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这四种审美心理要素的深入分析是解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关键。对喀斯特洞穴探险而言,其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不仅能通过刺激游客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来获取美感,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通过体力和技术的挑战,刺激挑战者的心灵,达到更高层次的愉悦。本文通过对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审美心理四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洞穴探险者的审美体验倾向进行调查,发现在洞穴探险旅游活动中,审美心理的四要素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产生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洞穴探险者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倾向和需求,对洞穴探险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迎春 《科教文汇》2009,(33):195-195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笔者认为音乐课堂中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即是体验,而这也正是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如果我们的每一节音乐课都能让同学们在弥漫着情感的音乐活动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体验,表现出真实的情感,那才真正达到了音乐审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京山太子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通过对王莽洞洞穴、喀斯特丘陵与森林石海等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价,得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人文历史传承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可以将太子山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康体养生、地学科普、宗教朝圣和户外探险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4.
宋增文  钟林生 《资源科学》2009,31(11):1832-1839
研究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对探险旅游地的科学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础理论演绎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借鉴国际上自然地区游憩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有效手段-游憩机会谱(ROS),着眼于区域尺度,建立了探险旅游机会谱(ATOS),进而研究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探险旅游机会谱可有效用于区域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的研究,"专业级历险探险旅游、较专业级涉险探险旅游、较业余级艰险体验探险旅游、业余级探秘探险旅游"4类探险旅游机会为探险旅游目的地的分区管理和提出探险旅游项目提供了科学根据.之后进行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机会序列分区,提出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穿越游、唐古拉山探险游等22项探险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5.
慢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形态,核心理念在于游客的深度体验。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对古镇慢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古镇慢旅游体验高频特征词,编码析出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及其情感效价。研究发现,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由文化空间、休憩场所、自然元素和人文意蕴四部分构成。文化空间的正向体验和负向体验均高于其他要素;自然元素的正向体验显著高于其负向体验。本文进一步从特质要素系统着手,提出通过凸显古镇地方性文化、加强内部环境治理、积极塑造人文精神等策略,推动古镇旅游持续发展。本文为推进古镇慢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平面广告审美结构的三个层次场述广告视觉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创作、体验活动。平面广告各构成要素在广告视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樊燚琴 《科教文汇》2011,(2):207-208
休闲旅游是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基本定位。休闲是人类的自由创造状态,审美把人们的休闲状态引导向积极的活动方式,二者以具体的审美活动实现连接,休闲旅游是其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杭州西湖的休闲审美品格进行评介有利于西湖景区的规划发展,对其他旅游区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走出洞穴     
何凯 《科教文汇》2013,(35):23-25
五名探险爱好者在洞穴之中,为了自己获得生的希望,杀害了威特莫尔并以其躯体充饥,从而使他们走出了洞穴。随着四名探险爱好者走出有形的洞穴,法官却被抛入了无形的洞穴,这些法官也要走出洞穴,对这些探险爱好者以谋生之名所实施的杀人案给出法律的裁判。富勒(LonFuller)和彼得·萨伯(PeterSuber)前后相继给出了十四份判词,这十四份判词就是帮助法官走出无形洞穴的十四种选项。而在这十四种选项之外应还存在着其他的选项,本文就是其他选项中的一员,采取判词的形式,强调从可选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以便走出无形的洞穴。  相似文献   

9.
论北京奥运会奥运旅游产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奥运旅游和奥运旅游产品的内涵,阐述了奥运旅游产品的设计基础与设计原则。文章认为奥运旅游产品的优化设计应该从吸引力要素、主题要素、线路要素以及服务要素等四个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对体育休闲旅游进行归类:以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为主的名胜古迹游、山水风光游、民风民俗游;以现代体育资源为主的场馆游、比赛观赏游,体育表演游;以"探险""刺激"为主的体验游;以娱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并得出结论:体育休闲旅游类别由单一走向多元,体育旅游的需求、目的由原始走向高端。  相似文献   

11.
旅游活动对溶洞碳酸钙沉积景观影响及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静 《资源科学》2006,28(5):140-144
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在我国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风化、破损现象,因此溶洞景区一般被视为生命周期较短。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溶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本文从碳酸钙沉积景观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入手,通过分析洞穴水溶液中CO2溶解度影响因子,即水溶液温度和水溶液与洞穴环境之间的CO2分压差(ΔPCO2),从旅游活动的影响角度,对游客的热源与CO2源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游客影响和景观形成过程研究的措施,即采用分流游客和水文地球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景观保育以及科学的开发管理作为旅游溶洞碳酸钙沉积景观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奕晖  杨卉 《大众科技》2011,(12):239-241
户外探险运动旅游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文章分析了广西目前开展户外探险运动旅游的条件,并对应采取的服务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首先对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尤其是洞穴景观和区内崩塌漏斗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指出白龙洞洞穴景观是景区的重点旅游地,也是惟一可开发的自然景观。从分析游客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入手,结合游客高峰期对应的时间,得出白龙洞景区洞穴旅游游客主要以学生和在职员工为主以及其旅游业正在走下坡路的结论。通过与国内其它洞穴旅游区尤其是邻近九乡景区的对比,得出对旅游资源潜力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协调性差等因素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地理区位、经济支持、洞穴景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旅游内容等角度出发对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分析,得出白龙洞景区旅游资源还具有发展潜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从而保证白龙洞洞穴景观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竞技心理和锻炼心理。竞技心理的核心问题是追求卓越,即如何帮助运动员在高水平竞赛中通过心理调节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并谋求长期的更好的自我发展;锻炼心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健康,即如何帮助人们参与锻炼活动,养成运动习惯,感受运动乐趣,以促进身心健康。本文介绍了运动心理学在运动知觉与决策、机能优化与简化、发挥失常与最佳状态、心理疲劳、心理训练、锻炼动机、锻炼心理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通过体育活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张宁 《科教文汇》2011,(24):201-202
西北的窑洞民居在对环境的利用方面是数一数二的,人们利用天然的黄土层挖窑居住,窑洞成为西北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居住建筑形式之一。它非常重视室内与室外的沟通与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窑洞民居又有自身的一些缺陷。因此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应挖掘探索西北生土窑洞的艺术特色元素,在现代改造装饰中加以合理利用和创新,以迎合我们进行改造的初衷,从而表达出窑洞原本憨厚质朴的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旅游洞穴主题式开发——以广西巴马百么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跃龙  陈伟海  黄保健 《资源科学》2011,33(7):1398-1407
本文按开发历史、区位条件、知名度和运营现状,将目前分布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403处旅游洞穴分为历史名洞、经典名洞、新式洞穴、起步洞穴四大类,将它们的开发模式总结为无主题式和主题式两大类型,并简要概括各自的内涵、特征和演变,认为它们是洞穴旅游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中前者经历了旅游洞穴漫长的开发历史,曾对促进洞穴旅游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将是洞穴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然后按主题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以广西巴马百么洞为例,将其景观分为六大类,通过与国内其它同类洞穴景观及与周边类似洞穴景观的对比,概括其资源特色;并结合其市场条件,将开发主题定格为"大气、霸气和灵气",提出"一心二线二核三重三配"的功能布局,有针对性设计出独具百么洞特色的景名体系、景观设计、灯光设计及旅游产品体系和游览路线。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岩溶隧道的地质复杂性,有必要用多种手段对隧道施工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而数值模拟正是一种有效地途径之一。通过对鸡口山岩溶隧道特殊溶洞区域施工的动态超前数值模拟,为隧道采取合理的处治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模拟过程中,针对一处大型空溶洞区域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并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拱顶下沉和边墙收敛值等,给出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流体包裹体在喀斯特溶洞化学沉积物中广泛分布,这些在化学沉积过程中所形成的流体包裹体蕴藏着大量的古环境演化和气候变迁的重要信息。通过采集杭州灵山洞中更新世形成的钟乳石样品,对不同纹圈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测定,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利用不混溶气-水包裹体中最大密度判别和计算方法确定六个纹圈中精确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根据气-水-岩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方法,计算出CO2成分浓度和古地水中pH值及钟乳石样品形成过程中的CaCO3饱和度等。揭示了杭州地区更新纪古环境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