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2.
《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电热切割器,并用自制的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要有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材料才能完成这项实验。可是学校班级人数多,器材少,要完成这项实验是很困难的。我想现在学生家庭的生活用品中可供使用的材料很多,让学生用家庭里现有的材料经过组合、改造来做实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制作电热切割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是: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热切割机的构造、原理及用途。②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电热切割器。③运用自制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  相似文献   

4.
1制作电热切割器,演示电能变热能小学自然第八册实验四讲电能转变成热能,选用电热切割器来说明。因该教具各校都没有配备,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能的转换道理,可以按照图豆所示制作一件稳恒电热切割器,用它将废泡沫塑料切割出各种梅花瓣、五角星、水轮、齿轮、各种动物、数字模型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用木板制作一个木架,将约30cm的废电褥丝用火烧掉绝缘层当作电热丝(也可拆下已坏了的可变电阻丝或取一段电炉丝).固定在图中ah处,用导线将电热丝和220V60W或220V100W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即成。2制作声…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就自然学科的特点,在激趣引题、观察活动、思维想像、实验制作、讨论总结等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一、激趣引题要“求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惊喜的教学氛围,就会引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预先自制了电热切割器,在课堂上先给学生表演用电热切割器把泡沫塑料板切割成小金鱼、小熊猫等动物图案,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  相似文献   

6.
小制作迷的宝贝工具箱里,可少不了切泡沫的电热锯呀!怎么,你还没有?那赶快跟我学着做一个吧。用它切割制作一个塑料泡沫工艺品,放在你的书桌上,保证让你获得一份惊喜。制作材料一只长柄手电筒(两节干电池)、一段10厘米长的细铁丝、一段15厘米长的单股铜芯导线、一片长5厘米、宽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利用蔬菜制作玩具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课前准备 :1 教师用小红辣椒做一串“鞭炮”。2 学生选一种准备做玩具的蔬菜。教学过程 :1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作文活动课———做玩具。(板书课题)2 你们桌上有各种各样的蔬菜 ,能介绍一下你带的蔬菜吗?请学生说 :我带来了什么样的蔬菜(大小、形状、颜色)。3 你们带来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各种蔬菜 ,今天你准备做什么呢?请学生说 :我准备用什么做什么。4 出示教具 :看看老师用什么做了什么。(老师用小红辣椒做了一串“鞭炮”)5…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旧电器,扔了可惜。我们科技组的同学们经常将这些旧电器收集起来,拆拆装装,制成了不少教具和有趣的玩具。下面介绍几例简单的教具制作。 例1:自制电热切割器。 家用电热毯坏了,往往不能修复使用,而电热毯夹层里的电热丝是制作电热切割器的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47-49
以《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材"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节为例,阐述基于STEAM教育理念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的方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推行STEAM学习模式的策略及利用学校选修课/社团活动课实施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再经过分享、交流、讨论和反思,让教师和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活动性是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根本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下面以“算二十四”这节活动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制卡、比赛等活动,变枯燥的数字运算为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数学能力。   一、自制算卡,开发创造潜能   上课伊始,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卡纸制作算卡。要求用 1~ 10中的四个数字 (每个数字可以重复使用 ),使这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结果等于 24。同时宣布:谁做的算卡既符合要求,又能难住全班同学…  相似文献   

11.
陈增慧  王芳 《教育文汇》2009,(11):39-40
2008年9月,我们在班级里开设了“大厨房”的活动课,将美食请入课堂,以制作美食为切入口,培养孩子的基本劳动技能。活动课预设开办一年的时问,上学期由教师主厨和学生分组做凉拌菜,下学期则由学生做主厨,为小伙伴做美食。我们还开办了博客,让孩子们把对厨艺的所知、所得、所感以及那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在博客中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2.
在上《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前,我自己先做一遍实验,发现实验用的电热丝发热现象不明显。换是肯定来不及了,怎么办呢?情急之下,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做一起失败的实验。上课前一半时间,我仍然按照原来备好的课上。学生开始做实验了,跟我的预计一样,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没有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看到大家失败后没趣的样子,我给大家讲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像他这样的发明家都尝试了600多次的失败,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应该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修改实验设计,继续尝试。大家的眼中突然有了恍然大悟后的兴奋。“老师,你是不是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已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渐开设成常规课程。然而,由于课时安排、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制约,心理活动课往往被安排为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心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下的沟通和交流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面对如此“金贵”的时间,教师该如何利用,才能打造真正优质高效的课堂呢? 一、我不是无人知道的小草——人人设点。最广泛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我校的教学安排中,心理活动课为每两周一节。心理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少,较难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第十五页“照图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按书中介绍用细铁丝或细铜丝、干电池作材料,接通的电压太低,导线的热度不够,不能切割塑料一类物体,若将实验用的材料稍作改动则很能说明问题。现将修改及原理说明如下:1.改细铁丝为电热丝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实践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16.
初二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们除了在课堂上用激励、表扬、竞争等形式培养学生兴趣外,还通过教师做教具、学生做学具、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一、教师制作教具对于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验证大气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前一阶段笔者听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内容是围绕春游展开的。上课后,教师首先进行了引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解决教师所给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举红  方卫 《湖北教育》2003,(17):52-52
现行人教版数学新大纲教材《几何》第一册增添了一节制作长方体包装盒的探究性活动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知识的应用,这正弥补了传统课型只重计算和推理、不重动手操作的不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氛围浓厚,学生热情高涨,创新能力充分展现。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节活动课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堂活动课属于历史学科活动课,它遵循“以活动促进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改革了“搬运工”式的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鼓励质疑、鼓励想象,让学生超越书本、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和创新见解为主。同时,要做到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成长。老师组织一节完整的活动课要做多方面的准备,耗时费力,一个学期不可能经常开展。但在常规教学中渗透一些活动课的理念,适当穿插一两个短小活动,则是完全可行的。一、历史小品表演…  相似文献   

20.
于淑梅 《学子》2012,(9):43-43
"怎样滚得远"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发现斜面与地面的夹角成多少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在上这节课前,我问了一些以前教过的老师是怎么上的,有的是自己做学生看,有的是让学生自己回家做。我思考再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