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铁云教授     
关铁云教授,男,1950年1月生,硕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协会常委,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常委辽宁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现任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关铁云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关铁云教授自幼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3,(6):2
邹朝文,1966年7月出生,重庆市荣昌县人。他出任重庆市武术协会常委、荣昌县武术协会主席、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缠丝拳"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中国民进荣昌县委委员、荣昌县政协常委、昌龙文武学校校长、重庆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副会长、荣昌县餐饮  相似文献   

3.
王悦 《中华武术》2005,(4):14-15
李明治,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现任山东莱州中华武校校长,美国、法国、西班牙、南非等六家国外中华武术学院院长。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套路、散手裁判。身兼莱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烟台市人大代表、烟台市青联副主席、烟台市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烟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摔跤柔道协会副秘书长、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传统武术协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2,(8):2
蒋勇,原名蒋禄贵,四川成都人,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毕业。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国家一级武术教练、一级武术裁判、一级运动员(武士)、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综合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河南省温县太极拳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武协王树田武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老体协太板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武术运动协会常委、副秘书长,四川亿加科技  相似文献   

5.
周树生,生于1940年,广东南海人。历任广西省武术队教练、总教练兼领队之职;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委员,广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级武术裁判员,高级武术教练员。现任国际武道联盟总会名誉主席,吴翼□六合八法拳国际联盟总部名誉会长。他潜心研练中华武术五十余年,通晓南北内外功法,涉及武术拳种  相似文献   

6.
武坛名人录     
温力(1943.11~ ) 武术教授。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委员、国际级武术裁判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蠡县人。自幼随父温敬铭教授、母刘玉华教授学习武术。196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本科。后在山东淄博二中、华中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7.
通风报信     
来自武术界的陈思坦委员呼吁全社会给武术更多关注。 他说,武术是国粹。武术不仅是体育,更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武术的精髓世代流传,影响了  相似文献   

8.
武宣 《武当》2012,(2):5
2012年1月8日,苏州唐手武术文化研究会周年庆暨新年团拜会在苏州香雪海饭店隆重举行。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武术九段、著名武术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原苏州市委副书记黄俊度先生,太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术协会主席袁国强先生及苏州市武术协会领导,吴中区武术协会领导应邀出席。唐手武术文化研究会成立一  相似文献   

9.
董满  徐增林 《武当》2011,(3):57
1月23日,武当山武术表彰大会在武当山宾馆隆重召开,特区政府拿出40多万元重奖对武当武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武术传承人。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平海,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陈建平等出席表彰大会。大会对在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比赛中为武当山获得荣誉的清风子、陈亚琼等12名选手进行了表彰;对钟云龙、游玄德、杨群力等36位武当武术传承人发放了政府津贴。在武术节中,武当山共获得17金、5银、4铜的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10,(11):I0003-I0003
宋维海,男.汉族,1947年生,吉林省怀德人,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之乡——长春市南关区少林拳研究会会长,长春市少林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1960年拜师姜瑞习练少林拳、1969年拜沧州市田冶华为师习练少林拳、器械、散打及中国式捧跤。  相似文献   

11.
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加强武术申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2002,(4):12-12
全国政协体育组委员全体签名,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使武术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提案说,武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优秀  相似文献   

12.
马俊祥:甘肃省武山县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传统武术高级教练、中国武术六段。现任湖南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武状元功夫会顾问、世界传统武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新加坡中国功夫学院客座教授、国际武术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WCK国际搏击联合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0,(2):16-16
骆大成1930.年生,河北束鹿县人。现任北京市东蛾区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第23期学员、北京市武协委员、原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东域武术馆教练,四民武术社顾问.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辩证地分析了"项目化"武术的优点与弊端,进而提出了"大武术观"的理念。认为所谓"大武术观",就是武术人在看待武术及其自身时,要从宏观上认识武术和要求自身,摒弃因袭的"项目"分隔,打破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此起彼落状况,让武术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各施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承担起实现当今武术多种价值目标的重任。"大武术观"理念的确立无论是对于传承、传播武术的主体———武术人,还是对于制定武术发展战略的管理部门,都是一种时代要求下必须具有的"武术观",是实现武术多种价值目标在人的观念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武术文化研究进行归类,从研究成果划分来看,分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多学科交叉性思维研究少林武术文化,走出站在少林武术圈研究少林武术的"魔咒",追溯少林武术的"形而下"之本,探讨"形而下"少林武术面临的困境,尊重少林武术文化发展规律,提出少林武术文化消费观念,促进少林武术文化"非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有关问题。认为: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接受信息多依靠感官,感性社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审美,也影响着人们对武术的形象认知,而武术形象对武术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关键是武术人及其思维,人是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学校武术、大众武术、竞技武术传播的主体也是人;应正确处理武术标准化与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传统武术的关系,塑造武术"走出去"的时代形象,推进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受中国整体思维的影响而表现出其"整体性"特色。基于这一思想,探讨受整体思维影响的武术的"整体性",剖析近现代以来武术被"分解"的尴尬局面,思考学校武术教育"整体性"的失落问题,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整体性"的应对策略。指出只有以拳种方式传习武术,重视武术课程内容的构建,才能使武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8.
孙凤祥 《中华武术》2005,(12):42-43
孙凤祥(1958-)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级经济师,现任沈阳凤祥集团(全国五百强企业之一)董事长、市政协委员、市民建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美国国际联盟大学荣誉博士、辽宁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沈阳武术协会主席、武术六段。  相似文献   

19.
刘贝 《搏击·武术科学》2015,12(3):22-23,26
文章运用访谈法等方法对武术的"精气神"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强调武术"精气神"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习武者对"精气神"的理解及练习。研究结果:武术的"精气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精气神"使武术动作增添了活力,使习武者在赛场上展现出气势与魅力,使习武者的思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武术"精气神"的练习要从基本功动作着手,强化细节动作"精气神"的练习。创新发展可为武术带来生机,使习武者呈现出新的个性气质与精神面貌。主要结论:武术动作与"精气神"是不可分割的,练习武术时要注重加强"精气神"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精武》2010,(4):I0002-I0002
冯志强老师是当代中国著名武术家、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和心意混元太极拳鼻祖。现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北京志强武馆馆长,兼任国内外众多武术团体的名誉会长、顾问或总教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