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玛雅  文清 《家长》2006,(Z1)
采访地点:天津某中学门口;河南省安阳市某中学校内。采访对象以及方式: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六名中学生;借家长会机会在学校内随机采访六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年11月底(记者:向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父母给你买了多少教辅书”,向家长提出的问题是“您为孩子买了多少教辅书,您认为该怎么为孩子选择教辅书”。)孩子们说孩子A:我父母倒是没给我买多少教辅书,不过他们从来不限制我去买教辅书。他们总和我说,只要我觉得这书有用,就可以买下来。他们还开玩笑说:宁可错买一千,不可放过一本。孩子B:我妈特别喜欢给我买课外辅导书。每到周末休息,她就带…  相似文献   

2.
采访地点:天津某中学门口,河南省安阳市某中学校内。采访对象以及方式: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六名中学生;借家长会机会在学校内随机采访六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年11月底(记者:向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父母给你买了多少教辅书”,向家长提出的问题是“您为孩子买了多少教辅书,您认为该怎么为孩子选择教辅书”。)孩子们说孩子A:我父母倒是没给我买多少教辅书,不过他们从来不限制我去买教辅书。他们总和我说,只要我觉得这书有用,就可以买下来。他们还开玩笑说:宁可错买一千,不可放过一本。孩子B:我妈特别喜欢给我买课外辅导书。每到周末休息,她就带…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教辅书已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普遍关注。对教辅书在校园里不断升温的现象,我们对全国部分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看教辅书十分有必要的,占75.5%;可看可不看的,占16%;不用看的,占8.5%。可见,教辅书是受大部分学生青睐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并选择教辅书呢?下面就听一听学生、家长和一线老师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4.
【本期话题】近日,广西平南一所高中因学生违反校规,带手机进课堂而开除了20多名学生,引起较大争议。大多数学校认为"禁止手机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还课堂清净;大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孩子用手机,认为手机容易造成孩子分散学习精力。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只要孩子自觉,  相似文献   

5.
作为读者主要是数以亿计的学生的一类图书,教辅书承担着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或者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功能,由此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包括学生和家长群体在内的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但目前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教辅书的质量问题却使不少家长和学生在为如何买到一本质量好的教辅书犯愁。作为一名图书编辑,特别是主要从事教材教辅类图书工作的我,对于当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4,(11)
近日,《兰州晚报》以《盗版教辅错误百出害苦学生》为题,报道了甘肃省嘉峪关市盗版教辅书泛滥的情况,人们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长期困扰学生和家长的教辅书问题终于在甘肃浮出水面。该报记者走访了嘉峪关市各校120多名中小学生、40多名家长,从他们手中收购了数十本教辅书。随手翻看其中一本,错误百出。有“1+1=5”的标准答案,有  相似文献   

7.
眼下,各学科各类教辅书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百花齐放,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外教辅书也不例外。过多过乱的教辅书,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怎样在繁多的教辅书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辅书,去帮助自己的教学教研,而不是去加重自己和学生的负担?通过自己近年来对教辅书的使用,笔者觉得选用教辅书要做到四"分"。  相似文献   

8.
观点     
《中学生电脑》2011,(9):5-5
教辅书并不是越多越好 拒绝“题海战术” 长期以来,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信奉“题海战术”,孩子每天要看大量的教辅书,其中不少内容是重复机械的,并没有多大实际作用。而孩子却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完成,时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上床休息,睡眠严重不足。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长期休息不好,精神高度紧张,势必对其身体造成极大影响而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困惑1:教辅书,买还是不买? 专家建议:教辅书一门课一本足矣。好的教辅书在孩子平时的学习中还是需要的。特级数学教师上以楼告诉记者:“教辅书还是需要的,只是要多少的问题。一般来说,一门课给孩子挑选一本就可以了。如果挑选的教辅书适合孩子,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适度并合理掌握技巧,就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教辅书过多,反而对孩子有伤害。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负担,消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各种教辅书中的不同观点还可能对孩子的思维和知识体系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0.
夏忠 《现代教学》2008,(1):129-130
目前,上海二期课改新形势下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学校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在拼命地给孩子加重负担,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教辅书。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觉得学校可以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走,但家长可不能糊涂。殊不知,这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整理”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二期课改新形势下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方面,学校在落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在拼命地给孩子加重负担,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教辅书。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家长觉得学校可以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走,但家长可不能糊涂。殊不知,这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学生厌学。针对这个现象,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用"错题整理"制。  相似文献   

12.
钱,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用得好,利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学校对学生教育;用不好,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危害。那么,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出"钱"的包围呢?作为一名家长及教育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困惑1:教辅书,买还是不买?专家建议:教辅书一门课一本足矣。好的教辅书在孩子平时的学习中还是需要的。特级数学教师卜以楼告诉记者:"教辅书还是需要的,只是要多少的问题。一般来说,一门课给孩子挑选一本就可以了。如果挑选的教辅书适合孩子,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适度并合理掌握技巧,就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教辅书过多,反而对孩子有伤害。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负担,消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各种教辅书中的不同观点还可能对孩子的思维和知识体系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14.
周建洋 《班主任》2012,(6):47-48
作为老师,遇到过分溺爱孩子又特别护短的家长是很头痛的,我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是"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为自己孩子的前途着想"。高一开学不久,学生A的家长就来学校大闹一场。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28)
陈德沛9月8日在《南方日报》撰文:新学期开学,学生自购教辅书的难题可能又摆到家长面前。为了购买老师规定的教辅书,家长必须以最快速度了解哪儿哪个书店有这本书,然后,以最聪明的找书方法扑向那个书书店,有时为了买一本书要跑遍全市各大小书店。这就是学生自主购买教辅书的遭遇,从经济成本来看,无疑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按照教育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考、高考结束后,我们接到许多家长的来信和电话,诉说心中的痛苦、烦恼和无奈。他们平时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抓分数、请家教、买各种各样教辅书,乃至让他们吃营养品补脑。为了孩子的学习,能做的他们都做了,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考得一塌糊涂。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带着家长的烦恼与痛苦,走访了数百名家长,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很容易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7.
时下,教育孩子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各种各样育子之书,各式各样的家教讲座,令人眼花缭乱。本人为人师二十载,为人母十五载,感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童年"教育孩子。每位家长如能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如能细细品味童年时的感觉,相信家长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就不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18.
张翠萍 《宁夏教育》2011,(10):66-6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发达,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便捷起来,"家访"慢慢被人淡忘,"请家长"却在校园逐渐流行起来。教室里、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如果你再这个样子,就请你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叫不来,你就别想上课……""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动辄就把家长请来,我认为很不妥。"请家长"要慎重,不能随便拿这个来威胁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盛桂娟 《辽宁教育》2014,(11):70-72
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让家长很苦恼。有一天,爸爸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有趣的"椰壳效应"。"椰壳效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孩子就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吃下去,反之就难以下咽。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一定也有同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也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李阳波 《成才之路》2011,(20):9-I0005
学生整天上学,不仅有功课上的压力,也常有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困扰,所以下课回家后,家长要营造一个欢乐的家庭气氛,让学生忘忧解劳。一要"笑脸相迎"孩子一回家,家长就要满脸笑容地招呼他,并问他:"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吗?"你的问话会引导孩子,让他觉得上学是一件美好的事。家长千万别劈头盖脸就问:"数学考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