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媒体越来越深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方面。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学院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进一步阐述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手机媒体应运而生。手机媒体以它新颖多变的形式,简单智能的操作迅速夺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手机媒体时代不但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那么如何把握好手机媒体,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助力呢?本文就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才能正确导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证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网络媒体概述、新时期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使用情况以及高校"基础"课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意在提供些许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通讯传媒的高速发展,以微博为主要形式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正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的传播媒介。本文主要针对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探讨微媒体的概念与特点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以积极探索微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手机自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交流和阅读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了解智能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与特征,充分利用其媒介优势,因势利导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载体,肩负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担。本文从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校园媒体入手,通过研究其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分析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的现状,寻找出当今社会高校校园媒体青年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找出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致力于当今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建设,使其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的全新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方法和思路上的启发,也对思政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堂,有着教学形式丰富性和内容有效性的特点,高校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同样面对的危机和挑战。本文分析网络媒体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应用网络媒体技术的新方式,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将新媒体技术结合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效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本文将简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并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意义及挑战,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学习方式产生双重影响。以手机媒体为视域,通过维护校园和谐网络环境,构建信息安全制度保障,革新思政教育实施渠道的方法,可以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正向人生信仰,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最具时代感的新阵地。另一方面自媒体的特性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滞后性,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占领平台,更好地将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品德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