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楚王射猎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树上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王羡慕养叔的射箭本领,就请养叔来教他射箭。养叔把射箭的技巧倾囊相授。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能得心应手了,就邀请养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猎。打猎开始了,楚王叫人把躲在芦苇丛里的野鸭子赶出来。野鸭子被惊扰后振翅飞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楚王心想,一箭射死山羊,可比射中一只野鸭子划算多了!于是楚王又把箭头对准了山羊,准备射它。可是正在此时,右边突然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见…  相似文献   

2.
楚王学射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擅长射箭的人叫养叔。他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枝上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楚王羡慕养叔的射箭本领,就请养叔来教他射箭,养叔把射箭的技巧倾囊(nang)相授。楚王兴致勃勃地练习了好一阵子,渐渐觉得自己能得心应手,就邀请养叔跟他一起到野外去  相似文献   

3.
据说春秋时候,有位楚国人养叔,很会射箭,可百步穿杨。楚王想学射,于是拜养叔为师。他按养叔的方法练习了几日,就以为已经学好了,于是约养叔一块去打猎。到了野外,楚王刚想搭箭射野鸭,突然左边跳出一只黄羊,楚王觉得射黄羊容易,于是改瞄黄羊。这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射梅花鹿更有价值。犹豫之时,一只老鹰从面前飞过,楚王又觉得射老鹰最有意思,于是又  相似文献   

4.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我们姐弟三个,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烧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夸张的行为,我们大惑不解,我大姐翻着大白眼:“我们没有追兔子呀?”我二姐挠挠头:“何况我们又不是将军!”都不理解父亲这句话的意思。闲下来,父亲就给我们讲故事:春秋时期,楚王请养叔教他射箭,楚王弯弓搭箭,正准备射箭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把箭对准了山羊。…  相似文献   

5.
【故事背景】古时候,魏国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射箭能手叫更羸,他的射箭技巧很高超,能做到百发百中。有一天,天空格外晴朗,魏王带着更羸等人到郊外去打猎。当他们来到郊外,向天空望去,过了一会儿,从东边飞过来一只大雁,更羸对魏王说: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优孟的人,在朝廷上模仿楚国死去的贤相孙叔敖。他穿上孙叔敖的衣服,戴上孙叔敖的帽子,学着孙叔敖的语言、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楚王一看,十分惊讶,以为是孙叔敖死而复生了。这件事提醒了楚王,使他感到不该忘掉贤相的后代,于是加封了孙叔敖的子孙。优孟模仿  相似文献   

7.
天道     
<正>《吕氏春秋》里有一则寓言,内容很简单: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失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孔子听说此事后,评论说:"这话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  相似文献   

8.
古时候有个叫纪昌的人,很想学射箭,就拜神箭手飞卫为师。起初纪昌急于求成,但飞卫却要他首先学射箭的基本动作——用眼睛死死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坚持苦练了两年,觉得眼力可以了,就去找飞卫,要求快快教他学射箭。但飞卫却要他把目光练得就像看小东西能变成大东西那样锐利。于是,纪昌回家后用头发缚了一只虱子,把它挂在远处的窗口,天天看着它。三年后,他感到虱子有车轮那么大了,再看看别的东西,简直就像大山一般。他用一副小小的弓箭试射那只虱子,结果正好穿过虱子中央,连头发也没碰着。这一回他去见飞卫的时候,飞卫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武公,从申国娶了个妻子,名叫武姜。姜氏养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段,世称共叔段。因为大儿子是难产,姜氏从他出生起就厌恶他,而偏爱小儿子段。姜氏一再怂恿丈夫武公让小儿子继位,但被武公拒绝了。待寤生即位,世称郑庄公,姜氏又要求把制这个地方封赏给共叔段。庄公说:“制,那是个险要的地方,不行!其他的地方随你挑选。”最终姜氏给共叔段选了京那地方。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里有一则寓言故事:楚王在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失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相似文献   

11.
鹦鹉的意见     
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里住着一个猎人。猎人养了一只老鹰,帮助他狩猎;又养了只鹦鹉,还教会鹦鹉说话。闲暇时,猎人喜欢逗鹦鹉消磨时间。一天,猎人高高兴兴地带着老鹰和鹦鹉去赶集。由于匆忙,猎人在途中滑了一跤。这一下,原本停在他肩上的老鹰受到惊吓,匆忙飞起,结果利爪不小心把猎人抓成了大花脸。猎人十分懊恼,就和鹦鹉嘀咕数落老鹰的不是。鹦鹉说:“我平常看老鹰就一脸凶巴巴的样子,虽然他能帮你打猎,但主要还是你出力。我看啊,倒不如养几只鸡,鸡不但温驯,你打猎时,鸡还能繁殖,一举两得。”猎人听了,受到鼓动,在集市上就用老鹰换5只鸡。回到…  相似文献   

12.
陈尧咨练射     
正古时候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于是就自负起来,以为天下无双了。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正好有个卖油的老翁经过。那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久久地没有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就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赞许。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射术?难道我射箭的本领还不够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听后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  相似文献   

13.
靶子     
余显斌 《华章》2011,(8):7-7
老王是猎人,酷爱打猎。他甚至认为,世间最畅快的事,莫过于打猎。老王把猎物不叫猎物,叫靶子。  相似文献   

14.
笨蛋卡尔     
从前,有一个人,他十分笨,因此人们都叫他笨蛋卡尔。卡尔的妈妈生了三个孩子,卡尔是老三。因为他非常笨,所以妈妈不喜欢他。一天,妈妈叫他们上山打猎。大儿子上山时,妈妈给了他一把崭  相似文献   

15.
八旗养狗     
苏东坡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古时候养狗和我们现在不大一样。当年养狗多为打猎,观赏的成份比较少,而且没现在这么讲究品种。可如果把现在家里养的小哈巴狗放出去打猎,估计一只黄鼠狼就能把它给叼走了。清朝的时候,八旗子弟就爱“左牵黄,右擎苍”,黄是狗,苍是鹰,两样都是打猎的。八旗子弟也有穷有富。富裕的,其他体力活原本可以让人代劳,但是玩鹰玩狗不一样,决不假手他人。并且养狗还被这些八旗子弟琢磨成了一门学问。以前有专门相狗的口诀册子流传,标注的不外乎狗的外形、神态、性格、动作等明显特征,相当于现在的标准化手…  相似文献   

16.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枝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  相似文献   

17.
靶子     
老王是猎人,酷(kù)爱打猎。他甚至认为,世间最畅快的事,莫过于打猎。老王把猎物不叫猎物,叫靶子。"你蹲那儿,眼睛瞅好。在前面树上挂一只鸡,瞄准,总有一只狼啊狐啊上钩的。得,啪,一枪,就射中靶子了。"  相似文献   

18.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森林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支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举起枪,鸟早已飞走了…  相似文献   

19.
《列子》中有一段纪昌学射的故事,大意是:有个射箭的名手叫飞卫,收了一个年轻的徒弟叫纪昌。纪昌一来就要求师傅赶快把一切功夫都教给他。飞卫说:“且慢!你首先要学习基本的动作。用眼睛死死地丁住一个目标,不能任意眨眼。”纪昌回去之后,站在妻子的织布机旁边,死死地丁住来来往往的梭子。两年之后,他的眼力很好了,纵使有人用锥子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眨一眨。于是纪昌去找师傅,要求快些学习射箭。飞卫却  相似文献   

20.
宋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精于射箭,一天他在自家菜园里射箭,一个卖油的老汉在边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