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来源·可信度·吸引力彭朝丞围绕去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头条消息的写作,在新闻界和读者中引起了不同的议论。分别刊登在《新闻战线》1996年第8期上的《一条违反新闻写作原则的新闻稿》和1997年第2期上的《什么是新闻写作原则?》就是一例。无...  相似文献   

2.
党报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地位。党报的新闻报道在突出指导性的同时,如何兼顾可读性?《视角·语境·现场》一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采写实践,从选择新闻的独特视角、将新闻报道放入新的语言环境,以及增强新闻现场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3.
期刊 口碑 市场认同余皓明广州当今,出版界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期刊作为一种本质具有商品属性的特殊商品全面走向市场。因此,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它也存在着市场认同的问题。某种期刊的生命力,取决于该期刊是否得到消费者即读者的青睐,是否拥有相当的固定与不固定的读...  相似文献   

4.
王旭辉 《视听界》2001,(2):24-24
纵观当今媒体,独家新闻是否仍能在新闻竞争中独占鳌头?新闻竞争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可走?独特新闻与独家新闻的关系如何?本就以上几个问题试作解答。  相似文献   

5.
新闻节目“经营”初探周鸿铎新闻节目“经营”这个概念比较新,也是人们忌讳使用的概念,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不是商品,这是由无产阶级新闻的性质决定的。那么,对于非商品性的新闻节目能否经营?如何经营?在新闻活动中的“经营”含义是什么?这些都是进行新闻...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精炼、隽永、深刻呢?笔者认为,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快”是指报道迅速。新闻是易碎品,很讲究时效性。今天发生的新闻,不及时报道,到了明天有可能是旧闻,没有价值。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写得快些、再快些呢?通讯员除有废寝忘食、敬业爱岗的精神外,把自己的爱好当作事业的追求,把平时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就要赶快写,及时发。2001年11月1日,铁道部决定撤销临汾分局,并入太原分局,我及时撰写了这条改革新闻,第二天就被《山西日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信息·信息量艾风自从80年代初期把信息概念引入中国新闻界后,新闻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地在呼吁要扩大新闻信息量。在国内各大报都已扩了版,少数报纸甚至已扩到每天16版后,但扩大新闻信息量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其原因何在?随着我国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立交桥·大舞台·多声道──浅谈岭南报纸的新闻特色开放改革的十几年中,广东报刊从百废俱兴中崛起,以其“先走一步”的广东试验区优势,在新闻观念更新与新闻改革实践中脱颖而出,闯出了岭南报纸的独特风格与气派。羊城晚报在全国的影响力仅次于上海的新民晚报,南方日...  相似文献   

9.
新闻、载体、商品,这三者均属不同概念。然而,却往往被某些人混为一谈,笼统地把新闻称为商品;这种认识,会引起种种歧义。什么是新闻?陆定一同志早有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尽管近十多年来对这个定义尚有争议,但它与载体、商品是属不同概念,这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新闻是仅指所报道的并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绝不是载体或其它任何东西。什么是载体?载体是能承载载体以外的某种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性·群众性·贴近性唐纪宇《〈新闻战线〉文萃·征文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群众性,贴近性。说其富有针对性,是在近七年间,《新闻战线》杂志举办的一系列征文,均瞄准我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筹划而实施,努力给予科学的回答。譬如,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报道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给受众呢?这样做是不是都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换句话说,是不是抢先报道就一定比压后报道的效果好呢?在新闻采编中,如何把握抢先与压后?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有关新闻价值的几个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观应当是记者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因素: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  相似文献   

12.
邓自强同志这篇《不妨釜底抽薪》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禁绝“有偿新闻”的有效措施和重大问题。是否行得通?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展讨论。本刊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将辟专栏以供争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是否能排斥“企业新闻”?典型报道怎么办?当前改进经济报道应从何入手,是以加强宏观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深度报道为主,还是仍像过去搞计划经济那样以一厂一店式的报道为主?这后一类报道,除了被报道的单位职工外,在社会上究竟有多少读者?“企业新闻”(包括某些科技新闻)与“有偿新闻”是否有必然联系?究竟应怎样禁绝“有偿新闻”,减少或防止把“企业新闻”变成“有偿新闻”?……所有这些问题,均需要大家通过讨论,统一认识,深化经济新闻的改革。 来稿最好切口小,一事一议,把一个观点谈深谈透,切忌面面俱论或泛泛而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商品性的思考何光去年,我国新闻理论界有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就是围绕新闻是否具有商品性,新闻是否也是商品所展开的讨论。讨论是有其必然性的。前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这不仅是一次重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一项巨大...  相似文献   

14.
品味·感应·享受●名家荐书●■崔道怡《红楼梦》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曾经像我这样读过《红楼梦》?在北大图书馆善本阅览室里,一个人,静静地,把那时尚未刊行的庚辰本原稿,跟已出版的程乙本书对比着,潜心默读。从那以后,四十余年,又读了多少遍,已无从统计了。并非每...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年的电视新闻评奖,在编排类评比中都会遇到相当数量的主题性节目。或是围绕某个重要节庆日,或是围绕某个有意义的事件展开新闻内容。它的优势在于,主题鲜明,编排顺畅,能充分体现主创人员的策划思想与水平,这其中也确实出现了不少上乘之作。但最近几年这种编排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选择新闻的标准是否过于主观,有失偏颇?难道当天就没有其它新闻事件发生?内容是否过于单一?就是在这种主题性编排不被看好的形势下,齐鲁电视台一期以沙尘暴为主题的新闻栏目《每日新闻》获得了全国新闻栏目类编排一等奖。评委们较为集中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Z1)
人决定着期刊的一切文/陈德宝报刊是特殊的商品。人──生产商品,也消费商品、需要商品.从“需要原则”来论证,埃斯库罗斯说得好:“需要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们是否倾听到这“需要”的呼声?我们在生产“垃圾”,还是在制造“商品”?我们,作为“商品”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17.
感激·惭愧·祝愿徐兆荣在中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或是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恐怕没有人从未读过《新闻战线》。由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不仅有幸成为《新闻战线》的读者,同时还是一个作者;而我更以为得意的是,当我开始在《新闻战线》上发表文章的时候,还是个在校...  相似文献   

18.
知识·power·文化·生命力武汉大学副教授单波本刊去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朱文要点。之后,张光斗、杨相二位先生分别在这两家报纸上写信,写文章批评朱文观点,本刊去年第四期转载...  相似文献   

19.
面对现代传媒激烈的竞争,“新闻策划”成为当代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战略战术。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高明的“新闻策划”者呢?下面结合《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办报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圈”外人眼中的新闻摄影如何提高报刊新闻照片的质量?广大读者时新闻摄影有哪些看法和建议?本刊近来就此向新闻摄影圈外的一些同志做了一次调查,所提问题如下:您的姓名,单位,职业,职务或职称。1。您对新闻摄影是否有兴趣,您看报纸是先看文字报道还是先看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