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  相似文献   

2.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某个寺里的老、大、小三个和尚正是这样。该挑水时,大和尚捋着白胡子说:“我修道多年,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大碍,倒是你们啊……”大和尚说:“我已练了四五年挑水功了,也该把练功机会让给新来的小师弟了。”小和尚说:“多谢师兄的关顾,我年龄小,身子骨也比较单薄,难以从山下挑一担水上山来,还是把这练功的机会给师兄吧。”就这样,三个和尚互相推让,水缸干得见底了;又过了几天,个个都渴得喉咙冒烟,两个鼻孔出火,却还是硬撑着。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父母都给我们讲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故事说一座寺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都下山去背水,日子过得很滋润。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这时小和尚不再背水,而是和那个和尚一起抬水吃,日子过得也不错。接着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结果这三个和尚谁也不想去抬水,更不想去背水,这样三个和尚每天都守着空空的水缸,渴得嗓子直冒烟。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还有水吃,等到再增加一个和尚的时候就没有水吃了呢?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题目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和尚抬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请就这则寓言来立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二、习作例文 反对自私自利 提倡奉献精神 广雅中学高三 李伟夫 “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  相似文献   

5.
1995年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第五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现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且自重忽略不计的扁担和一只水桶,请你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使甲、乙、丙三个小和尚共抬一桶水且各自承受的压力相同,要求画出简要示意图并算出水桶的悬挂位置。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松抬着进洞里。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松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从这“人不如蚂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二有一天,上帝的使者来到人间,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为两个小孩占卜前程,只见高僧指着其中一个孩子说:“状元。”然后又…  相似文献   

7.
阿星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阿星姐小时候超喜欢这部动画片,今天,阿星姐要用鸡蛋壳把他们的形象再现出来,看看像不像?NO,NO,NO你们光看不行,要一起来行动哦。如果班上要搞手工劳动活的比赛,这三个和尚会为你争光的,相信他们就是相信自己,嘻嘻~~~  相似文献   

8.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三个和尚》) 师: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样呢? 生:会渴死的! 师:你有什么建议? 生:一人挑一天水. 生:两个两个地轮流抬水喝. 师:你打算怎么让他们两个两个地轮流抬水喝呢? 生:可以先让胖和尚与瘦和尚抬水喝,接着让胖和尚与高和尚抬水喝,最后让高和尚与瘦和尚抬水喝. 教师用课件进行展示,如下图.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可生活中,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你、我、他融合在一起的力量。“唉,这题好难啊!”我咬着笔杆苦叹道。面对着这道数学压轴题,我已经苦思冥想了半个钟头了,这时同桌凑上前来,打趣道:“遇到拦路虎了吧,让我瞧瞧。”“看来这道题是不简单。”同桌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周围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水日的前夕,有人创作了一幅漫画,题目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你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想到“三个和尚”的故事。可是,现在漫画上的三个和尚不是因为懒惰而没有水喝,而是因为他们三个齐心协力从江河里挑回来的水像墨汁一样黑,而且水里还漂着几根鱼骨头和一些垃圾。他们背后的工厂,伸出几根大水管正在向江河排污水!唉,没有水喝的三个和尚心里真烦恼!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人类对水资源无休止的污染与浪费,使得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水危机。又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八十多个国家,约二十多亿人口正面临缺水的危机。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1.
一 且说这一天,唐僧和尚从大雄宝殿听师父如来佛讲经,刚刚回到自己禅房,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香茶,看门的小和尚急急忙忙跑来报告: “师父,不好了,猪八戒要被托塔李天王押解到天庭,玉皇大帝还要判他罪哩。” 唐僧和尚大吃一惊,忙问小和尚:“猪八戒犯了什么罪?” 小和尚还没回答,又听得“砰嘭”的一声门响,孙悟空风风火火地闯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第二目“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唱那支童谣:“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那你想不想知道,现在那三个和尚怎么样了呢?呵呵,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也刮到了这偏僻的小山头上,庙里的三个和尚灵机一动,利用山上的古木、溶洞、庙宇、菩萨,竖起了“旅游胜地”的牌子,景点有花果山、白骨洞、灵霄宝殿……引得游人一拨一拨地往这山头上赶。不仅景点名称吸引游客,就连传说中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也成了卖点。“瞧,就是那三个和尚!”人们指指点点。三个和尚俨然成了明星——一个胖明星,一个瘦明星,一个矮明星。他们明白,现…  相似文献   

14.
话题一协作[新题导航]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相似文献   

15.
“很久以前,在高高的山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庙。一天,来了一个矮和尚,他天天要到山下去挑水喝,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很安逸。不久,又来了一个高和尚,两人就天天下山去抬水喝,日子过得也很安宁。过不多久,又来了个胖和尚……”对,这就是著名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忻老师今天就要和她的学生们一起,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初探——兼评’97高考作文试题浙江/陈玲我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事先准备了一组材料,是两则俗语:俗语①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②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第一堂课我把俗语①提供给甲班,俗语...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全国奥林匹克地理知识竞赛初三组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附加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现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且自重忽略不计的扁担和一只水桶,请你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使甲、乙、丙三个小和尚共抬一桶水且各自承受压力相同.要求画出简易示意图.并算出水桶的悬挂位置.解析 此题是考查杠杆的平衡原理的综合题,融计算、作图于一体.关键是如何联结所给的两个扁担,进而确定悬挂水桶的具体应置.搜题中要来,如图1所示,设日、乙、丙三个小和尚所承受的压力均pF.扇撞的长…  相似文献   

18.
“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最近又有人将他们搬出来做了改编:“有一个庙,这个庙离河边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倒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改编后,主人公仍然是三个和尚,但是他们经过配合就能喝到水了。  相似文献   

19.
大家一定听说过“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否属实,我们不需要考证,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真有类似的故事。下面请看看我们班上的“三个和尚”吧!这天轮到张云、刘山、李平扫地。放学了,他们拿起扫帚刷刷地扫了起来。不到10分钟,地板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三个和尚》)师: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样呢?生:会渴死的!师:你有什么建议?生:一人挑一天水。生:两个两个地轮流拾水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