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中国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登霄 《科研管理》1998,19(5):1-10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和刑事惩罚有了比较科学和完整的规定,从而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文中进而将刑法的有关规定和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结合在一起,论述了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侵犯专利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行为及惩罚体系。结论是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关于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公司法》为使之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部分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出资形式,降低了注册资本的门槛,这必然使以《公司法》为依据的《刑法》所规定的公司资本犯罪的认定标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司法认定中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根据《刑法》规定,累犯可分为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眄类。累犯些照基它犯罪应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4.
按TRIPS协议第61条的要求,各成员国至少应该设置用於制裁商业规模的故意假冒商标或盗版活动的刑事程序和刑罚;对於侵犯其它知识产权的活动,特别是在侵权具有故意并具有商业规模的情形下,各成员国可以适用刑事程序和刑罚。中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在第三章第七节中,规定了七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及处罚,罪名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第二百一十三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二百一十四条)、  相似文献   

5.
刑法的谦抑性即刑法的必要性,刑法歉抑是适应社会矛盾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及保障人类自由权益的需要,它是一种信念,而非法定意义上的原则.在我国实现刑法歉抑的途径在于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  相似文献   

6.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实施。14年一路走来,《科技进步法》在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进步工作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又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科技进步法的修订势在必行。2007年8月,《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审计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最大突破是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写进法律,其中具体包括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技不容失败、建议删除“伪科学”等。此次《科技进步法》的修订对法律本身、对中国科技未来的发展之路而言,意义非凡。难怪网上有人评论:“伟大的中国能否和谐崛起,《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就看你了!”  相似文献   

7.
论科研失范行为的犯罪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道德和行业自律已难以阻挡科研失范行为的攻城略地,无论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考量,还是以理论刑法学原理分析,部分科研失范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应以刑法手段予以规制。根据刑法规范的谦抑性,科学失范行为犯罪化的范围界定应慎重,遵循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建议在《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增加一节"扰乱科研秩序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这一传统刑法原则为线索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进行探讨。比较分析了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指出将原因自由行为引入我国刑法的必要性,就我国刑法中争论颇多的醉酒问题及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对现行刑法第18条第4款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蒋林宙  陈红亚 《现代情报》2003,23(10):149-151
本文针对《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修订过程首先介绍了修订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及结构的调整,并对修订后的一些数据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对《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修订工作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以期对今后再次修订工作有些启迪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何军 《百科知识》2023,(8):38-39
<正>199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我国妇女在各方面权益保障水平的提高。为了应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妇女权益保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该法于2005年和201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202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再次迎来系统性的修订,  相似文献   

11.
于潇  王健  赵希 《科技风》2012,(7):203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并不存在单位犯罪的问题.但是,随着军事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中已经出现军事单位实施犯罪的现象或者存在这种可能性.军事单位作为独立的主体,不仅具有自己的认识和意志能力,同时还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因此立法上应当重新考量军事单位的犯罪主体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立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3):123-124
贪污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如何判定其未遂形态?这是刑法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本罪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并且,基于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如果公共财物的所有人未失去对公共财物的控制,或行为人未实际控制公共财物的,就属贪污罪未遂。  相似文献   

13.
网络犯罪与数据库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洁 《现代情报》2002,22(5):136-136,131
数据库是网络中运行的一种重要资源,文章探讨了针对数据库的网络犯罪几种形式。并就上述形式的数据保护提出了我国刑法发展与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刑事自诉人范围及自诉案件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等法律规定的分析并结合诉讼理论,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所指的“自诉人”不仅是自然人,还包括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近期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通过修订,《条例》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体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全面领会、正确把握这些新特点,对我们贯彻落实好《条例》,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娜娜 《科教文汇》2007,(9Z):154-154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体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制度。为了明确《刑法》第213条至215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刑事责任标准,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响应中央政府严厉打击假冒犯罪的形势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于2001年4月18日联合发布《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4年两高又颁布了新的司法解释。这些规定为司法机关及商标所有人打击假冒犯罪提供了比较明确的追诉标准及案件移送程序。我国应该扩大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对象范围,将假冒注册证明商标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驰名商标特殊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7.
针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以下简称为《“两高”解释》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与以往的司法解释相比,《“两高”解释》降低了刑法制裁的门槛,提高了商标专用权的刑法保护水平,并且操作性更强。然而,《“两高”解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是在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次年1月1日起施行的。这15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制建设也有了长足进展,人们的刑法观念也相应地处于变革之中。现行《刑法》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的发展变迁,产生了许多新的犯罪形态,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经济的违法活动,缺乏相应的刑事规范来规制。(2)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刑法》第270条规定,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理论界一般认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遗忘物以及埋藏物。但是,关于不动产、种类物、无形物以及非法财物能否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尚有争议。笔者试从研究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入手,对上述诸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蒋林宙 《情报杂志》2003,22(8):96-98
建立词间参照系统是《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阶段修订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对正确建立词间等同关系和等级关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举例说明,旨在为提高《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修订质量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