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萱 《教育探索》2005,2(2):86-88
全球化导致的社会价值冲突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民主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给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带来双重影响,也为实施相应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应侧重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亦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价值观上的冲突和矛盾。造成这些冲突的最终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此外,化传统、社会制度和认识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亦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价值观上的冲突和矛盾。造成这些冲突的最终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此外,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认识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并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更加剧烈。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有着深刻的原因,对我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有效解决和整合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加从容,自信地融于世界。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的人文本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核心是价值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和融合.价值,即各民族、阶层、个体等主体的价值存在和价值标准,是指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形式,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全部权利和责任的集中体现;这种客观的存在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即价值观念.只有在充分把握价值现象的特殊性,同时也充分注意到"观念"这种思想形式特殊性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价值观"所具有的特殊性,才能够对于人类内心深处这种最富有激情和动力的精神形式,给以适合其品格的应有对待.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范围内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也给民族精神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其特点是对民族原有价值观的削弱。由于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故应该从处理好普世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方面有效地增强我们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又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的全球背景下,与此相应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如何化解价值观冲突、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俊松 《中国德育》2007,2(7):51-54,94
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是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宝贵资源。在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梳理,在与大学生现代道德要求的同构契合和异质冲突中,使其得到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帮助大学生形成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青年价值观冲突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代青年价值观冲突的主要特征是价值目标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价值标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突,价值选择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青年价值观冲突的实质是青年个人和集体的冲突。青年价值观冲突有其普遍、积极的意义,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并赋于集体主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际冲突仍然不断,文明冲突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了人类社会的和平,促进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对话成为必然的要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寻求不同文化、不同信仰间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是达成文明与文化对话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伦理基金会等为代表的一些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倡导和推动了旨在达成文明与文化间理解的寻求共同价值观的行动,并通过教育传播共同价值观的理念.共同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致力于解决国际冲突和社会冲突的现实取向,而不是学理上的构建.尽管文明冲突论存在争论,但寻求共同价值观以达成文化间理解的行动应该得到肯定;同时,也须认识到,共同价值观也存在局限,冲突的根源可能并不一定简单的就是文化差别,意识形态的和利益的冲突仍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最重大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既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负面效应,又促使不同的社会文明在相互沟通和深入比较中发现共通共融之处,这为我们理性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凸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应对勾勒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这一概念的界定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也正在冲破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壁垒。文化的全球化打破了地区和本土文化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融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潮。从文化上接受共同价值,是融入世界的前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大胆吸牧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追求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Concerned by the suggestion that globalization is bound to erode traditional academic values, the author provides a spirited refutation. For her, now, as much as ever, traditional academic values are required as a means to confront and to tame globalization. Thus, general education, rather than overly specialized education, is needed. So also is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research undertaken in universities. Much of the greatness of a country depends upon the level of its achievements in this doma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an aspect of globalization, will lose its threatening aspects if its quality is controlled and measured against traditional academic values. Finally, higher education is, and must remain, a public good.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remains the best creator of human capital.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作为当今社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对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与阐述。从人本质的角度对全球化加以认识和剖析,可以看到全球化是个古老的过程,全球化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满足需要、进行交往以及实现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球化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必然趋势,是人性升华的过程,是人本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已深深触及人们生活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 (物质的、信息的 )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轨迹看 ,还是从现实社会以及理论形态来看 ,社会主义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化的进程和影响。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其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对人类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产生的浪潮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积极、理智的应对经济全球化,顺应历史潮流,转变对抗性的政治思维,坚持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树立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从目前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安全问题表现得更为迫切和严峻,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其一,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安全水平下降,影响到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安全风险增加,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顺应人力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并实现人力资本安全的目标,需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和人力资本的本质特性出发,树立开放的战略思想,采取有效对策,努力维护人力资本安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要树立开放的人力资本安全战略,创新人力资本安全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主义的价值诉求——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旺 《教学与研究》2006,103(12):60-66
世界主义是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哲学理念,它主张世界是一个单一的共同体,所有人皆为其中的平等成员。近年来随着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复兴,世界主义再次走向前台。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大变迁,一系列关乎人类命运问题的显现,以个人主义的价值前提和全球共同体的道德理想为基础,世界主义在人权的普遍性、全球范围的分配正义和世界主义民主等不同领域都表达了自己的道德诉求。然而,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价值目标,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文化、文学全球化涵义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 ,为了从总体上科学地认识、正确地理解文化、文学全球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其他相关问题 ,特别是研究和制定文化、文学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也为了在文化、文学全球化一个最基本、最重要、难度较大的前沿问题上表明中国学界的观点 ,与西方学界对话 ,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我国学界对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认为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文学的交流、对话以及价值共识和共享。这就正确地解决了文化、文学全球化的涵义问题 ,对充分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学 ,促进人类的文化、文学共同发展和繁荣 ,建构科学的全球化理论 ,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国际范围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人类正面临着如何摆脱当下境遇的历史抉择。必须正视全球化带来的诸多两难问题,认清反全球化的本质,在两者的博弈中实现新的超越,即让中华“和合”文化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文化主旋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类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