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体育院校大学新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录取类别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及身体自尊全部五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客观满意度因子和生活满意度总分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各因子与身体自尊各因子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身体状况进入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首都体育学院2006级54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各因子均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除了在躯体化、敌对和其他(包括饮食和睡眠情况)三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其余诸因子分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民族传统体育系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七个因子上的均分也明显高于其他体育专业新生(P〈0.05或P〈0.01)。这说明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2级415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大一新生的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7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和其他等5个因子上,文科类均显著高于理工科类。不同生源地的大一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等5个因子的得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在家庭中出生顺序不同的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这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依据社会支持“缓冲器理论模型”,选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量表对某省100名在训优秀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心理健康7项因子检出率比较高,与全国青少年相比,多项因子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学历的优秀运动员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等级和来源地的优秀运动员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技能类、健将级、来自城镇的优秀运动员得到或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是优秀运动员应对应激并保持兴奋状态的重要的外部资源,其中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11月上旬针对2005级入校新生进行了全体普测,16 PF测试结果如下: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大一男生在稳定、恃强、兴奋、敢为、幻想、世故6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大一女生在乐群、恃强、兴奋、幻想、实验5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就不同性别而言,男女生在乐群、聪慧、兴奋、敏感等13项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国简版(PHI)和卡特尔16PF对江苏省某市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小学教师在“躯体化(19.14%)”、“抑郁(12.89%)”和焦虑(10.16%)3项因子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男女相近,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2项因子分高于常模,焦虑、疑心、脱离现实和兴奋状态4项因子分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格特征存在性副差异,男教师持强性和敢为性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聪慧性和敏感性高于男教师;16PF与PHI的各亚量表呈现多项相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进一步关注,人格特征总体趋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人格问题,持强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和紧张性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河南省几个项目的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了调研.按各个因素分类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全国常模和男运动员的比较,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及全国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各项因子症状比较明显;不同运动项目、入队训练年限、家庭经济收入的在躯体化、抑郁、疑心、焦虑、脱离现实等因子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重点针对6年以上的运动员、一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运动员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学生心理档案卡》对2051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63%的学生在至少一个因子上得分高于3,各因子症状检出率前4位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他;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青年常模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同性别、专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不同民族学生在各因子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让社会更多地关注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为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信阳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自评,并对评定的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有效测量问卷测量结果的分析,得出9个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情况,除焦虑、恐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均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男女差异上除焦虑、恐惧因子外,其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信阳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国内常模。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法与心理实验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了1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过18周的心理干预,各因子均分均有所下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停止训练22周后,经过16PF二级指标的检验,两组在心理健康、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短期影响作用;心理干预训练对人格的改变未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训对大学入校新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效应。方法:以488名入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和评定;采用体质测量的方法对其体质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军训前后体质指标和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经过军训后,大学新生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坐位体前屈较军训前有显著增加(P〈0.05),BMI较军训前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SCL-90检测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抑郁因子和总均分较军训前极显著降低(P〈0.01),精神病性、恐怖因子较军训前显著降低(P〈0.05),偏执因子较军训前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性别对比发现,军训前后男大学生的变化没有女大学生明显。结论:军训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存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对女大学生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运用心理训练和心理测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研究显示:实验组各因子均分别有所下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心理健康、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心理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短期影响作用,而对人格的改变未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些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由于缺乏思想准备而感到不适应。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落心理;空虚、迷茫心理;自我意识失调等。针对以上心理问题,帮助大学新生逐步适应未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适应新环境;规划好学习生活;谨慎演绎爱情童话;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3级、2004级1229名新生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心理测试结果的分析,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描述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高职新生群体相对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主要群体。(2)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交往方面、环境适应方面和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来的是对躯体的过分关注、情绪的焦虑和抑郁、人格的偏执、抗上心理、行为冲动、多疑、孤独等。(3)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届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在高校男生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男性大学生人格及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人格方面,实验后实验组被试EPQ的N和L维度分值比实验前相应维度有所下降,已达到显著水平。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EPQ各维度分值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合作学习对实验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较为明显。对照组被试除了人际关系敏感有明显改善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合作学习对男性大学生个性的完善有一定作用;对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SCL-90量表,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连续3年的高职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SCL-90总体常模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高三学生常模、大学生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新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四个因子分及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由此提出并建立了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的SCL-90总体常模及男女性别常模.同时,经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一般心理问题和中重度心理问题的筛查重点,对学院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了焦虑、挫折感、人际关系不和谐等许多心理问题,针对学生自身及学校、实习酒店的原因,提出了学校、学生、酒店三方联动的预防和调适实习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应如何处理好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舍关系是大学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宿舍关系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为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作为大学新生,要处理好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应做到:平等待人、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以心交心;宽容待人、求同存异;主动热情、互帮互助;主动交流、积极沟通。  相似文献   

19.
以2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其人格及心理应激进行测量,采用重复测量的协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中、小强度的健美操、乒乓球和排球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人格和心理应激的干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