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通过发展低碳产业技术促进新的经济增长制高点的形成,成为了我们寻求变革的发展之路.对湖南省而言,低碳经济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指标选取,构建了产业的低碳化与低碳经济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以衡阳县为例,对其2007-2012年的产业低碳化与低碳经济下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析,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湖南省县域产业低碳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低级化,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化。文中依据移民收入SD模型,故障树定性分析法与移民收入的生产风险,就业扶持与移民增收的相关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对移民就业的影响机理和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的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移民素质提高、就业培训、创新能力与收入等方面的传导机制和关系,分析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的影响机理,提出水电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方案,从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开发、安置区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移民就业调节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于扩大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选取江苏省1992~2010年的相关数据,重点研究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结构的发展关系,并结合江苏"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毕业生就业地域结构的对策措施,以期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业高峰下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间,劳动力数量超过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力的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高峰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而且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应采取就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灵活就业,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调控,促进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增长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就业环境,是应对就业高峰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绿色就业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更新就业观念,促进就业公平;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持续发展。在社会稳定视域下,绿色就业具有解危性、低碳性、创新性和兼容性等特征。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现行法规体系的滞后,多头交叉管理的困惑,绿色就业成本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全面推进大学生绿色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积极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绿色就业法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绿色就业技能培训,创新绿色就业观念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低碳经济将改变国际贸易的格局,丰富国际贸易的内涵。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也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应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调整出口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本文按照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这两种理念对兰州市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发现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兰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广东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炜 《惠州学院学报》2012,32(5):35-37,43
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低碳经济潮流的到来,广东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文章在分析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等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0.
自“十二五”期间将减排纳入到发展规划中,我国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并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减排目标.本文通过对山西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1980-2006统计数据,设计新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在经济低迷期,边际就业弹性最高,在经济高涨期,边际就业弹性最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情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对策建议,以达到促进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识别影响农用地流转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是促进农用地健康流转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对农用地流转的影响,构建相关计量模型,运用2007~2012年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结构变化对农用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农用地流转影响较为显著,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对农用地流转影响不明显。我国应该继续发展非农产业,尤其是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扩大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应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不断调整农用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使之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提出公共服务水平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城镇就业;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就业是正向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旨在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城镇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4.
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全球已进入低碳发展时代。丽水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丽水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产业结构高碳化特征比较明显,低碳技术发展比较滞后,这些因素都可能制约丽水的低碳经济转型。基于此,必须通过低碳城市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来推动丽水的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5.
碳关税虽然还存有争议,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最终被WTO认可的可能性大.碳关税的开征对我国高碳产业势必形成冲击,但也为我国调整优化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应该加速高碳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低碳产业崛起,开征碳税和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实现国家产业整体向低能耗、低拼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化,构建以低碳为主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是必然的,这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增加就业是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强民富和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内蒙古1980-2009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能够在产业结构视阈下揭示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失衡的状况。第一产业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是造成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其他类型企业发展缓慢也加剧了失衡。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等是解决失衡现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战略选择,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同时并存,引发了大学生数量是否超过产业升级承载能力的困惑,这已深刻影响到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已有研究从静态、单向因果关系视角研究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难以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基于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从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互动效应视角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单向因果关系看,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不具有显著正影响;第二,从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看,不仅产业升级显著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而且大学生就业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第三,从区域比较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更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说明产业高级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总之,正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能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才确保了产业升级对大学生的需求,这是"技能加速理论"在中国的体现,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生需求具有长期动态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坚定既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而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关键路径之一.选取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含西藏自治区、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省区市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降低本省区市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相邻省区市碳减排,而与之不同的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相邻省区市碳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区域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制定碳减排政策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