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助跑是跳远、三级跳远项目的重要技术环节,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源动力。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指出,跳远、三级跳远的成绩与助跑速度呈高度正相关(特别是最后10米的速度),助跑对成绩的贡献率高达60%~70%。由此可见,提高助跑速度和助跑的准确性对于跳跃项目的远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马俊明 《体育科研》2014,(6):68-69,89
跳远和三级跳远均属于典型的速度力量型远度项目。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一步的某些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身体重心高度变化值,跳远组比三级跳远组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2)助跑最后一步的最大缓冲瞬间,跳远组的摆动腿大腿角速度比三级跳远组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3)助跑最后一步支撑阶段摆动腿缓冲扇角和蹬伸扇角,三级跳远组均大于跳远组。  相似文献   

3.
试论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代跳远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速度加技术。跳远技术与其它田径项目的技术比较,既有区别又较为复杂,跳远和三级跳远有较长距离的助跑和起跳板,还有起跳线的限制。跳远只有在发挥最佳助跑速度,掌握正确的跳远技术,准确的踏板,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能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能力进行分析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组成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能力的因素群为:绝对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助跑速度等12项因素,与跳远成绩关联度最大的是立定三级跳远,其次是最后50m助跑速度。建议在跳远教学与训练中高度重视专项速度能力的培养,并运用所得方程检测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三级跳远运动成绩主要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三级跳远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从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助跑及平衡方面入手,分析国内外三级跳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成果,并对影响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助跑速度与成绩呈高度相关关系,助跑速度利用率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以及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衡量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三级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往往与专项素质和技术动作密切相关的。三级跳远成绩是以三级的远度来计算的 ,因此 ,要求运动员在助跑中不仅有一定的速度 ,而且还要有相当强的腿部力量 ,所以在三级跳远训练中 ,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三级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两方面的训练问题。1 提高助跑和三跳中的速度1.1 助跑方式的选择助跑速度快、节奏性强 ,将最高速度尽可能地保持到最后的跳跃步上 ,是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在跳远中有匀速加速和积极有力的两种不同助跑节奏方式 ,三级跳远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7.
田径运动中的跳远及三级跳远项目,其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大量的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不到10.5米/秒时,那他便无法问津世界纪录,创造出优异的比赛成绩。因此,跳远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助跑速度,并形成一定的节奏特征。 一、造成助跑速度减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体育课的跳跃教学内容有跳远、三级跳远、背越式跳高等。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三级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单脚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缓冲五部分组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由弧形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这些动作都包括奔跑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肌的力量、身体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对爱德华兹创造18.29m三级跳远世界纪录的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反映爱德华兹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研究表明,爱德华兹的三级跳远技术在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身体重心平稳性和三跳的比例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跳远及三级跳远三次起跳后的腾空初速度、起飞角和身体总重心的高度,决定着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跳远和三级跳远的科学研究证明:获得最佳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起跳初速度和起飞角。对高水平和较低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当起飞角保持在18°~24°时,腾空初速从8.5米/秒增加10.6米/秒,能使成绩相应从6.9米增加到8.9米。助跑的最后几米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腾空初速度和运动成绩,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其相关系数男子为0.943(波波夫),女子为0.875(萨尔吉祥)。  相似文献   

11.
助跑适度与提高跳远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中的跳远及三级跳远项目,其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大量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达不到11米/秒,那他便无法问津世界纪录,创造出优异成绩, 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平时训练中的助跑速度非常快,可一参加比赛往往发挥不出。他们在接近踏跳板前的一段距离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助跑速度特别是最后几步速度是跳远和三级跳远成功与否的一把钥匙,这一说法监不过份。据研究,助跑速度若达不到11米/秒,要想创造世界水平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即使苏联的一些优秀短跑运动员,在跳远练习中,板前的速度也超不过9.6~10米/秒,只相当于发挥本人速度和肌肉力量的80~90%。为什么只能发挥到这种低水平的速度呢?专家们一致认为,决定助跑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取决予以下几个方面: 1.助跑的最后几步失败。这主要是由①过分地准备踏跳;②躯干位置不正确;③肩关节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差;④降低助跑速度的起跳。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国内外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择 在苏联予计达到国家和国际水平的三级跳远运动员15岁耐达到以下标准: 身高1.85~1.87米;体重70—72kg;短距离速度:40米站立式不用起跑器5秒1—5秒2;6步助跑的五级单足跳19米96—20米57;10步助跑的跳远6米30—6米40;10—13步助跑的三级  相似文献   

15.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0,(5):12-13,1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跳远成绩等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和绝对速度以及助跑速度利用率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跳远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跳远助跑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跳远成绩水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得知影响跳远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有:前程助跑技术、助跑距离、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助跑速度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合理的助跑技术,以期时提高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跳远助跑方面的文献资料,从速度、姿势及准确性几方面入手综述国内外跳远科研的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跳远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对自己最高速度的使用水平。通常用运动员跳远助跑中的最高速度与平跑中的最高速度比值来表示,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大于70 %,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跳远助跑速度的研究。美国的林德曼和哈温要求运动员的跳远助跑速度应达到个人平跑最高速度的99%,即应以99%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进行跳远助跑。根据国家体委科研所王清、唐礼1986年的研究成果,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已达98%以上,并认为我国跳远运动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助跑速度利用率高、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三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最佳竞技能力具有相对稳定的成熟期,男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97.59%和97.92%,其中第一、二跳是成功率最高的两个跳次,男子的最好成绩出现在第四和第六跳次,女子的最好成绩则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高达个人最好成绩的98.78%和99.80%,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二和第三跳次;女子跳远和男女三级跳远运动员前三跳的助跑速度和最佳成绩均比后三跳要快、要好,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