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更多的是: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新"农村教师是自身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改朝换代",而不是"新瓶装旧酒"。教学中如何渗透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一位衣着考究的老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职员赶紧热情接待. “我想借贷一些钱,可以吗?”“当然可以,只是要有抵押,抵押物品价值必须比借贷款多些.”老人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那我想,抵押品价值要是比借贷款多很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朱光潜《谈美》)文人们在把握“平常的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平常的新综合”,新的创意也就陡然产生。我们只要细心浏览一下中国古典诗词,就可以发现很多这种“不平常的新综合”的案例。它们有的旧题翻新,有的意象重组,有的借“引”拓境,有的脱胎换骨,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旧题翻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因和亲而远嫁塞外。历代文人歌咏昭君的诗词可谓层出不穷。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颇有特色,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也…  相似文献   

4.
新旧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从国家助学贷款旧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对助学贷款新、旧机制比较分析入手,具体对助学贷款新机制所面临的新困难进行讨论,并探析了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继续稳步推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吕金仙 《学子》2013,(9):34-3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导入的火花点燃新知的火焰呢?一、以旧引新,促进迁移由于数学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应该以旧知识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合理运行的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国家助学贷款旧政策的根本问题及对助学贷款新、旧机制比较分析入手,具体对助学贷款新机制所面临的新困难进行讨论,并探析了新机制下国家助学贷款继续稳步推进的着力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话语     
所谓浪漫(慢),就是把时间慢慢浪费掉。——一高校教师在劝告那些沉迷于风花雪月的学子好好珍惜时间时这样说道“我想穿得寒碜些,好引起同情,可上哪借破衣服呢?”“不行,你应该穿得体面些,好让人家觉得你有能力还贷款!”——某大一新生申请助学贷款,但不知穿什么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努力实践课程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变以往教学单向行为为双向互动行为。具体来说,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注意搞好以下四个“互动”。一、自我互动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程,既是一场革命,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从“旧我”走向“新我”的过程,是一个由“旧戏台中角色”向“新戏台中角色”转换的过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旧课程的水泡大的”,他们或者在“旧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当教师,或者在“旧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当学生,他们或者身体力行于传统教学,或者耳濡目染于传统教学,因此他们对于传统的教学“驾轻就…  相似文献   

9.
教育"概念"、"试验"以"新"字开头的有很多,如"新教育"、"新学校"。最近,我对这"新"作了思考。与"新"相对应的,是"旧",进而又在思考"旧教育"、"旧学校"。什么是"新教育"、"新学校"?什么是"旧教育"、"旧学校"?我以为这里的"新""旧"肯定不是时间概念,不是时间的先后,"新"与"旧"是由内涵决定的。在2011年一个题为"面向未来"的全国教育论坛上,  相似文献   

10.
无名书屋     
只隔了几天,孩子们周末到老拳师的无名书屋,又发现了可笑的“新大陆”。老拳师在几个书柜上,分别贴了几张这样的字条:“不乱借书!”“书,不乱借!”“书乱借?不!”“乱借书?不!”“不乱书,借?”和“乱书,借?不!”字条还没有读到一半,孩子们就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当然,文文除外,因为他早已笑过  相似文献   

11.
有人戏称新课程是“新鞋子”,课改前的课堂是“旧路子”,还有人接着统计说,目前有超过70%的教师属于“穿新鞋子”“乱走路或走老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困惑甚至手足无措的客观现象。那么所谓的“新鞋子”与所谓的“旧路子”是否就是“硌脚”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新课堂的“新”体现在何处?  相似文献   

12.
晋宋时代形成的古灵宝经由“元始旧经”和“仙公新经”两部分组成,“旧经”早于“新经”是道教学界的成说。本文检视目前所知“新经”征引和提及灵宝经的情况,认为“新经”不仅没有称引任何一部“旧经”的经名和内容,而且表现出与“旧经”建构的经教体系有所不同。这种现象很可能意味着“新经”的作者们并不知道有“旧经”存在,因而“新经”和“旧经”的先后问题值得重新考辨。  相似文献   

13.
“国标”即国家标准,是各行各业设计、生产、检验、管理等必须遵循的统一标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技校机械课程教师,教会学生严格遵守并熟练运用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注意新、旧“国标”的对照学生将来有可能选择不同的企业去就业,其中有的企业采用了新的“国标”,有的企业还在沿用旧的“国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国标”的对照。例如:机械制图课程,新、旧国标所规定视图的种类有所不同,新国标删除旋转视图,增加了向视图;旧国标把剖切面分为5种,而新国标把剖切面分为3种…  相似文献   

14.
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写现在的生活,写身边的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但也并不要求非如此不可。借旧题材写新文章,曲径通幽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样能写出亮丽的佳作。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或取材于历史故事,或取材于神话传说,由于他往往只是取旧题材的一点因由而“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旧题材出了新意,焕发了感召力和战斗力。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巧借故事赋新篇的也不乏其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诚信缺失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诚信缺失面面观现象一:助学贷款只“借”不“还”。高校助学贷款原本是为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扶持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无力承担学费的高校学生而特设的一种优惠贷款方式,自一九九九年正式启动以来,极大地缓解了高校贫困学子就学困难,受到各方的广泛赞誉。但由于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就业后未能按期还贷,给银行造成了不良贷款,导致目前这项业务有搁浅的危险,给全国高校与贫困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校园中的这种诚信缺失现象若继续存在,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对社会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现象二:抄袭剽窃大行其道。学…  相似文献   

16.
有人戏称新课程是“新鞋子”,课改前的课堂是“旧路子”,还有人接着统计说,目前有超过70%的教师属于“穿新鞋子”“乱走路或走老路”,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拎着新鞋子”,但“穿着旧鞋子走老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困惑甚至手足无措的客观现象.那么所谓的“新鞋子”与所谓的“旧路子”是否就是“硌脚”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新课堂的“新”体现在何处?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模式是否就没有值得肯定的价值?笔者就不久前听到的一节公开课谈点个人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经常读到由“借分”、“还分”而演绎的故事。相似的故事情节,毫无二致的“借分还利”的结果。这“分”果真可以随随便便如物一般地借来还去吗?“借分”究竟挑战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毛巾旧了,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条新的。新毛巾柔软又漂亮。旧毛巾抗议了,它说:"以前,我总是忠心耿耿地为你服务,一句怨言都没有,你怎么一有了新伙伴,就抛弃我了呢?"不是我喜新厌旧,我也有苦衷呀!医生说,毛巾使用期不能超过3个月,怎么办呢?小编:那就用旧毛巾DIY一个漂亮的小熊吧!既能让可爱的旧毛巾继续陪在你的身边,还能发...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这个社会,“新”与“旧”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了,有时甚至还可以相互转化。破旧立新,新陈代谢,精明的生意人就从“新”与“旧”的相对论着手,找出了发财的新道。发财新道之一:明星旧衣专卖店。在这个娱乐制造快乐的年代,“追星族”对明星的崇拜程度可用两个字概括:发烧。这种“发烧”有时候甚至会引出一些“疯狂”之举,好莱坞女明星苏西公开出售明星的旧行头,就引来了不少“追星族”争相“疯狂”购买。当时,身处娱乐圈的苏西看到,“追星族”对明星的狂热追逐,完全可以滋生出一项大产业,而且不用多少投资、不费什么成本,就可以赚…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但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还引入了许多新的方式方法,因而也就为中学教学带来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如“三维目标”“一纲多本”“新知识体系”“评价方式”等等。这些变化从多种层面多个角度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使得教师们无法再按照旧的方式方法继续教下去了,而学生也无法再按照旧的方式方法继续学下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