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例案二 课题:安全地过马路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懂得安全过马路。通过学习,幼儿应能: ·辨认行人灯号,知道绿色人像灯号可以过马路,红色人像灯号要站住不动; ·说出至少两种安全过马路的方式。 教学步骤建议 1.儿童参与讨论安全过马路的规则,包括: ·一定要由成年人陪同过马路; ·一定要留意交通标志,例如依照交通灯号过马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快递     
黑猩猩过马路也会左右看 作为现代人,我们早就养成了习惯,在过马路时要先查看左右来车.然而,科学家发现,并非只有人类学会了这种生活常识,野生黑猩猩也学会了在过马路前先向两边张望,查看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果然各个好眼力,5处小错误难以逃过。答案如下: 1.过马路不走斑马线。2.在马路上打闹。3.过马路不看信号灯。4.骑车带人。5.乱扔垃圾。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高度概括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热议.“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和公民交通意识淡薄有关,更和交通管制不力密切相关.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不仅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我跟妈妈一起过马路,发现有一位老奶奶站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似乎也想过马路。我想老奶奶年龄大了,过马路不方便,我去帮帮她吧。我正要扶她,可突然又一想:不对,我帮她过马路不会让她以为我在“帮倒忙”吧?以前我帮妈妈做事时,她总说我帮倒忙,越帮越忙。如果我扶老奶奶过马路,她会不会也认为我在帮倒忙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过马路”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惩罚措施.在北京,“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特别害怕过马路,因为有一年,家里的保姆带着我过马路去公园玩,结果她看到一辆面包车疾驰而来,一紧张,就甩开我那正紧握着她的手,自己跑了.我张着嘴傻愣在原地,然后听到耳边一声轮胎剧烈摩擦马路的声音,虽然车最终在我面前刹住了,但我还是被吓晕了. 昏迷中我知道被人抱起,然后就不记得了.从此以后我留下了马路恐惧症,只要旁边没人一起过,我就会一直站到有人一起为止.  相似文献   

8.
在我零碎的儿时记忆中,依稀记得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改为"有一件事令我特别难忘"较好). 还小的时候,每天上幼儿园,总是由奶奶拉着我的手,穿过一条条车来车往的马路.每次过马路时,我总是被奶奶紧紧拉着手,身子作半悬空状,被奶奶快速拎过马路.当时,总觉得奶奶的手半温半凉(改为:总觉得奶奶半温半凉的手),一触到我热乎乎的小手,(我的手)就变得更烫起来,(而且)总是有一股暖流从我的心头流过.长大了,问过奶奶,才知道那是希望我在马路上不要活蹦乱跳,要"专心致志"(,)尽量快一点过马路.(拎我过马路的过程写得非常具体)  相似文献   

9.
在街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学生放学排队过马路的时候,两边的车辆会自动停下,为学生让出一条赂来,等学生全部过去,车辆开始流动.我还看到过这样让我感动的镜头:一位警察同志搀扶着一位老人过马路,刚走到马路中间,绿灯就亮了.路两头的车一辆接一辆,马上就要汹涌地流动起来.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路两头的司机好像商量好似的,没有一个人启动汽车,全都静静地等着他们穿过马路.也许是几秒钟,也许是一分钟,警察搀扶着老人走到路那边去了,车流又开始欢快地流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游戏文字,名字叫《鸡为什么过马路》。是呀是呀,假如鸡过马路,又被你看见的话,那鸡是为什么过马路的呢?这段文字中列举了很多名人的回答: 爱因斯坦:究竟是鸡过马路,还是马路过鸡,取决于你的参考坐标。达尔文:鸡不再栖居树上之后,这是合理的进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1.过马路注意安全()遵守交通信号与注意左右来车;要走在人行道上,记得靠右边行走;不在马路玩游戏;不要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2.不要与网友见面  相似文献   

12.
放飞     
女儿是我心目中的公主。四年前,她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毕业,获得M BA学位回国,现在工作很出色。回忆对女儿培养的过程,我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及早“练飞”,及时“放飞”。记得女儿上小学时要过一条繁华的街道,我只送过她一次。送到马路边,告诉她如何过马路:有大人过马路,就请叔叔阿姨带过去;没有同伴,就独立过去,先左后右,看有没有车辆。第二天,我让她独自上学,她很高兴。我在后面,老远地偷偷地瞧着,看她是如何过马路的。她很聪明,先是站在马路边,跟在一个过马路的叔叔后边顺利地过了马路。我放心了,从第三天开始…  相似文献   

13.
小狗过马路     
小朋友们,你们会自己过马路吗?你们看见过小狗过马路吗?今天我就看到了小狗过马路。别看小狗只是小动物,它还懂得交通规则呢!它走在人行道上,来到马路边,它东看看西瞧瞧,好像在看有没有车子开过来似的。等到没车子经过,它就飞快地冲了出去。可不知道为什么,它还没有走过路中央,  相似文献   

14.
小孙子两岁多时,我开始编儿歌教育他.如教育他讲究卫生,我编了<洗净手>的儿歌:"饭前便后洗净手,免得病菌进入口."教育他过马路注意安全,我编了<过马路>的儿歌:"小朋友,过马路,抬头看清红绿灯,绿灯亮了往前走,红灯亮了马上停."  相似文献   

15.
过马路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近来,"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随即又涌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先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吧。"中国式过马路"——原系网民对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  相似文献   

16.
离上课还有两分钟,老蔡——our Chinese teacher,发给我们每人一篇看似颇为有趣的文章《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单说这题目就特别逗。虽然我在心里嘀咕:鸡为什么要过马路?过就过呗,有什么好说的。但文章的内容还是把我的两只眼睛,不,是全班100只眼睛都锁定了。 魏巍:在你喝着甜美的鸡汤时,你想过鸡正在过马路吗? 施耐庵:许鸡那厮过马路,  相似文献   

17.
助人为乐     
星期五下午放学,我在回家的路上正走着,忽然看见马路边有一位老奶奶正要过马路。我看老奶奶差不多有八十多岁了,过马路的时候,差点被路边的石头绊倒,我真为老奶奶捏了一把汗啊。  相似文献   

18.
郝俊 《父母必读》2014,(11):48-48
在其他场合,你可以锻炼孩子独立,但在过马路时,还是先别让他独立了,一定要牵着他的手过马路,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人身安全。 警示台 近年来,儿童因过马路发生的伤亡事故骤增。原因有两点:一是汽车越来越多了。2005年,平均每4名幼儿才对应1辆民用车。而到2012年,每1名幼儿就有1辆民用车相对应。二是儿童自控力、安全认知能力、反应灵敏度和身体活动性都比较差,而且绝大多数孩子并不能意识到独自或跑着过马路的潜在危险,如果让他们自己过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苏苏和宁宁一起到舅舅家看彩电。到舅舅家只要走几分钟,但要过一条马路。妈妈告诉他们,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十字路口汽车真多,一辆接一辆,“嘟嘟嘟”地叫个不停。宁宁说:“快过马路!汽车在说‘过过过’!”苏苏说:“不,  相似文献   

20.
过马路     
丫 丫 和 妈 妈 要 过 马 路 , 请 你 在 正 确 的 做 法 旁 边 的□ 里 画 √ ,在 错 误 的 做 法 旁 边 的 □ 里 画 × ,并 说 说 为 什么 这 样 画 。丫丫和妈妈翻越马路中间的护栏。丫丫和妈妈走过街天桥。丫丫和妈妈等绿色信号灯亮了以后,走人行横道过马路。 红色信号灯已经亮了,丫丫和妈 妈一边 躲着过往的汽车,一边过马路。过马路@艾乐 @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