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环境、生活、生产方式等是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基础,民族民俗性、地域文化性、健身娱乐性等是广西民族体育的特色及优势,基于广西民族体育发展背景、特色及优势,从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等方面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满族是本溪市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本溪满族民俗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开发本溪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对提升本溪地域文化内涵,推动本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养生学视角,探讨了广西民俗体育生活化、产业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广西民俗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边疆少数民族分布较广,地域差异较大,各有特点。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体测、运动能力测试和体格检查,得出结果后,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证明哪一种少数民族身体素质较好,更有代表性;从饮食、住所、民族文化方面推广少数民族的体育优势,弘扬体育文化,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为少数民族创造一个运动空间。  相似文献   

5.
欧健华 《广西教育》2013,(27):17-17,40
介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种类及相关情况,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探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介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种类及相关情况,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探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的探讨,认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群众基础好、经济适用,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资源开发职业实用性校本课程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而民俗体育旅游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资源,它是指旅游者外出旅游以观赏当地的民俗体育表演、竞技比赛,参与民俗体育健身、娱乐等活动为动机的旅游形式。新疆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少数民族聚居,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认识新疆民俗体育旅游的特性和优势,思考发展壮大的策略,为充分开发利用新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少数民族在其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衣饰民俗文化,色彩在古代华南少数民族衣饰民俗中的运用,体现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艺术特点,从而使衣饰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徐霞客《滇游日记》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记述,总结了明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规律,聚落结构及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陈为民  李晓红 《高教论坛》2012,(5):123-124,128
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又可充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本文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广西高职院校独特的优势条件以及开设课程必要性等方面入手,对广西高职院校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选修课的可行性进行了有益探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湖南八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民俗体育文化在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索科学合理开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对其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云南地理环境的特征赋予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缓慢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友军 《教育与职业》2007,(21):190-19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实地考察广西百色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结合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经验,文章指出有必要将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7.
主要运用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裕固族聚居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裕固族民俗体育赛马、摔跤、射箭、拉爬牛、顶杠子、拔腰、拔棍等在裕固族聚居区生存状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逐渐由"生活性"游艺性"娱乐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向"观赏性"表演性"竞技性"的传统体育发展,反映了人口较少的裕固族民俗体育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传承和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广西教育》2015,(7):163-164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较为丰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的具有地域优势;云南高校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建设具有云南高校特色的体育教育,等等。并提出建议:组建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建设小组;在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中逐步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  相似文献   

20.
邱团  农贵  郭万崎 《广西教育》2009,(27):35-36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展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体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