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认为:跆拳道馆是大众跆拳道发展传播的主要形式,在大众跆拳道的普及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道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体育大众化、产业化的俱乐部发展形式。2)面向大众,强调跆拳道精神修炼和健身娱乐功能的发展理念。3)统一、明确、规范的技术体系和组织管理制...  相似文献   

2.
韩国剑道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随着韩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对继承和宏扬传统武技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跆拳道被纳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更加激发了韩国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包括韩国剑道在内的传统武技,同样得到了韩国政府的关心、扶植和支持。从韩国剑道的发展与沿革,中韩日三国的剑道交流,韩国刀剑及其剑文化,现代韩国剑道的思想体系,海东剑道的修炼内容等几个方面对韩国剑道进行了研究考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尽管韩国跆拳道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快捷和广泛的.但是,中国武术无论在历史背景、文化礼仪,还是在技术、技法方面都是韩国跆拳道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唐风云  郭建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6):107+144-107,144
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视野出发,以体育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文化对跆拳道教育的影响效果之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文化对跆拳道教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文化的内化和外化因素、体育文化对教学的态度与习惯因素、体育文化对教学对象的礼仪品质和道德形成影响以及不同运动形式的固化等。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宥篇>篇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一段内容,其中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的演变和道教的修炼之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陇东崆峒山乃道教名山,与之相关的道家道教文化资源丰厚,历史上将"黄帝问道广成子"定位在崆峒山,应是事出有因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目前学校武术教学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跆拳道传统文化传播的经验,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措施:充实更新武术教材的文化内涵,重视理论教学;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教学中加强武德、武风等传统文化教育;借鉴跆拳道文化传播的方式,用各种形式进行文化熏陶;加强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中、日、韩3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柔道、跆拳道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跆拳道、柔道传播与发展成功的因素及武术文化式微的原因。认为武术文化在竞技体育领域没能进入奥运、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开展不够普遍、在群众体育领域传承与发展主体的断层与缺失以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平衡等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以归因为: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传统武术文化的脱节、改革开放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全方位接纳、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主体——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商业化操作、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的不利影响、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管理失衡等,并据此对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8.
对沈阳市跆拳道俱乐部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方法对沈阳市跆拳道俱乐部现状进行专访和分析,并得出结论:目前沈阳市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的练习年限、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处于参差不齐的现状,绝大多数没有正规的教学计划,多数跆拳道俱乐部场地的训练环境和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辅助器材严重短缺,俱乐部收费情况不够统一等,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自引进跆拳道项目以来,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中又尤以大众跆拳道更受欢迎。但大众跆拳道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们对大众跆拳道的了解不够,跆拳道俱乐部及学校的教学内容单一,且大众跆拳道的比赛项目单一。所以,就要加强对大众跆拳道的群众宣传力度,在俱乐部和学校的推广以及对全市大众跆拳道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指导与培训,同时还要增加其比赛项目,增进交流。因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可以对乌鲁木齐市全民健身事业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应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最早设置武术专业的高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与韩国最早开设跆拳道专业龙仁大学、庆熙大学、首尔体育大学、朝鲜大学武道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武术与跆拳道在各自国家高校发展历程、培养目标定位与表述、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时间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专业人才的流向引领等方面均存有较大差别。进一步分析发现:跆拳道充分地利用韩国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以跆拳道教育为契机,把对韩国固有的民族精神培养融合于现代高校教育,从而加速了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化发展进程。相比于韩国高校跆拳道的教育现状,武术在中国高校教育中没有充分认识自身的特性,没有与高校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不出中华武术的民族文化本质特点,致使武术被边缘化,并最终影响武术国际化发展。基于此,旨在通过对中、韩高校武道专业教育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借鉴韩国高校武道专业教育发展理念,构建更加合理的高校武术专业教育框架,进一步规范高校武术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武术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重新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为武术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武术的文化推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韩车跆拳道推广为参照系,以化推广理念,论证了中国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化形态,其现代发展的两条线索,即大众健身和竞技搏击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跆拳道战术运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跆拳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胜负的关键,本文对跆拳道战术进行分析,说明跆拳道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武术与跆拳道的对比探寻武术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其发展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期待。而现阶段武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普及程度仍不及跆拳道。需要探求其内部深层次原因,剖析两者的异同,找出既适合中国特色,又为国际社会接受的武术发展道路是目前我国武术研究亟待解决的任务。从武术与跆拳道的文化性、实战性、竞技性的比较总结出二者的差异和共性;分析了制约武术发展的原因;论述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关系;提出了武术改革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市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北京市部分区县体校及近50家体育健身俱乐部、道馆及业余班的跆拳道参训者进行调查,对训练目的、训练时间、年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北京市开展跆拳道运动,培养和挖掘后备人才,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竞技动机量表》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成就动机进行测量,并在成就动机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与训练年限、年龄的关系。调查结果揭示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功动机的心理变化规律,可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伦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打破了传统跆拳道格局。通过统计对比历届奥运会金牌和奖牌分布情况,分析出本届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特点和跆坛格局新变化。促成跆坛格局变化的原因有:采用电子护具记分、录像重审判决、以高分值鼓励高难度技术等规则的变化,以及跆拳道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对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通过悉尼奥运会跆拳道比赛来分析国内外形势,了解跆拳道从推广到全世界的广泛发展,直到进入奥运会的成功之处,以及对我国跆拳道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点,以基本技术、实战技巧、辅助练习三个方面作为评判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9.
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的参赛场次、参赛运动员和新赛制的实施情况以及比赛各局得分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以期业内人士对目前我国竞技跆拳道的发展总体概况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