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永丰 《辽宁教育》2001,(2):117-118
一、教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定义求解,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用例1学习的方法自己找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   师:老师在同学们做题时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样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太麻烦了?(是)那么,你们愿意随同老师一起去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定义求解,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用例1学习的方法自己找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 师:老师在同学们做题时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样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太麻烦了?(是)那么,你们愿意随同老师一起去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承接例1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最小公倍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在为学生探寻规律提供思维材料的同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对比,寻找规律。 师:下…  相似文献   

3.
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我开门见山:“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话音未落,马上有学生接口说:“简单、简单,跟两个数的情况差不多。”见此情景,我没有多说什么,就在黑板上写下三个数:12、16、18。“既然同学们已经会做了,那就试试求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学生试做后的结果令我诧异——全班23个学生个个都是这样解答的:  相似文献   

4.
“老师,严×偷懒,他没按老师的要求去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严×的身上。 他的方法确与别的学生不同。沉思一下后,我展示了学生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式子: “严×,请你把自己是怎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最小公倍数”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分数的基础知识之一。这节教材是通过例题展开的,教好例题和安排好练习,是教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一、教好例题 教材中共有三个例题。例1着重于概念,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2介绍了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阐明其道理。例3进一步介绍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与道理,是例2的延续。其中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建议分以下三步讲述。 1.18和30的公倍数,即能被18和30整除的数,有无限多个。在这无限多个数中,最容易找到的一个,就是用18和30相乘,即18×30=540。  相似文献   

6.
案例A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吧。请大家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教师点一个学生板演:2|6812346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3×4×6=144。师:大家还有不同的结果吗?接着有学生说最小公倍数是72或48,但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继续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下去。师:既然大家求出的最小公倍数都不一样,那么老师通过找倍数的方法求出了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出示投影后。师:为什么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而不是48、72或144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 师: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已经会求了,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一试,看谁最聪明,最能干.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页例4: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材结合例4解释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算理后指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在表示倍数和公倍数时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体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会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九义数学教材第10册72页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时,我遵循教材的顺序和方法,诱导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并强调:“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此时,学生陈飞举手说出了自己观察后发现的规律:如果用甲数最后的商去乘乙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2~74页.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页例4: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材结合例4解释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算理后指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部分知识后,同学们都掌握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但是要把求两、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这类题做正确,还要同学们注意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直觉     
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会凭借直觉突如其来地冒出某些离奇古怪的看法,如果老师不是妄下结论,而是善于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直觉,去粗取精,往往可以开辟出一片令人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例如,在教学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当同学们总结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后,我准备让学生做练习时,突然,一位学生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可以说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通过观察短除式后,觉得用其中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也可以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说完大胆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用红粉笔补充了…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80页例5及相应的“做一做”,第81页练习十六。2.教学内容所处地位。“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教学的直接基础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本单元的重点,是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以后学习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已经做了纵向比较,而学生学过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后,容易把两种不同的求法搞混。这里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进行横向比较,可以使学生分清求最大公约…  相似文献   

16.
谢玉华 《河北教育》2005,(17):23-23
师: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我们已经会求了,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一试,看谁最聪明,最能干。  相似文献   

17.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较为容易。都是先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就是把所有除数连乘;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及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而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常混淆不清,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求最大公约数:①通常是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②必须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12、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先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 再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  相似文献   

18.
一、深入钻研教材,讲清算理正确地运算必須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深入钻研教材,讲清算理,是提高学生計算能力的前提。例如,教求最小公倍数,课本中例3是“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例4是“求12、18和20的最小公倍娄”。我在钻研教材中,认为有两个难点:第一、为什么要从发解质因数开始;第二、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为什么其中两个数有公約数时就可以用它来除,把不能整除的数移下来。教学时,先用列举倍数的方法,找出最小公倍数,再指出  相似文献   

19.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把这几个数除以它们公有的约数(一般为质因数),把所得的各个商再除以公约数,这样继续除下去,一直除到商中两两没有公有质因数为止。然后把这些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例1]求36与90的最小公倍数。将36与90分解质因数: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最小公倍数》一课。当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后,教师出示了题目:a、b、c、d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质数,X=a×b×c,Y=b×c×d,请你根据这样的信息,分析出X和Y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