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 特级教师阮端伦老师在讲授“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出示下面一组等式,要求学生观察、讨论: (5 41)×3=5×3 4×3 (9 15)×20=9×20 15×20 (5 30)×12=5×12 30×12 (25 5)×4=25×4 5×4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左边算式的特点? 生:(相互启发)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右边算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分数应用题(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47页) 任课教师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周慧俐教学过程一、复习师:昨天我们开始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现在复习一下。(教师出示卡片:“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用去多少吨?”)请××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口算: (学生口算:3/4×12) 师:3/4×12,这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估算结果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3×12后)师:我们不会计算23×12,但我们可以先来估计一下23×12的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方法一 师:先填空,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2/3÷2=2/3×( )=( ) 4/7÷2=[4/7×( )]÷[2×( )]=( )×( )÷1=( )×( )=( ) 5/8÷3=(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开心数学     
请教数学大师故事背景:某地、某校、某班进行了一次考试.其中有一试题为:某人一天吃3个苹果,问此人4天吃几个苹果?某生答曰:4×3=12个也.师大怒,曰:汝之不惠!此题应为:3×4=12个也.吾闻此事,乃大惊,即以此事请教数学大师也.  相似文献   

6.
二年级上学期学习完乘法口诀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2×6=■×3。作业批改中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填成了12。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对比题,组织全班对话讨论,以加深理解。(1) 2×6=■(2) 2×6=■×3我选择由正例开启对话。生1:第一题填12,第二题填4。师:为什么前面都是2×6,填的数却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回放一(教师A):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买来了漂亮的绸带.(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图,如下图)3/10米 师: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小芳所用的米数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涂色) 师:做3朵绸花一共用了多少米绸带?你能列式表示吗? 生:9/10.(教师的第二个问题还没问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会列出算式吗?(教师依然按照教学预案进行) 生1:3/10×3. 生2:3/10+3/10+3/10. 师:你能算出3/10×3的结果是多少吗?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 根据情境图,求小明的房问有多大,学生列出算式3.6×2.8. 师:同学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1:把3.6看成3,把2.8也看成3,3×3=9,把一个数看大了一些,另一个数看小了一些,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生2:把3.6看成4,2.8看成3,4×3=12,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所以面积一定比12平方米小.  相似文献   

9.
猜想与验证     
案例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9页的例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公顷,3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2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21×13到底该怎样算?生1:化成小数算。师:你能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很好!但0.5×0.3,你们会算吗?生2: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师:你怎么知道?生2:我是举例验证得到的,假设12×41=0.5×0.25=0.125=18,而21×14=21××14=81,所以,我想应该这样算。师:这位同学不仅进行了大胆猜想,而且进行了举例验证,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生3:还可以用除法算,由于12×31表示把21平均分成3份…  相似文献   

10.
案例:探讨"24× 3的算理、算法"   师:同学们很轻松地算出了12×4的积,那么这些题你会不会算?(手指黑板上其余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请先想办法算一算24×3等于多少,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后反馈结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录一、情境引入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然后两人各吃了剩下西瓜的一半。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的14。生: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12,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12×12=41。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师:你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生写,然后汇报,师板书)13×1314×2435×3423×5623×3215×1637×5632×32二、探…  相似文献   

12.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13.
[课前交流]   师:你们班谁最会画画?   生:×××.   师:会简笔画吗?   生:没问题.   师:请你在黑板上按老师的要求来画山,有困难吗?   生:没有.   (生按师要求逐一画出"高高""奇特""险峻""连绵""磅礴"的山,师逐一编号)……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不知大家能不能解决? (师出示问题: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铁块,求这个长方体铁块的体积) 生:4×4×4=64(分米3). 师:你求的是正方体的体积呀?  相似文献   

15.
[课堂回眸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页"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怎么算呢? 生1:28×12.因为一份牛奶一个月28元.一年12个月,所以共有12个28元.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   (师出示一张方格纸)   师: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方格纸上显示出一个长方形),你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6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2×3=6(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7.
潘能钧 《湖南教育》2004,(24):40-40
下面是一堂市级优质课教学的主要过程,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法”(人教版第六册第6页例1)。一、复习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4×3。学生列出了四种算式:24×3=20×3 4×3=7224×3=4×3 20×3=72二、导入新课师:为了满足同学们喜欢排球运动的需要,学校决定新添13个排球,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链接已有经验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顾老师今天带来28、12、213、5这四个数,请你从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乘法算式。生:213×28,12×5,213×12,28×5,28×12,213×5。师:这样的乘法算式可以写很多,哪种类型已经学习过了?生: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段】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46×71 (×),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能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生1:46×71 54×71。师:这道题怎么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1:46×71 54×71=(46 54)×71=100×71=71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2:我的想法是:46×71 46×29,因为46×(71 29)=46×100=4600。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生:简便。生3:46×71 10×71。师(:感到有些意外)这样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生4:我觉得不简便,因为(46 10)×71=56×71,还得列竖式计算。师: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大都点头称是)那么,结合以上这…  相似文献   

20.
引言:我们都有相同的体会:数学概念课和复习课不容易上出高潮和特色来,在贯彻新课标实践新理念中,总觉得这样的课更难把握。可笔者最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上的是概念复习,听后顿觉耳目一新。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第12册第60~61页“数的整除”及练习。 教学实录:1.日期导入师:今天是几月几日?生:3月12日。(师板书:312)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数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整除)2.启发联想师:看到3和12,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生1:12能被3整除,3能整除12。师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12能被3整除吗?再举个例子加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