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兵小将     
刘小龙  晓文 《新体育》2010,(7):31-33
张宁、谢杏芳退役后,女单一姐的衣钵由谁继承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练组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水 《新体育》2008,(5):18-19
冠军的回归 作为世界羽毛球头号女单选手,谢杏芳似乎没有张宁的老——王晨的沉稳、拉斯姆森的气势,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NO.1的人物。然而,就是这个瘦弱安静的女子,在上届雅典奥运会女单冠军张宁因伤状态下滑的时候,在卢兰和朱琳两朵小花状态起伏的时候,独揽着中国女单的夺金重担。  相似文献   

3.
羽洋 《新体育》2009,(7):50-51
苏迪曼杯一场未上,2008年瑞士超级赛后长达15个月的冠军荒……有人问,谢杏芳是不是将就此走下后座?也许吧,世界女单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敢称“天后”了,哪怕她是张宁。下一个天后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晴空 《体育博览》2008,(4):80-80
3月5日,中国选手张宁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首轮比赛中,以1:2不敌荷兰选手姚洁,无缘下一轮。这使她再受重创,在奥运资格赛收官阶段的重大赛事中颗粒无收,令近来屡受挫折的张宁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前景打上了问号。  相似文献   

5.
高昉洁 《羽毛球》2018,(1):51-53
冲击希望爆发一下拿好多冠军中国女单现在还是处于低潮期,但是你突然间的爆发,会不会给中国女单带来更多的希望?你觉得你的慢慢成长,对世界女单的发展会不会有更大的冲击?(肥任)高昉洁:我很希望能带给女单更多的希望,但我需要更快地提升自己,我还没有拿什么冠军。同时我也希望能在世界舞台有所表现,就像雪芮姐,还有后来的马琳,能突然...  相似文献   

6.
一水 《新体育》2009,(5):13-16
北京奥运会后,在张宁退役成为教练、谢杏芳退意已决的时候,谁能够成为国羽女单的下一站天后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诸小花抢班夺权之中,来自上海的21岁小国王仪涵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拔得头筹,取得今年国际赛事的全胜,捧回了三个国际比赛的金牌。  相似文献   

7.
张宁     
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2003年世锦赛才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单冠军。她在2002年韩国公开赛上先后战胜夙敌马尔廷和新锐龚睿那,在女单比赛中夺冠,并重新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可谓女子羽坛的一棵常青树。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单金牌;张宁  相似文献   

8.
一水 《新体育》2008,(5):20-20
红扑扑的脸蛋,慢吞吞的话语.柔弱的性格……这就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女单卢兰给人们的印象。尽管她的身高有1米76,但不论场内场外,她都喜欢站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充当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色。不过,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只有一百多天的时候,卢兰不甘再做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了,她用实力走到了台前,极有可能成为继谢杏芳、张宁之后第三名代表中国女单出征北京奥运会的人选。  相似文献   

9.
罗京生 《乒乓世界》2009,(5):156-156
我采访的第一个世乒赛是1987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39届世乒赛,何智丽“临阵抗命事件”就是在那届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中发生的,我是目击者。当时女单半决赛的对阵形势是:何智丽对管建华,戴丽丽对梁英子,四位选手中只有梁英子是外国(韩国)选手。我本来是看戴丽丽同梁英子的比赛,因为只要戴丽丽赢了梁英子,另外一场比赛不管谁输谁赢,都是中国选手会师决赛。正看到一半,有同行过来说:“那边(何智丽同管建华的比赛)出大事了!”  相似文献   

10.
一水 《新体育》2008,(11):10-13
那个渐渐远去的盛夏的日子,女单的最高领奖台上,胸挂“金镶玉”的张宁湿红着双眼,瘦削的面庞因被泪水洗刷过而显得生动,这一幕,与四年前的雅典如出一辙——四年前.29岁高龄的她夺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女单金牌:四年后,  相似文献   

11.
去亚特兰大之前,爸爸和哥哥提前3个多小时来到首都机场,这在我以前的出门中是没有过的。 家里所有的3个大老爷们儿聚在一起,话自然并不太多。我知道他们会满心希望我拿个好名次,但他俩谁也没点透,只是反反复复叮嘱我“好好打”。 奥运会前,几乎所有人都料定羽毛球夺金的希望是女单和女双,至于男单嘛,因为“印尼兵团”余威犹存,普遍觉得戏不大,更甭提夺金了。只有个别新闻界的朋友见到我,悄悄说:“董炯,你现在世界排名第一了,再加把劲吧!”  相似文献   

12.
风云(下)     
《乒乓世界》2013,(1):40-42,44-54,56-58,60-64
年度事件 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判罚”事件 谁也没有想到,万众瞩目的奥运女单决赛,会上演一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这场女单决赛注定将长时间地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尤其是那位女裁判和她的那些充满争议的判罚。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9):44-46
一场当今世界女子乒坛最高水平的巅峰对决,被一位意大利女裁判一次次无情地打断,直至被直接判掉4分的丁宁崩溃。昨晚两名中国女单选手胜利会师之后,孔令辉张罗女队公寓里的人一起出去吃饭,把施之皓也拉去了。喝光了郭焱、曹臻、范瑛敬的酒,施之皓说:“从我到女队当主教练时开始,自己人的决赛我从来不到现场看。但是明天一定要去现场,我要见证—下谁是最棒的,谁是坚强到骨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4.
国际羽联三星级赛事泰国羽毛球公开赛于2006年7月25日至3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羽毛球队为了更好的备战即将在马德里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头号男单选手林丹、头号女单选手张宁及男双组合蔡赟/付海峰和奥运会女双冠军杨维/张洁雯将缺阵此站赛事。从小  相似文献   

15.
田野 《网球天地》2008,(2):52-53
球员、裁判和球童,除了他们,一场成功的网球赛,你还会想到谁?多哈亚运会女单决赛,郑洁苦战3盘击败米尔扎;2007年温网女单决赛,维·威廉姆斯直落丽盘击退巴托利,不同的时间、场地和选手,但其中都有一个关键人物——理疗师,郑洁和维纳斯都是在短暂医疗暂停后一鼓作气拿下冠军的。是的,永远不要忽略理疗师在比赛中  相似文献   

16.
“来之前根本没想到会拿单打冠军,挺意外的。虽然最后赢了,但我认为自己在整体实力上还是很下风的,能赢下来主要还是心态摆得好。这次比赛对自己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今后能与主力队员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在女单决赛中以4比3击败队友刘诗雯后,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06,(6)
21世纪前的60年里,谁是惟一夺得法网女单冠军的"土生土长的法国人"?谁第一个参加了100站女网巡回赛?谁是女子网坛历史上握拍方法最怪异的选手?谁在30多年前就像今天的小威廉姆斯一样,穿着新潮的球衣引领时尚?又是谁第一次把自己的宠物犬牵上了赛场?以上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弗朗科伊斯·杜尔。如果现在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那么在对她有所了解之后,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位网坛奇女子所折服。  相似文献   

18.
张凡 《乒乓世界》2007,(8):38-39
李晓霞说,到目前为止,她走的路都很平顺,一直被当重点队员培养,成绩不断攀升。不过,事实上很多东西并不像她说的那么轻松。正定封闭训练,有一回做放松练习的时候,李晓霞和冯亚兰坐在地上,俩人笑着比谁的腿细。见记者要拍她,李晓霞大叫:"别拍别拍!走光了!"然后绝倒。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即将开始时,在央视当解说嘉宾的领队黄飚说:"不管郭跃和李晓霞谁取得胜利,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女单世界冠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无奈的背后     
跟乒乓球海外兵团相比,中国羽毛 球海外兵团的人数可以说"少得可怜".而 且主要集中在女单项目上。但却是名副其 实的"少而精",对国内选手的威胁是"海 外兵团"中最大的。 纵观中国羽毛球海外兵团,目前活 跃的有3人,法国的皮红艳、荷兰的姚洁 以及德国的徐怀雯。就在去年底刚刚结束 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上,除了中国队的女 单"四大花旦"张宁、周蜜、龚睿那和谢 杏芳外,皮红艳和姚洁.再加上中国香港 队的王晨、占据了8强的其余3席。至此. 女单8强有7人是中国面孔。这真的是"让  相似文献   

20.
摩卡 《网球》2008,(3):66-69
不少人把2008年澳网女单决赛称为"史上最美丽"的决赛,因为出场的是当今网坛最迷人的两张面孔:莎拉波娃和伊万诺维奇。美国某家青少年网站上有过一个小调查:你觉得谁是最美的网球选手。结果莎拉波娃得票率为53%,伊万诺维奇得票率为42%,其他人呢?只能加在一起充当最后的5%。玛丽亚和安娜的美是公认的。只有安娜·伊万诺维奇自己说:"这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当我走进网球场的时候,和所有人一样,只想着赢取胜利。因为我始终觉得:成为一个冠军,比成为一个美女难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