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5G通信技术、多维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为依托,在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对智慧高校图 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优化高校师生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本文在对多种微服务模式框架支撑 技术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代理微服务设计模式,并结合以往典型微服务应用框架,设计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 架。通过对该框架微服务四大模块:检索服务模块、推荐服务模块、APP 服务模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模块等进行 系统性的分析,综合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创新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内容,拓展智 慧图书馆微服务功能,培养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工作人员队伍,不断优化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保障智慧 图书馆微服务质量,为高校师生提供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微服务。【创新/局限】由于本文未结合实际案例对所涉及的 服务模式框架进行验证,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框架,探求以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专利精准 服务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更系统的角度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法/过程】结合现有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 服务内容,借助数据驱动的动力理念,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框架模 型。【结果/结论】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强化数据驱动在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中的 重要作用,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创新/局限】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精准服 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校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企业等积极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闫闵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8,36(5):35-40
【目的/意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冲击,图书馆资源优势难以显现,文章 力图构建能够吸引读者、引领读者、符合校园环境、实践性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文章以高校 数字图书馆为主体,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阻碍以及高校读者行为偏好总体 特点,研究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从整体模型框架和运作流程两方面详细构建。【结果/ 结论】建立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需要优化传统服务模式。建议优化服务内容、完善移动终端、建立部 门对接系统、转变服务意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微信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应用之一,是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平台, 其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微信息”文化需求,顺应“微时代”富媒体新环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分析 微信平台的服务特点、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整合图书馆各部门业务系统和文献资源,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平台的“O2O”(Online To Offline)微信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将实现微信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有机融 合、完善用户体验和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为高校用户提供精准的学科信息服务。【方法/过 程】文章在对大数据相关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研究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在高校图书 馆学科服务应用中的优势,并设计出基于大数据的学科服务平台方案。该方案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架构上,通过 增加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来方便信息获取。【结果/结论】通过在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实施,表 明文章提出的学科服务平台具有很好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吕大  刘亭亭 《情报科学》2018,36(10):133-136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对优化移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推 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高校公共英语学习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从动态视角 分析阐述当前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结果/结论】针对应用现状及存在的 不足,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移动学习模式的推进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网络背景下高校公共英语 信息化移动学习模式,为英语信息化移动学习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艳 《情报科学》2017,35(9):49-53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社会化服务的服务策略。【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 方法,从访谈调查的原始资料中概括总结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社会化服务策略的方法。【结果/结论】提出从内 容角度、读者与内容关系角度、读者角度和阅读角度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社会化服务策略,并对高校图书馆移 动阅读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析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以及影响机理,对高校图书馆改进与优化移动 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移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以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基于TTF构建高 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设计问卷并面向高校研究生获取样本数据,利用最小偏二乘法进行结 构方程模型分析;之后,选取尖点剧变模型对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影响机理进行动态分 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正向显著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用户使用行 为会随着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的变化发生剧变。  相似文献   

9.
吴玉萍 《情报科学》2017,35(10):35-39
【目的/意义】服务质量评价是高校移动图书馆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多数高校移动 图书馆评价方法忽略了指标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严重影响着服务质量评价结果。【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从易 学性、有效性、效率、服务效果等方面选取高校移动图书馆评价指标,然后构建了基于SVC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 质量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将SVC方法应用于高校移动图书馆服 务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为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左婷婷 《情报科学》2022,39(1):66-72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发展,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无法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亦无法满足用户对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急需推进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方法/过 程】首先对网络多元化视阈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基本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当下存在的资源建设、资源使用, 以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网络多元化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 案。【结果/结论】网络多元化背景下通过完善对外服务基础设施层、提升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实现对外个性化信 息服务和保障信息隐私安全,来优化和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对外服务模式,力求为用户带来更高效、高质的服务体 验。【创新/局限】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旨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完善和发展,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智能化、多元 化的对外服务创新模式。后续以待相关量化研究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11.
李剑  赵黎黎  林静  韩闯 《情报科学》2021,39(10):56-62
【目的/意义】文章从全球共融的创新环境出发,分析高校科研行为中知识产权的复杂性问题,从而提出高 校图书馆专门面向科研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以更好地推动创新,支持“双一流”建设。【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的国 内外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实践经验及启示,文章结合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及数据共享与管理服务的 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框架,进行运营模式、服务策略及服务内容分析。【结果/结 论】文章提出的图书馆服务运营模式及服务策略,适用于当下的国际科研环境,可作为同行的实践借鉴。【创新/局 限】基于目前的创新环境,文章提出专门面向科研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面向对象的个性化服务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玉珍  赵仁贵  李岩 《情报科学》2020,38(12):122-127
【Purpose/significa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big data concep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 gy, the original management mode of university offic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office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strengthens the cooperation of various subsystems, realizes the sharing of management data by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 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informatization, reasonably allocate the public re⁃ sources of university, and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work.【Method/process】By ana⁃ 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office, it explores the operative mech⁃ anism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Result/conclu⁃ sio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university office should make data-driven informatization decision, build a dynamic informa⁃ 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 the sound incentive, sharing and risk-control mechanism of informatization. In addi⁃ tion, manage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al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3.
余琛 《情报科学》2022,40(4):166-170
【目的/意义】为提升融媒体建设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策略。【方法/过程】本 文在分析了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了数 据汇聚与存储、数据审核与上传、用户授权及管理、推送内容和服务信息等内容,构建了融媒体建设下的公共文化 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从博物馆、图书馆等实体公共文化场所采集文化服务资源,通过数据层处理在应用层形成 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经传输层传递到终端层将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内容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结果/结论】 多种媒体融合的融媒体建设形式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局限】但本文并未考虑公共文 化与人民群众的交互及信息反馈机制,因此在日后研究中需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公 共文化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懿 《情报科学》2022,40(4):56-63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旨在 探讨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社区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因素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 (U&G)的模型来解释用户满足和用户参与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在线调查和验证性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合调查和数据分析,本文验证了相关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享乐满足、技术满足、实用满足和社会 满足对用户参与均有显著影响。【创新/局限】研究发现用户参与已经成为移动图书馆用户社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用户通过移动图书馆构建虚拟用户社区融入该群体的社会服务。研究通过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因素的分析为移 动图书馆用户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刘薇 《情报探索》2020,(4):94-102
[目的/意义]对移动服务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促进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有序、深入地发展。[方法/过程]选取“985”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浏览并使用其微信公众号对各馆的移动服务进行调研。针对调查结果,从移动设施构建、资源移动化管理、馆员与读者移动化互动三个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服务形式相对单一、利用新兴技术提供的服务欠缺、服务方式相对被动、资源整合程度不足、移动馆员及团队普及程度有待提高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重视移动平台搭建,保障服务水平;增强体验式服务,构建移动空间;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优化服务水平;深化移动服务理念,加强互动体验;多方培养移动服务团队,发展移动馆员等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仕明  侯日冉 《情报科学》2020,38(12):85-91
【Purpose/significance】Patent transfer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power of patent transfer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will b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transfer.【Method/process】Based on the three helix model, this study deconstructs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patent transfer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under the three-helix mod⁃ el, and discusses the cooperative law of collaborative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patent transfer in university library.【Result/ conclusion】The university library patent transfer needs the coordinated support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human resourc⁃ 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By improving the self-circulation a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patent transfer, the practical need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an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17.
胡潜  孙琦  李静 《情报科学》2020,38(12):92-97
【Purpose/signific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the indus⁃ try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 in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op-lev⁃ el design of the industry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Method/process】Firstly,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industry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 in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service fusion is discussed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dustry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Result/con⁃ clusion】In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industry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omposed of resource layer, service layer, composition layer, UI layer and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 The specific mode of service fus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modes: request-response mode, linear multi-stage mode, parallel multi-stage mode and mixed multi-stage mode. In terms of promotion strategy, we should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building open service fusion platform, promoting open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and promoting open information service fusion automation.  相似文献   

18.
叶飞  弓越  翟姗姗  周玮珽 《情报科学》2021,39(12):17-24
【目的/意义】为实现高校图书馆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实体建筑趋向广泛互联、从传统服务转型知识服 务,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构建与融合,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生态。【方法/过程】以用户为中心,以知识服务 为目标,以图书馆空间建设为技术手段,在调研当前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现状及其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实 体空间、虚拟空间、支持空间三种空间形态的建设,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整体架构,并提出其实施与推进策略。 【结果/结论】以知识服务为导向实施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能够通过多空间融合与互联,有效解决高校图书馆 空间建设中存在的知识交流障碍,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创新/局限】提出了融合实体空间、虚拟 空间与支持空间的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构建方案;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需求的调查规模有待扩大,以进一步完善 高校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