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丑娘     
《新作文》2007,(10)
她一定是天底下最美的娘。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娘长得丑的,人们先是叫她丑媳妇,在生下我以后,不管长辈小辈又都改称她"丑娘"。乡村的童年是快乐的,有许多小伙  相似文献   

2.
丑娘     
我娘从小就很不幸,12岁那年上山砍柴时摔断了右脚又碰上了一个乡村庸医,不但没能治好脚,还落下了终生残疾,我娘家里的生活非常困难,娘没有享过一天的福,一直苦做苦撑着,所以成年后,娘的身体依然很是瘦小单薄,加上鼻子眼睛长得不是很端庄,大家都叫她“丑女”,岁数很大了还是没有人上门提亲,直到她26岁那年,才在别人的撮合下与出身不好的我爹成了亲。我的出生让我娘感到特别高兴,整天抱着我在村子里走来走去,因此,大家又改口揶揄她为丑娘”。因为她既丑又瘸,别人都看不起她,可在我的孩提时代,我一点都没觉得她丑,倒认为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娘。知…  相似文献   

3.
上坟     
永远忘不了1972年的清明节。 那年清明节前夕,我为给病故一年的前妻上坟发了愁。新婚妻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晚上,她问我:“两个孩子咋都不给他们的娘穿孝呢?”我说:“不给他娘穿孝、上坟,这是孩子他娘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家教指南》2005,(4):32-33
日本一位叫高桥的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进门时总是把鞋乱丢,以致出门时常找不到鞋。妈妈说了好几回也不见效,颇伤脑筋。后来妈妈想出了一个委任孩子当“鞋官”的办法:有一天,孩子人幼儿园回家,看见妈妈用粉笔在门口的地上画了大中小三双鞋的鞋印,并指着从大到小的鞋印对他说:“这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这是你的,从今天起,请你监督大家将鞋放在指定的鞋印里。”孩子立刻走马上任,非常得意地当起了“鞋官”。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风范     
我们四川家乡有一种风俗:生了孩子,父母怕养不大,就替孩子找个干妈。好像有了干妈的呵护,孩子就能消灾免难,茁壮成长。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母亲给我们各自找了一个干妈。于是我们就管干妈叫“妈”,管父亲叫“伯伯”,管母亲叫“娘”。 娘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一户书香门第。她的伯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1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开头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穿了妈妈的一双大拖鞋在街上走着。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跑掉了。一只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我在讲析这段课文时,对于“男孩”“捡起鞋拿着跑了”的恶作剧,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可恶,从而更加同情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上,有几个女学生听到伤心  相似文献   

7.
狗子(小说)刘玉祥他娘生他的那一个年头,正是十二生肖的狗年,他爹便很原始地联想到了这一点,对他孩子娘说:“今年是个狗年,娃儿的名字就叫‘狗子’吧。”他娘虽然觉得这个名儿不怎么那个,可是瞅着他爹那高兴劲儿,还是生硬地笑了笑,算是应下了。日子在爹娘的愁眉...  相似文献   

8.
图文鞋风波     
A城有一个叫KK的博士,他研究了五年,才研制出了一双鞋子——图文鞋。这种鞋能带人们进入书籍里面,让人们看到书中的人物,并参与到他们的故事中去。图文鞋刚刚在商场销售了一天,就被一抢而空。全城的人都有了一双图文鞋,KK博士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豪。市长的儿子把他那本《格林童话》翻了好几遍,然后,他穿上图文鞋,踩在了《渔夫和他的妻子》这篇故事上。“嗖”的一声,他发现自己已经来到海边的一间小茅屋里,故事中渔夫的妻子正悠闲地坐在竹椅上。“快去做饭!”市长的儿子说。妻子听到他的话后连忙站起来,去厨房做饭。可她转过头一想,觉得有…  相似文献   

9.
丑人     
在乡下,人们叫他丑人。如今在城里,人们也喊他丑人。他长得真的太丑。他的丑缘于八岁那年的一场大火。娘烤火,引燃了被子。一夜之间,大火吞噬了他的爹娘。他不知道自己怎么被人救出的火海,但从此五官变形,丑陋无比,活脱脱一个敲钟人“加西莫多”。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11.
在一所疗养院里,有位叫克鲁帕尔太太的人,人们称她为“开饭大娘”,每逢星期六,她都忙活一上午,为其儿女们准备丰盛的午餐。但每每她都要把这些好吃的东西,装进塑料袋,倒进垃圾箱。因为她的孩子从未来看过她。她是个孤独的老人。 作者以小见大,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故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问的隔膜,人性的异化,以及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沦丧。  相似文献   

12.
娘告诉我,我刚生下来时,特别丑,而且不会哭。接生婆在我的屁股上拍了好几巴掌,我还是不哭,只是咧咧嘴。在我两岁时,和我同龄的孩子可以口若悬河地讲话了,可我连爹娘都不会叫。见此情景,爹怅怅地叹息着:“唉,生了个傻子。”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别人和他说话,他总是不肯听完就叫:“知道了,知道了!”有一天,这个孩子在山上玩,看见一位白胡子爷爷。白胡子爷爷手里拿了一双五颜六色的鞋子,一闪一闪地发着金光。那顽皮的孩子看见这样好看的鞋子就问白胡子爷爷:“这双鞋能穿吗?”白胡子老爷爷微微地笑着说:“这是双神鞋,穿上这双神鞋在地上跳三跳就会飞上天去。”顽皮的孩子没有等白胡子老爷爷说完话就叫:“知道了,知道  相似文献   

14.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15.
丑娘     
我娘从小就很不幸,12岁那年上山砍柴时摔断了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成年后,娘身体瘦小单薄,加上鼻子眼睛长得又不是很端庄,大家都叫她“丑女”。因为长得丑,娘岁数很大了还没有人上门提亲,直到她26岁那年,才在别人的撮合下与出身不好的我爹成了亲。我的出生让我娘特别高兴,她整  相似文献   

16.
有位幼儿教师告诉我,工作中最令她头疼的就是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她抱怨说,几乎每个班都会有个别表现不好的孩子,仿佛正应了那句话,“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问一个班的孩子:“你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表现不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答:“有!小伟最调皮!”“我们都不跟他玩。杨老师、许老师也不喜欢小伟。”那个叫小伟的孩子在批评声中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7.
阿笨奇遇记     
在一个名叫卡里的小山村,有一对夫妇。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里,这家人有了一个新生命,他的名字叫冬雪。可是冬雪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可爱、漂亮,反而又丑又笨,所以大家都叫他阿笨。阿笨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很乐于帮人做事,但每次都出丑,可怜他从来没有一个真心朋友。  相似文献   

18.
一双鞋子     
“小白菜,心里黄,两三岁,没有娘……”河水清清,鳞浪层层。我端着满盆衣服来到小河边,找了块石头,哗哗地洗起衣服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听到岸上传来走路的声音。回头一看,我看到那张做梦都不愿看到的脸:她狠心撇下了嗷嗷待哺的我和年龄尚小的哥哥,不顾一贫如洗的家走进了本村卖猪肉的家……顿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周围的一切仿佛凝固了。她把一双布鞋放到了我的身边:“给,这双鞋!”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落了下来……那句“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说的不是我吗?那骨瘦如柴的在风雨中挣扎、在冰雪中瑟缩、在别人笑着叫“妈妈”…  相似文献   

19.
瞧这一家子     
水泥厂妈妈钻了计划生育国策的空子,超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这样,她就有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叫水泥,双胞胎女儿取名为“子虚”和“乌有”。两个女儿刚出世.人们见他们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沟里窜.就叫他俩“浓烟”和“污水”。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个农村娃,在今年的中考里,她考上了城里的一所中学,她是村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娃。她没有爹,只有一个憨厚老实的娘。她考上了城里中学,娘自然很高兴,逢人便夸:“俺那娃啊,考上了城里的中学咧!”她听了很不自在,特别是那“娃”字,自己都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还“娃,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