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地质教育》2016,(3):封3-封3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并设专栏推荐地学基础研究的新思潮与学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7-7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教育》2016,(1):封3-封3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2):75-75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专栏推荐地学基础研究的新思潮与学术带头者,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11-11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专栏推荐地学基础研究的新思潮与学术带头者,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缘观点与领军人物。热忱欢迎广大地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来稿。  相似文献   

7.
(题目后面括弧内为期数,页码)学习《决定》共谋发展“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建议座谈会”会议纪要(2,1)贯彻落实《决定》共商改革大计——“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建议座谈会”发言辑录(2,3)《决定》表达了地质工作者的心声翟裕生(2,5)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地质人才培养孟宪来(4,1)《决定》赐良机创新铸辉煌赵鹏大(4,4)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会议纪要(4,8)地质工作需求视角下的地质高等教育思考赵奇等(4,10)新世纪油气工业的发展与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使命庞雄奇(…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其内容涉及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是为全国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科学研究、问题探讨、学术和信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能源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先行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不适应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专业人才的严重紧缺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地质工作的持续发展。今年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加快地质人才开发。那么,作为我国地学领域的最高学府,中国地质大学将如何落实《决定》精神,加强地质教育,解决地质人才紧缺的难题呢?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我们采访了校长吴淦国教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9月23~24日,在长安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与会代表在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学教育实践,集思广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全方位、多视角地交流、研讨了地学教育发展战略与对策,共商地学教育改革创新大计。本刊特设专栏,刊发部分讲话和会议交流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9月23~24日,在长安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7年10月11~12日,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召开了“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来自22所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教育厅、国土资源厅、地质勘察局和地质出版社的领导,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的内涵及相应对策、举措”和“地质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并组建了《中国地质教育》第四届编委会和成立了地学教材建设咨询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3.
地质工作需求视角下的地质高等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地质高等教育现状,分析了当前地质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条政策建议,即加强地质类院校办学条件建设,加强地学高等教育学科及专业建设,加强地学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地学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地学人才综合集成能力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对地学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各地质院校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地质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地质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认清地学发展的形势,坚定办学信心,出路在于改革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15—17日,中国地质教育协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了“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1.关于地学教育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 赵鹏大院士指出“地学科学的重大意义使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和削弱地质教育,相反,应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地质教育的地位”,他说,地球科学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很难想像一个缺乏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16.
《地震与地震灾害》课程是面向全校地质类和相近地质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现了中国地质大学地学优势资源的共享。本文立足于《地震与地震灾害》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学时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考核几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4月27-2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了“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建议座谈会”。与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多层面、多视角地共商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我国地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指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的新形势下,地质教育要谋求科学发展就必须弘扬大学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加强学术建设,才能力争建设一流。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中国地质教育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工作委员会,于1999年11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了“地学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就新形势下地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困难与对策,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洲其,教育部、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人教司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收到论文近20篇。本期特设“专栏”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且阐述了我国地学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重要关系,还就推动新时期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