国英语。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之友》2014,(6):48-49
本文的英文和绘画由一名华裔美国高中女生和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高中生合作完成。她们精选了一些美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俚语。并细心指出它们的字面意义和真正含义的千差万别,并配上亲笔创作的俏皮活泼的手绘图.让读者轻松愉快地学习地道的美国英语。  相似文献   

20.
作者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职业元素,并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和学习要点,把英语和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倡导英语延伸式教学、拓展式教学、嵌入式教学和协同式教学四种教学模式,以强化英语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同时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