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能影老师,没有出众的容貌, 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拥有一名教师最高的荣誉——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和认可。2004年2月,他以最高票数被家长和学生评选为师德师风标兵。他当之无愧,因为他于无声处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数字背后的精彩他教物理,无论是在山旮旯里的中港中学,还是在县城中学,都是首屈一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他身上,那就是:“从教十六载,夺一次全县第一、第二并不难,难得的是他在全县从不落下第三名。”在2003年宜黄县初二年级抽测中,更是获得了“满堂红”。他所教班级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2.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双龙一中的朱法武校长早已把这句话当作教育的经典,对教师他是这样讲,对广大学生也经常是这样说。他认为,教师的师德应以爱为核心,因为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尊重学生,诱导学生。这种爱与教育的理论现在已深入到他的教育管理之中。一封特殊的家长来信一天,朱校长收到一封特殊的家长来信。这位家长姓单,孩子在学校初二年级就读,家长带着沉痛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以前我班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而且老爱和同学打架,我严肃地批评他后,他收敛了一段时间。可是不久他又故态复萌,我决定叫他家长来。可是,他家长却迟迟未到校,看着学生惶恐的神情,我的心一软,就没有再追究此事。可是有一天,那个学生的家长却主动来学校找我了,并告诉了我一件  相似文献   

5.
家教博览     
根据英国内政部向议会提出的一项提案,未能有效阻止学生逃学的家长将被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从原来的1000英镑提高到2000英镑;拒不出庭应诉的家长将被关进监狱,最高刑期为3个月。英国内政大臣斯特劳在解释这项新提案时说,英国学生旷课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危害到社会安全,而法庭在处理旷课案时有80%的学生家长没有出庭。因此他们决心消除英国学生逃学的现象。新措施将保证旷课学生的家长出庭,对于那些拒绝出庭的家长,关进监狱是合适的惩罚。学生逃学罚家长编辑冯永平美国孩子的饥饿教育在美国,有不少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流行吃“忆苦饭…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他,既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光环;他,在乡村中学工作近30年,仍然只是中学一级教师。然而,在领导,在同事,在家长,在学生的眼里,他却是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与家长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意,话语间也流露出父子关系紧张的忧虑,这不免引起了我的疑惑。从我近一年的观察来看,这位学生学习知道努力,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及时完成,成绩在班上几乎每次考试都排在前三名。在办公室里,也总能看到他问问题的身影,他的表现无疑是出色的。可为什么家长仍然不满意呢?我决定先与学生进行交流,寻找症结。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得知:他母亲在银行工作,父亲在外地经商,家庭条件不错,父母没有别的愿望,只要他把书读好,家里的钱随便花。  相似文献   

9.
根据英国内政部向议会提出的一项提案,未能有效阻止学生逃学的家长将被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从原来的1000英镑提高到2500英镑;拒不出庭应诉的家长将被关进监狱,最高刑期为3个月。据报道,英国内政部在近日提出的一项反犯罪提案中为制止学生旷课而制定了上述措施。英国内政大臣斯特劳在解释这项新提案时说,英国学生旷课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危害到社会安全,而法庭在处理旷课案时有80%的学生家长没有出庭。斯特劳说,他和教育大臣布伦基特决心消除学生逃学的现象。新措施将能保证旷课学生的家长出庭,对于那些拒绝的家长,关进监狱是合适的惩罚。在英…  相似文献   

10.
品读《云南教育》编辑晏祥辉发表在微博上的文章,让我颇受感动、受益匪浅。家长对他的评价说到我心坎上,他是最幸福的老师,学生遇到他,学生是幸福的。家长和学生给他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晏老师,谢谢您对家长及学生的尊重,更感谢您这一年来对孩子的付出与艰辛,我和您的学生×××衷心地对您说声谢谢!晏老师:您能否不要走?我们舍不得您,我还有许多错字没有改完,我还需要您的帮助。您的学生×××……重复品读着家长和学生给晏老  相似文献   

11.
徐地银 《江西教育》2001,(11):15-16
乐平中学席建中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物理教师。他没有豪言壮语,平时也不善言谈,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更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然而就是他,怀着一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在17年的教学工作岗位中,用自己平凡的语言,平凡的行为证明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一席老师的廉洁从教与精湛教艺一样,都为广大学生及家长钦佩不已。平时总有一些家长许以高薪请他对子女进行单独辅导。他爱人下岗在家,儿子又长期患病,欠债3万多元,家庭经济相当拮据。然而,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从来就不动心。“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  相似文献   

12.
家长是指在家庭中负责教育孩子的父母和家庭中其他教育孩子的长辈。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有人认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未必,如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小了,什么事都舍不得让他做,望子成龙的家长又常常把幼儿看大了,要求他像小学生那样读书、写字、不准游戏,将玩斥为“没出息”。这样对孩子不是教育他,而是惯坏他,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我一向自诩体谅学生的疾苦。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基本达到了适度。然而,有一天我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说是一位家长告状,埋怨我布置作业太多,学生昨天写到半夜,今天又写了好长时间还没有写完。这事让我感到太委屈了,因为昨天的作业实在不多,顶多十多分钟就能完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问了当事学生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学生在家里单独一个房间做作业,他对作业烦透了,昨晚根本就没有写作业,一直在看小说,而他的家长却以为他在写作业。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到一所新学校,第二天就遇到一件麻烦事。那天我到教室门口,就见一个学生和一个中年人在撕打。中年人一手扯住这个学生的衣领,一手握住小柳棍不停地抽。我急忙上前,询问才知,该生早就想退学了,在父亲的逼迫下才勉强来两天。这天,他决定不来上学了,即使被打死也不来!所以,被他爸爸一路揪打,一路拖拽,好不容易才到了学校。可这个学生怎么也不进教室,只要一松手,他就逃走。我站在他的面前,要求家长松开手,可家长不敢,伯他趁机跑掉,再也揪不到了。我稳住他后,叫这位家长先回去。于是,我和这名学生有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5.
某校一小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课,动辄和别人打架。老师常常“数过”,训斥他;有时甚至罚站,或拉他找家长告状,家长便痛打孩子一顿。以后这个学生在学校有了错误,怕回家挨打,便在外游荡,几天不归。家长把孩子找回来后,又是一顿毒打,甚至用绳子拴在家里。但这个学生并没有转变好。  相似文献   

16.
杨宁远 《河南教育》2011,(10):30-31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王军.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家庭的特殊关爱。他性格倔强,急躁易怒,缺乏自控能力,处事从不为他人着想,总是一意孤行。有一次,因向家人要钱家人没有给他.他竟然拿凳子去砸奶奶。在学校稍有不顺心之事,他就和老师顶撞。家长和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7.
以前我班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而且老爱和同学打架,我严肃地批评他后,他收敛了一段时间。可是不久他又故态复萌,我决定叫他家长来。可是,他家长却迟迟未到校,看着学生惶恐的神情,我的心一软,就没有再追究此事。  相似文献   

18.
教师和家长:究竟是合作还是抗  衡?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教师同家长之间应 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他们的目标都 一样:都希望情况向符合孩子最高利益 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教师和家长之间 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甚至是敌对的状态: 家长抱怨教师不尽力,教师抱怨家长不 配合: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学业 和品行负责,而家长则认为孩子上学了, 教育的责任当然就是教师。教师除了要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外,还要了解他 们背后来自不同社会层次的家长……  相似文献   

19.
那年,我做了高一(1)家电维修班的班主任。开学一个月后,学校准备召开家长会。根据学校德育处的安排,在前一天,我就给班上的学生派了“告家长书”,且明确要求学生转告家长务必参加。但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班长收上来的“家长与会确认书”,竞有十多位家长没有签名,这也意味着这些家长将不参加家长会。说实话,当时我气坏了,恨不得马上“修理”这些学生。因为我固执地认为:肯定是学生没有告诉家长,存心要和我这个新班主任作对。  相似文献   

20.
郭强 《湖北教育》2006,(5):27-27
最近,看见了一个“家长签字”的帖子。跟帖数以百计,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似乎都言之有理。没有哪个家长、也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成绩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家长忙,老师也忙,学生更忙。如果老师和家长没有联系,当然更谈不上联手,姑且不论“家长签字”本身的好与坏,它至少实现了一个功能:家长和老师发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