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体育教学的基本标准、效率标准、评价标准等方面,论述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提出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新课程实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主体意识等优化内容。  相似文献   

2.
钮文胜 《考试周刊》2011,(56):148-149
作者从体育教学的基本标准、效率标准、评价标准等方面,论述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具体为提出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新课程实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优化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居超 《成才之路》2011,(34):41-41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本文从激发体育弱项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体育弱项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体育弱项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体育弱项学生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探究促进体育弱项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组织单一化、教学角色主导化及体育考核标准统一化等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实现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移,并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丈探讨了体育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形成及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服从的不良因素,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系的优化途径,以组织中学体育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锻炼中身心健康地发展,教师要用"主体参与型"思路开展体育教学。以引导学生开展投掷训练为例,探讨了应用"主体参与型"教学思路优化体育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包敏 《小学生》2023,(9):88-90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重点,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时要进行教学内容优化。本文对互动参与式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优化路径,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引入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育教师在低年级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进行角色转变,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保持与新课程同步。主要从体育教学方法现代化角度出发,从语言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向进行探析,通过优化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体育水平达到新课改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实现资源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适时适当使用现代化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等,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激发高中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探索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教学要求,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为此,文章从把握重点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等方面,对提高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落实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运动手环和Pad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快乐体育,突出了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活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必须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目标的可及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教学管理的艺术性,为学生创设体育教学的乐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必须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目标的可及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教学管理的艺术性,为学生创设体育教学的乐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已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 也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体育课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7,(14):146-147
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因此,作为体育老师必须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构建生本课堂,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课的特殊性是"健康第一"的思想,《课程标准》所阐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评价标准都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体育与健康课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因材施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健康与体育教材、课程管理和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为体育教学中推行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全国大学正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年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使体育教育者在体育价值观及教育指导思想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 ,我们不能忽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从教学目标的可及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教学管理的艺术性等几个方面着手,致力创设体育教学乐学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教师指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学生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中学体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发并应用微课技术优化中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丰富中学体育教学方式,创新中学体育教学形式,提升中学体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