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训练的一般规律可归纳为:①高原训练的适宜高度一般在2000米~2700米之间,这一高度既能保持一定的训练运动量,又能达到适应和提高人体耐受缺氧的能力;②高原大气压降低而引起空气中氧分压减小,通过高原训练,运动员能增强在缺氧环境中的耐受力;③高原训练时间以3周为宜,返回平原练3周,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第21天表现出来;④我国开展高原训练,尚须加强对高原训练的认识,配备必要的科研仪器和科研人员队伍,增加高原训练的次数,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和解决高原训练的经费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在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取得了单项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通过对备战过程中的高原训练跟踪与监控,分析与研究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重大比赛前高原训练的特点与规律,针对高原训练开始的时间、高度的选择、高原训练的时间、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高原训练过程阶段的划分、高原适应期的时间及下高原的时机,结合实践从科研的角度对高原训练的模式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模拟高原训练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传统的耐力训练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不断改进,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合理利用这些训练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1月到北京奥运会,为备战比赛,周春秀共进行了6次高原训练。其高原训练结构由3部分组成:平原训练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3个阶段相互支撑,互相依托,整个训练环环相扣。6次高原训练结构清晰,总体效果显著。6次都是倡导能力主导型高原训练,全面探索高原训练方法平原化手段,基本形成了适合周春秀个体特征的高原训练方法组合和综合性的高原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
潘佳章 《游泳》2006,(2):13-15
一.前言通过多年的高原训练实践,对于高原训练,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1、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这是不可置疑的。通过国内外众多的游泳专家的实践,获得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6.
1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研究进展 1.1高原训练概述 高原训练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在训练方法及实施形式上不断改进、更新提高。由最初的传统高原训练,到后来的仿高原训练(模拟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高原训练发展进程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运动实践方面都一直存在着争议.为了将高原训练的认识与研究提高到二个新的水平,我们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国内外高原训练进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刊物发表的有关高原训练文章的统计分析.探寻我国高原训练起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作出全面、客观的审视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因其独特的训练效果,已经成为体育界高度重视的热点。福建省游泳队的五名运动健将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前的8月份在昆明海埂进行了一次高原训练,通过跟踪研究,对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研究进展 1.1高原训练概述 高原训练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在训练方法及实施形式上不断改进、更新与提高。由最初的传统高原训练,到后来的仿高原训练(模拟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游泳队八、九十年代进行了近20次高原训练,获得良好效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中国游泳界已将高原训练作为备战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但是,世界各国高原训练经验表明,高原训练是一匹难以驾御的“烈马”,高原训练不仅有优点,也有弊端,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还有许多规律需要摸索。本就朱毅和单莺备战2000年奥运会期间的高原训练实践进行总结,并对以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为主的高原训练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古典式摔跤高原训练和强度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项性质的糖酵解供能在古典式摔跤中占有很大比重。该项目对有氧耐力也有较高的要求。高原训练对速度耐力项目的糖酵解代谢和一般有氧代谢有重要影响 ,因此 ,古典式摔跤的高原训练是可以接受、可以尝试的。通过对高原训练的一般认识和训练实践 ,认为 :在海拔 15 0 0米至 16 0 0米的高度进行摔跤项目的高原训练 ,效果可能较好。一个标准的古典式摔跤项目高原训练时间应在 12周或以上 ,其中上高原前 4~ 6周 ,高原 4周左右 ,下高原至比赛时间约需 2 .5~ 3.5周。为摔跤项目在高原训练及其前后不同时期对训练强度的控制与调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学效应。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耐力性项目竞技能力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争论和分歧,仍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阐述高原环境和训练对人体机能产生的生物学变化,而这些机能变化特点正是确定训练负荷、选择训练手段和把握训练规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索越野滑雪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负荷的安排与人体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建立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理、生化测试的方法,研究高原训练对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效果和机理;认识越野滑雪运动员高原训练时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清睾酮(T)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高原训练负荷水平,能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HB、T与降低CK水平,有效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学效应。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耐力性项目竞技能力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争论和分歧,仍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通过对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的实践.阐述高原环境和训练对皮划艇运动员机能产生的生物学变化,以及通过实践分析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的探索历程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接第5期) (三)高原训练后的调整阶段1、高原训练后第一周高原训练后第一周,由于刚刚从高原下来,尤其经历了几堂高强度课的训练,身体相对比较疲劳,需要首先进行调整训练,边调边练,强度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1)水上训练负荷分析高原训练后一周的训练负荷量如图9所示: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并不断地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几十年来,高原训练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无氧阈值的影响,系统观察了1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3周高原训练前后无氧阈值的变化。结果提示:1)高原低氧能显降低机体的AT;2)高原训练能够使机体AT明显升高,而且这种效果在下高原后至少可保持3周。  相似文献   

19.
胡扬  王景玲 《体育科学》2006,26(4):96-96
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世居平原的运动员到高原进行训练时血液会发生浓缩。因此,有学者对高原训练的效果提出质疑:高原训练使血红蛋白(Hb)提高是由于血液浓缩、血浆容量减少所致,还是确实因为缺氧使体内造血功能提高,Hb真正得到了提高。目前,学者们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在评价高原训练效果时应考虑到该时期血容量、血浆容量和红细胞容量(RBCmass,ml或ml/kg体重)之间的关系,用RBCmass(red blood cell msss)进行评价,才能确切反映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携氧功能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前沿动态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6,26(2):95-96
日本国家游泳队的高原训练措施,日本国家队高原训练的基地,高原训练的效果,高原训练的宏观计划,高原训练的微观训练计划,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