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中间路线问题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含及地位作用.1946年的中间路线是一种和平民主的幻想,1947年的中间路线因走不通而破产,1948年的所谓的"中间路线"实际上是国民党御用文人的一种"和平"阴谋,本文对后一种中间路线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是民盟从中间路线走向革命路线的转折点,标志着其真正站到人民的立场上来了:会后民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政治路线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3.
争取中间势力的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面略作论述,以其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一、争取中间势力的重要意义对中间势力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意去争取中间势力,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对中间势力实行过“左”政策的重要认识根源,毛泽东对中间势力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进行了正确估价,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取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由于革命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的叛变,和我党的领导机关执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而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蒋介石、汪精卫、陈独秀这些反面教员,使我们懂得了:“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为了挽救革命,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唯一正确的光辉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从此,中国革命在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夺取了全国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下的井冈山军民不断战胜阶级敌人,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不断战胜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间路线又称第三条道路,是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的与国共两党不同的政治路线。中间路线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目前中国现代史专著或有关论文中有两个提法:一是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形成的;二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形成的。这两个提法有待论证。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中间路线的提倡者往往把中间力量作为社会基础。而中间力量这个词本身比较模糊和笼统。广义上说,凡居于国共两党势力之间的都可称为中间力量。但在民主革命时期,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以及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中间力量的外延是在伸缩变化的。中国现代史书籍经常可以看到中间阶  相似文献   

6.
中共八大是又一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变的关头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会议。本文根据当时我国所处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来评析中共八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认识、路线和方针政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存在的局限、缺憾。  相似文献   

7.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浙江金华人。在中国现代史上,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共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改组派”的理论家,抗战后中间路线思潮的领袖人物.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施复亮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这一课题基本上是一个冷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一个思潮激荡、人才辈出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生于19与20世纪之交的施复亮以其非同寻常的丰富政治经历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因为,从尊孔到反孔,从参加北京工读互助团、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改组国民党、呼吁民主抗战一直到倡导中间路线,都留有他为之不懈奋斗的足迹。施复亮经历与思想的演变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变幻的世事和党派聚散离合等诸多历史事件的一个浓重缩影。这种政治活动的多样性,既是他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他政治思想的独特性和活跃性。施复亮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可分为早期政治思想、国民革命思想、“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抗战思想和中间路线思想等五个部分。施复亮的政治思想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同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民主党派。梁漱溟作为发起人之一,主张民盟走"中间路线"用和平协商的方式实现和平与民主。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他们逐渐放弃了"中间立场",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完成了由"中间党派"到"民主党派"的历史转折。在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梁漱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秦邦宪是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人物,他是一个犯重大错误又敢于改正错误并为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他在王明路线中充分支持者,赞助者,执行者和发展者的角色,对王明路线所造成的对中国革命的损失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刘志明 《山东电大学报》1998,(4):36-36,F003
《中国革命史》不是一般的历史课,它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而又不同于其他的理论课,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所形成的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路线。它是通过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现象来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它的主线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起因是“左”倾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已作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以另择革命根据地,极少把红军长征与震惊中外的华北事变联系起来。本文作者认为华北事变是促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大转折的催化剂,是促使红军北上抗日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分别是我党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革命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的起点,为这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党过去正确的路线恢复和重新确立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同当代中国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飞跃的开端,为这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创造了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制定的正确与否及中国革命成败的影响,论证正确的政 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质就是通过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来实现无产阶级对同盟者的领导,使革命和建设事业按照党的纲领、路线所规定的方向不断发展。(二)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经历了严重的斗争。无产阶级要取得完全的巩固的领导权,引导革命走向胜利,不仅要克服民族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道路的幻想和影响,而且要揭露和挫败大资产阶级从革命内部分裂革命阵线、篡夺领导权的一切图谋。(三)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有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状况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状况,决定着党的纲领、路线是否正确,党的组织是否坚强有力,从而直接影响着那个时期党对革命领导权掌握的程度,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四)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表明,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原因,维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为了赢得这一斗争,当前最重要的是搞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由于本期版面所限,此文第四部分将于下期续登]  相似文献   

1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长征,历时两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省,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伟大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开创了革命的新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震古烁今的一页。读史可以益智,温故而后知新。值此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之际,回顾这段历史,铭记历史经验,对于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的策略路线与国共“党内合作”的逻辑发展吴九占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国共两党实现了“党内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弄清共产国际的策略与国共合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共两党关系史和中国大革命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  相似文献   

18.
张东荪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战胜利前后,他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战后中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体制和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走中间路线的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目标的建国方案。张氏的方案虽在整体上已被历史否定,但他的政治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的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加以珍视。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大地上胜利地进行了震撼世界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无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对旧式农民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其关于中国革命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运用马克思关于农民阶级的理论对旧式农民革命进行科学分析,深刻地总结了它的经验教训,这是其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经验总结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