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哈尔滨靖宇幼儿园王淑华老师的一节小班语言课给我印象很深。这节课是语言游戏课。教学目的:一、学习动词:“拍”、“打”、“踢”;副词:“也”。二、教会幼儿说短句:“我也拍皮球”、“我也打排球”、“我也踢足球”。教师先让幼儿猜谜语:“红的瓜、绿的瓜,一条线儿牵着它,飞到蓝天不回家。”小朋友们高兴地猜出气球之后,老师出示两个气球,问:“除了气球,你们还玩过什么球?”小朋友们依次说:玩过皮球,玩过排球,  相似文献   

2.
(一) 目的:使幼儿熟悉水性,喜欢在水中游玩。准备:穿好下水服装,成一路纵队下水池。玩法: 1.“走圆圈”先成一路纵队,前后幼儿手拉手,然后走成圆圈(面向圆心)。2.“开火车”一手搭前面小朋友肩,一手划水,成一路纵队向前行走。3.“水中跳”手拉手围成圈面向圆心,在老师“一、二跳”的口令下蹬池底跳起(先蹲后跳,幅度由小到大)。4.“吹泡泡”围成圈,老师说:“一、二吹!”小朋友把头放在水中,做呼吸动作,呼完气后抬头,可连续进行。5.“皮球浮起来了吗?”(先在陆上做全蹲抱膝浮体动作)老师出示皮球,放入水中,说:“小朋友,你们看皮球在水中浮起来了,我们小朋友也要象小皮球一样,把身体抱得紧紧的,然后脚一蹬,慢慢浮起来,看哪个小朋友象小皮球一样浮起来了。老师发口令: “一、二——三”,幼儿做抱膝浮体动作。  相似文献   

3.
幼儿具有与其年龄相吻合的创造力。如何使其进一步发展,应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扫除心理障碍。我曾拿一张柿子的贴绒教具,问小朋友是什么,有的回答说是柿子,有的说是桔子。我又进一步故意问:“这是桔子,对不对?”结  相似文献   

4.
一得集     
教学活动开始了,可教室里还是乱哄哄的,小朋友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受到幼儿在课间玩“布雷斯塔警长”游戏的启发,我说了声:“现在我看哪位小朋友像布雷斯塔警长那样有狼一样的耳朵,能听清楚老师的悄悄话。”刹那间,教室里静悄悄的,每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5.
一日,我在组织幼儿拍球时发现:一部分幼儿拍得满头大汗,却不愿休息,而另一部分对拍球不感兴趣的幼儿抱着皮球不愿拍。尽管我一再提示:头上有汗的小朋友歇一下,没拍的小朋友快练,但收效却不大。心急之际还是那小小的皮球启发了我,我对那些  相似文献   

6.
起因86.10.17 今天,在谈话“亚运会上的好消息”活动后,杨宁小朋友跟我说:“老师,我都想参加亚运会了。”我问:“你参加亚运会干什么?”他说:“我参加亚运会的比赛,也能得到金牌。”我说:“好!”听了杨宁的话,我受到了启发。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向幼儿介绍亚运会的比赛情况,请幼儿回去收听、收看亚运会的专题节目,小朋友对亚运会有所了解。我想:我们能不能结合幼儿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在班级里织组开展亚运会的游戏呢了我决定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7.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8.
设计背景晨间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玩皮球,好的皮球给孩子一抢而空,只留下几个没气的皮球在那儿无人问津。于是我问小朋友:“谁能使瘪了的皮球鼓起来呢?”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来孩子们对膨胀现象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只是对物体膨胀的原因了解甚少,对膨胀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科学问题还缺乏探究。因此,一次“有趣的膨胀”的探索活动就形成了,意在激发幼儿探索膨胀现象的欲望,培养他们积极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科学精神。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感知各种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原因。2.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9.
意外的收获     
大班幼儿正在进行“美丽”一词的造句。一幼儿说道:“仙女是美丽的。”我正要点头肯定,陆地小朋友提出异议:“这句话不对。”我问:“为什么?”他答:“说仙女是迷信。”幼儿能提出异议,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这里面蕴含着智慧的火花,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使火花发出光芒,思维得到扩展。结论该由孩子们来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我让幼儿在自身的经历中,回忆故事、诗歌中的情节、词语,在讨论、辨别中寻找答案: “仙女是没有的,这个造句不对。”  相似文献   

10.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11.
一日请小朋友说说圆形看上去像什么。一个幼儿回答:“圆形看上去像舞厅的转灯。”还有一日,请小朋友认读中国的 “中”字,一个幼儿说:“老师,我认识,这是麻将牌红中的‘中’。” 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他们的回答正确与否,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 学习根据图片编故事。学会共同游戏时的对话。活动准备: 皮球、图片《我和你一起玩》(见全国语言统编教材第56页)各一。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皮球,边组织幼儿讨论边进行情境教学。提问:“这是什么?”(皮球)“皮球有哪儿种玩法?你想怎么玩?请一个小朋友告诉大家。”(请××小朋友上来,让他决定一种玩球方式,拍、滚、甩、传均可。他  相似文献   

13.
吃午饭的时候,我的目光一边扫视整个课室,一边鼓励幼儿大口吃。我发现诗诗(化名)的餐巾掉在了地上,我马上走过去把掉在地上的餐巾捡起来给她,此时,诗诗脸上带着一丝天真的笑,很美,我不由自主地俯下身亲了一下她的小脸蛋儿。还没等我起身向别处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小小的声音:“老师,你不喜欢我。”我转身一看,原来是顽皮捣蛋的恒恒(化名)。我不由得一惊,问他:“你说什么?”“我,我是说,你不喜欢我。”“为什么会这么说?老师爱班上的所有小朋友。”我忙解释说。他低着头说:“因为你没有亲过我。”我恍然大悟。看着他…  相似文献   

14.
在验证《幼儿园教育纲要》(修订稿)的过程中,我上了一堂认识椭圆形的计算课。以情趣打开幼儿思维的大门“小朋友,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一片奇妙的树林,我们一起去看看。”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开始了这堂计算课,小朋友们都好奇地望着我,似乎在说:“有些什么呢,快快带我们去吧!”幼儿思维的机器开动了。以情趣引导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室里的气氛安静且带点神秘,我慢慢  相似文献   

15.
看云彩     
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梁任栋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田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便引导幼儿放下皮球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桃子、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地球、飞碟、潜水艇、轿车、天堂、鳄鱼嘴、恐龙、坦克、雪橇.老鹰的头、乌龟、一只小船上坐了许多人等。王瑞亭小朋友想…  相似文献   

16.
一天,郝婷小朋友拿了一袋桔子水上幼儿园,王明小朋友看到了,郑重地对她说:“这是一袋假冒的桔子水。”结果,两个孩子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便争吵到我这儿来了。我听后,没有马上确定谁对谁不对。灵机一动,给他们念了一首  相似文献   

17.
徐庆伟 《山东教育》2002,(33):59-59
幼儿具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相吻合的创造力,如果教学方法适合幼儿,就能使其能力不断提高。一、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扫除心理障碍。我曾拿一张柿子的教学挂图,问小朋友是什么?有的回答说是柿子,有的说是桔子,我面带疑问一声不发,好多小朋友不表态,琢磨老师的看法,等老师回答。在他们眼里,老师代表真理。如果我们平时留心一下小朋友之间的争论,为了压倒对方,他们经常这样说:“这是老师讲的,这是我爸爸说的。”成人的言论就是标准,他们迷信这个标准。一味崇拜“标准”是他们缺乏独立性的表现,使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受…  相似文献   

18.
某副教授为了使他的孙子对学英语发生兴趣,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他先教“桔子”一词,然后开始教“一瓣”、“二瓣”等数量词,孩子会说“一瓣桔子”,他马上就给孩子一瓣;会说“二瓣桔子”,给二瓣;会说“五瓣桔子”,给五瓣……这位副教授觉得这样的方法很管用,并美其名曰:“精神鼓励与物质刺激相结合。”这件事并非我杜撰。对还不懂事的幼儿,能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刺激吗? 我想:答案当然应该是否定的。要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东东的手     
这几天,东东的两只手最不听话。玲玲在看书,东东的右手会伸过去突然一抓,说:“让我看看好吗?”军军在拍皮球,东东的左手故意一捣,皮球骨碌碌碌碌滚远了。明明在折纸工,东东的两只手伸过去一捏说:“给我玩玩。”小朋友看到东东的手伸过来,就都跑得远远的躲着他。奇怪,今天东东的手按在腰里,走到东看一看,手不伸也不抓,走到西看一看,手还是一动也不动。小朋友都觉得今天东东的手有点儿特别。有的小朋友说:“咦,怎么啦,东东的手干吗老插在腰里?”  相似文献   

20.
早上,孩子们自由活动,有的拍皮球,有的滚铁环,有的坐荡船,有的滑滑梯……王老师注意着每个小朋友的动态,还不时跟他们一起玩一下。她要我就站在滑梯旁,做好保护工作,使幼儿能一个接一个地滑下来,不要碰撞。突然,她不安地对我说:“小赵,你快到办公室去拿把鎯头来。”原来滑梯中间露出了一枚小钉子。她说:“尖尖的钉子,小朋友碰到了会划破衣服,还很危险。”边说边用鎯头敲了几下,还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