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论述了葡萄糖电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Tse-chuan Chou建立的葡萄糖电还原反应机理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IRC和反应途径的哈密顿理论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同时讨论从C2H3F到C2H2过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从C2H3F到C2H2途径的IRC和哈密顿理论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IRC和反应途径的哈密顿理论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同时讨论从C2H3F到C2H2过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反应机理不仅是有机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和主线,而且是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键。以有机化合物的成键方式和结构为基础,通过取代基效应研究了反应的切入点和规律,得出反应机理的教学顺序和研究思路。而且,通过构建思维导图,阐明了不同化合物的各类反应与反应机理间的关联性。教学成效分析表明,该研究能够有效解决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学习者思维更加清晰、通透,将会对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催化剂体系和反应机理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正丁烷异构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及探究反应机理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卤素单质和氢气化合、卤化氢分解、卤素单质相互间的作用为例讨论自由基反应机理;以卤素单质作为亲电试剂、卤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和离去基团为例讨论离子型反应机理;以卤素单质的制法为例介绍箭推法在无机反应机理书写中的综合应用,验证利用有机反应机理阐述无机反应过程的合理性,初步探寻如何通过类比有机箭推法系统总结无机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配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从一个配合物分子的中心原子(或离子)转移到另一个配合物分子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上去的电子转移反应。本文介绍此类反应的两种反应机理,即外界反应机理和内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化学动力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反应的历程即反应机理。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的整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几步?反应机理如何确定,往往有多种方法。反应级数则是反应速度方程中各浓度的指数之和。即对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方程若为时,其反应级数为了探讨反应机理,剖析和验证反应级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实验手段确定某化学反应的级数,并根据级数来拟定该反应的机理。现就反应级数和反应机理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1、一般来说,简单的反应机理具有简单的反应级数。如一、二、三分子反应则为一、二、三级反…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效应和反应机理两方面对马氏规则作出了理论解释,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全国新课程理综高考化学试题涉及了碱性Zn-MnO2电池反应的问题,笔者发现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教材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述,而且高考过后会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对碱性Zn-MnO2电池反应机理给予关注,因此深入研究碱性Zn-MnO2电池反应机理是非常必要的,对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探究了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铜催化氧化乙醇生成醛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化学反应机理在内燃机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敏感性分析与粒子群寻优算法,本文旨在提出适用于内燃机CFD仿真的焦炉气化学反应机理,为焦炉气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条件。创新点:1.结合敏感性分析与离子群寻优算法,对化学反应机理参数进行了优化;2.建立了焦炉气化学反应机理,可准确仿真滞燃期、层流火焰速度、缸内压力变化和NOx生成。方法:1.根据简单碳氢燃料机理结构,搭建焦炉气化学反应机理(图1);2.通过敏感性分析,获得在燃烧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反应(图2和3);3.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对上述关键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图4和5);4.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机理的准确性(图6~13、16和17)。结论:1.根据敏感性定义,搭建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可准确地识别在燃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反应;2.基于粒子群寻优算法搭建的优化模型可对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合理优化;3.优化后得到的焦炉气化学反应机理可准确预测滞燃期与层流火焰速度以及模拟内燃机缸内压力变化与NO_x生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纳米———ZnFe2 O4/SiO2 半导体材料作光催化剂 ,用分子氧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实验 ,根据目前所建立的半导体粒子光催化反应机理的模式 ,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并进一步研究了水分子以及电子或空穴捕获剂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有机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反应内在的规律,掌握反应机理的学习方法可以将众多有机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方便记忆,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难度。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有机化学机理教学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IRC和反应途径的哈密顿理论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 ,讨论了甲基丙烯醛脱羰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KBrO3与CH2(COOH)2反应体系的化学振荡现象进行探讨,加深对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方法的理解。实验用浓硫酸作反应介质,硫酸铈铵作催化剂,运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化学振荡反应机理,并对实验条件及可振荡物质的选取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的有机化学教材对α-氨基酸和茚三酮显色反应机理的论述差异较大,对颜色及反应条件的见解也不一致,对此,我们提出如下粗浅的看法。一、显色反应机理一些教材认为α-氨基酸和茚三酮的反应机理是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茚三酮是强的氧化剂,它把α-氨基酸氧化成亚氨基酸,随后水解产生氨,最后由被还原的茚三酮、氨和茚三酮之间发生缩合,得到有色产物。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有机反应机理教学中易混淆的概念,并从理论高度去分析,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反应本质和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甲烷的最佳制取方法,并讨论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IR和反应途径的哈密顿理论研究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讨论了甲基丙烯醛脱羟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