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借助着民族电影业蓬勃崛起之势,更得益于电影这一媒介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国人自办的电影刊物获得了迅速发展.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刊物便是“电影特刊”.本文探寻电影特刊的特性及其演变轨迹,同时对学术研究中如何开掘与使用电影特刊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拓展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产生了数字化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制作方式给传统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电影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以美国为例,其成功经验包括多渠道、专业化的融资模式,多元化的制作模式,系统化的品牌营销体系。对中国儿童电影产业化的启示是:需要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模式,丰富投资主体;明确作品市场定位,逐步从"儿童单一主体"向"合家欢"方向发展;完善儿童电影品牌营销和电影后产品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后,中国电影面临外国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巨大冲击。《大腕》、《和你在一起》与《英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人转变电影观念,将电影视为一种商品。同时,中国电影业开始结构调整,走上了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电影历史的实时记录者与电影文化的有力传播者,我国的电影类期刊在世纪之交与我国电影产业一样经历了好莱坞等外国电影业的冲击。本文对我国电影类杂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进行仔细解读,以期为我国电影杂志发展史的研究补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并进一步明确我国电影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从电影诞生之初,戏剧与电影的关系就为人所关注。经典电影理论时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理论家的著述中,关于电影与戏剧关系,有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论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业也出现了“与戏剧离婚”现象。  相似文献   

7.
重庆电影业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抗战时期,形成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这标志着陪都电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战时机制下,陪都抗战电影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传播理论,普遍重视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艺术要求降为次要。同时汲取苏联电影业的经验,变更电影体制从民营转变为国有。本文从电影传播的角度为切入点,以求把握战时状态下中国电影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8.
当上海成为新兴电影产业的中心时,现代中国电影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兴起.并制作了一系列影片.虽然这些影片没有在西方流行,却在亚洲受到相当程度的欢迎。在四十年代战后也涌现出了一批好电影以及优秀的导演.但大多数导演在二十年后都相继去世。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贺岁档,是中国电影业一年一度的大阅兵,阅兵式能让我们明白国家有多少家底,贺岁档则能让影迷们明白我们的电影产业到底给不给力。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将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置放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链条上,置放于中国西部电影思潮这样的背景上进行考察,透过对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分析,试图揭示出电影创作者们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国产大片的发展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但近年来获得高票房的国产大片存在着诸多隐忧。国产大片未来的健康发展, 有赖于成熟的、多样化的民族商业类型片的发展, 符合现代大工业发展规律的电影制片体系的建立以及成功的后电影产业开发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影音乐风格多元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中国电影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大片不断涌现,导致中国电影的音乐风格出现多元化特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有助于从事电影工作者及影视专业学生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本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全球重构。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电影作为好莱坞眼中最具有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将受到更为强劲的冲击。在此结合中国电影的现状,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产业中相关概念的辨析,探讨中国电影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中实现“文化反弹”的希望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电影"已经在理论上成为共识.但由于中国电影长期坚持精英文化立场,甚少关注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因此梳理考察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电影在创作题材架构上的不平衡,纠正中国电影在认识理论上对通俗文化传统的疏远轻视.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通俗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关系,再从文化层面梳理通俗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形态和地位,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对通俗文化资源进行更新和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5.
《料理鼠王》这部动画影片从上映以来就颇受国内观众的好评,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片的中文字幕翻译。笔者认为该影片的字幕翻译应以归化翻译为主,并且将译文接受者的反应这个因素视为翻译的评判标准,浅析了影片的片名、人名、生僻词以及句子的中文字幕翻译。  相似文献   

16.
这篇论文考察了1905年至1949年间中国都市电影的文化想象方式及其对现代性的诉求与反省,同时论文也探讨了建国后中国电影的都市想象的中断及其原因。从中国都市电影的文化想象及其中断中可以看出中国都市电影与现代性的复杂脉络及关联,并为新时期的都市电影的创作提供一种历史性的维度与提示.  相似文献   

17.
独立制片生产投入小,宣传发行难,创作和宣发方式自由,对市场的反应很敏锐。中国的独立制片在政策上拥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还只是刚刚起步,远没有形成旺盛的生长态势,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中国的独立制片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8.
费穆重视电影本体、讲究电影“空气”的“布置”、强调电影的民族审美情趣,他的这些电影观在今日已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界的重视。费穆电影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电影人越来越重视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形象艺术,并全力探索尽可能完美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贺岁片的出现使中国电影生产和国际生产真正接上了轨。品牌领导着消费,进而也领导着市场。中国电影的繁荣,需要不同的电影品牌来支撑和推动。未来的中国电影,一定会在以贺岁品牌电影的推动下,培育出更多的品牌电影,从而开创自己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