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大学语文承担着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路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拓展大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还必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深度融入的师资团队,才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才能达到提升高职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相当数量毕业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并就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新媒体时代,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重要。对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进行阐释,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提升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国家对提高受教育者素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塑造优秀品格。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可以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5.
谭杰  徐利英 《职教论坛》2006,(24):49-50
中国语文课作为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应经过三种境界——知、达、雅,才能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够,拥有语文类课堂的高校寥寥无几,且往往压缩了学时,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学生也因为重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语文课程往往不爱听也不爱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则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将高职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有机的融合,使学生从忽略语文到热爱语文,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只闻其名转化为耳熟能详,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的号召力。学生群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可以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当地特色文化和网络平台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刘鹏辉 《教师》2019,(5):119-1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中最核心的素质。人文素质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作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情况进行调研,以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多途径开展调研。调研结果:学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对国学知识掌握有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途径单一。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策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语文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不仅要传授高职学生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高职语文教学也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下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高职语文教学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文章具体围绕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探讨,为提升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延续着世代相传的古老文明.在教学中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加强文学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继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