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软科学》2015,(10):10-15
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机构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合作创新中知识溢出效应的机制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合作创新对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创新产出效率;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合作创新中的知识溢出越显著。并针对如何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创新及提高本土创新机构的吸收能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世杰  李伟 《科研管理》2020,41(4):23-31
本土制造商在面对进入中国市场并拥有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跨国公司,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地位;而流通领域中拥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大型零售组织,也形成对本土制造商的买方势力;横向竞争劣势与纵向买方势力,恶化了中国本土制造商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文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出发,考察了本土制造商相对于国外制造商的横向竞争劣势,以及下游企业相对于本土制造商的纵向买方势力对自主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竞争劣势和纵向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本土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是导致本土企业创新较弱的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提出了本土制造商与大型零售商进行纵向合作研发,促进本土制造商研发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通过构建三种成本分担形式下的合作研发决策模型,给出了本土制造商合作研发的最优模式选择:当买方势力较小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利润增量决定研发成本分担;当买方势力较大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本土制造商自身利润最大化决定研发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3.
基于破坏性创新,考虑参照依赖,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考虑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2种不同类型破坏性创新,研究技术难度差异、感知收益和内部激励对供应链合作研发决策的影响,并以一拖集团与常州天发公司合作为例,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低端市场入侵和新市场入侵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技术难度差异越小,创新成本差异越小,供应链合作研发稳定性越强;合作研发与不合作研发的感知收益差距越大,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研发的可能性越大;合适范围的内部激励对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有积极作用,但过高的内部激励可能成为企业负担。研究不仅能丰富破坏性创新和供应链合作研发研究,还能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于传统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模式下矿山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方法,研究矿山企业的安全投资策略与政府的安全监管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模型结果的有效性,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提高政府监察机构效率,提高政府帮扶资金,降低矿山企业监管成本。研究发现,矿山企业与政府监察机构在矿山监察过程中,选择合作监察的概率会随着整体成本投入的增加而减少;矿山企业与政府监察机构在违约下的投入成本越高,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大;矿山企业与政府监察机构通过矿山监察所获得的额外收益越高,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大;矿山监察情况下,政府监察机构对矿山监察设备购入规模越大,双方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大;非合作情况下,政府监察机构对矿山监察设备购入规模越大,双方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小;矿山企业与政府监察机构放弃矿山监察所产生的违约金越高,双方选择合作的概率越大。结果表明,运用有限理性下的演化博弈方法可以得到矿山企业在多种合作意愿下的成本追加与投入,以及在矿山监察情境下的矿山安全服务企业能够额外获得多少收益会影响矿山企业与政府监察机构的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5.
张喻  王素  陈玉文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08-114
基于对中国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与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医药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参考。通过构建VAR模型,选取1995—2016年医药企业相关数据,对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和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动态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每增加1%,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加0.87%,反之不成立;且这种正向推动作用存在3年的滞后期。医药外资企业在华对研发的投入高于中国医药本土企业,且相比而言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医药本土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差距与挑战,继续深化与外资企业合作交流,增强研发投入意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视角,将外部技术获取与内部研发纳入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北京地区生物、软件和汽车零部件500家企业为样本,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有积极影响;外部技术获取广度与深度都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球创新,其中国外技术获取广度比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内部研发在外部技术获取与本土企业全球创新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74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对研发机构采取集权式管控模式会抑制突破性创新绩效,而分权和混合式管控模式并不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当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创新互动越强,即创新开放性程度越高越能显著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时,集权式管控模式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负向影响会变为正向影响。当市场不确定程度高时,创新开放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治理,以及中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迅速增加,如何促进其技术扩散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技术扩散是其与地方创新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及其所有权,本土技术水平和研发资源丰富程度,市场竞争程度,东道国政策环境等。加强互动是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应以加强互动为着力点来建立系统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9.
樊霞  何悦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2011,29(5):764-770
 利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数据,研究了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密度越大、研发人员投入越多、获得的政府资助越多,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同时进行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研发活动;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具有互补性的关系,而研发投入密度是影响该互补性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但当对研发模式选择的内生性进行控制后,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的互补性关系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21,(2):67-72
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专有化成本假说,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管理者对研发信息披露的专有化成本估计越低,从而越有可能披露研发信息。进一步,企业所处地区法律环境越差,行业竞争程度越强,社会信任对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1.
海外研发投资已经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后发跨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以中国2009-2014年八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的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海外研发组合结构两个维度(广度和强度)检验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海外研发广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海外研发强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另外,还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海外投资经验在海外研发广度、强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炜  郑立明 《科研管理》2021,42(1):177-188
作为军民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对于深入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国家战略,加快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借鉴生物四大进化理论,厘清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的因果回路,构建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12—2017年间中国A股证券市场军民融合板块下企业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其技术转移机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企业在单一技术到多种技术的发展中,技术接受数是关键变量,且对技术转让收入较为敏感;在合作联盟的过程中,政府补助相对于技术接受数和企业规模更具优势;从普通技术到核心技术的转移,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增加带来的效果比提高技术获取费用明显,且吸收创新能力随着军民融合程度的加深不断提高;环境和制度的变化中,技术接受数比企业规模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追求既定约束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首要目的,而研发是企业提高其生产率的重要途径。首先提出数理模型,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研究研发对企业利润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研发支出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其盈利状况的决定作用。对于企业盈利状况,我们分别验证了研发对企业利润规模以及利润率的影响。结论认为:研发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而带来企业利润的提高,进行研发的企业的生产率、利润规模与利润率要显著高于未进行研发的企业,企业研发支出规模与其生产率、利润规模与利润率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于飞  苏彩云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3):203-210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探讨研发模式和知识距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选取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自主研发次之;知识距离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负相关,知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近条件下合作研发对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优于自主研发,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远条件下自主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李晋  沈江  傅利平 《科研管理》2020,41(12):184-194
 针对政府补贴政策及其激励机制能否缓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融资约束,并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和研发投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序贯博弈模型进行政策仿真分析的新方法。其方法特点在于能够借助数据仿真来研究不同情景下的政府、企业以及融资机构之间的关系,对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合作博弈行为进行刻画,并给出了采用数据空间阈值进行判别和界定的新模式,从而使政策分析更具普适性和可选择性。此外,本研究讨论了补贴政策及其激励机制的动态性问题,提出可以通过改变企业以及竞争者的收益函数来改变双方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成长的生态圈的观点。在政策建议上,根据仿真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及其相应反馈、采取动态可调整的补贴分配方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行为画像”的精准辨识与决策来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是提升企业原创能力、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基础研究与研发模式、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出发,以2007-2017年的我国企业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合作研发对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立研发、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影响不显著;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阶段中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阶段具有正向的作用效果;独立研发对基础研究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阶段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研发对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开发阶段具有负向影响,对成果转化阶段影响不显著,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对基础研究促进产业化的两个阶段影响都不显著。本研究将研发模式、企业基础研究、产业发展阶段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全面的探讨了三种研发方式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阶段的作用机理,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研发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是创新活动进行的两个重要基本条件,研发投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两个内部要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同时还考虑二者之间协同匹配效果。以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研发投入要素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较低,增加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内部要素协同匹配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对企业的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瑜 《大众科技》2014,(7):229-231
税前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的投入情况来看,正确利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提高研发费的利用率,减轻企业负担、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研发水平。文章拟从企业的角度,对研发费用各环节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会计和税务核算需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利用好这一优惠政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1995—2009年间高技术产业21个行业细分数据,利用规避报酬可变的DEA模型,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等三个方面评估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市场竞争、产业规模、国企比重与政府干预四个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行业比较而言,通信业、电子计算机业的研发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表现尤甚;就同一行业而言,企业规模对综合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企业数量对规模效率有正向影响,对纯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国有企业数量对产业纯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