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现实需要和政策导向双重作用下,中国的复杂产品系统(CoPS)创新举世瞩目,但其中隐藏的风险及其带来的巨大损失却被忽视,CoPS创新风险研究亟待学界关注。风险生成机理是风险研究的关键所在。鉴于以往CoPS创新风险研究忽视其 "多主体参与式创新"的本质特性,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起"利益相关者权利非对称-机会主义行为-CoPS创新风险"的风险生成机理理论模型,实证分析总体支持了研究假设,但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体间关系强度对风险生成机理存在前端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盛亚  蒋旭弘 《科研管理》2020,41(8):160-170
企业作为社会创新三大主体(政府、社会、企业)之一,日益受到关注。但企业社会创新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关系却被研究者忽略,也造成了实际工作的举步维艰。本文首先阐明了基于权利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网络概念,进而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理论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密度、节点度和中心度的计算方法,对浙江九仓再生资源开发公司的垃圾回收社会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企业社会创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权利诉求,由此形成的权利关系决定的网络密度、节点度、中心性也因不同阶段而演化,其中高管、政府和社区是主要利益相关者,股东、员工、客户、合作者、供应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在社会创新过程的四个阶段中因不同的权利关系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证研究揭示国有企业产学研机会主义行为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理,指出利益相关者治理实施和深化的方向.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产学研机会主义行为治理中应继续保持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作用,挖掘次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功能,激活外围层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潜力,同时注重高校方和企业方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互补功能.  相似文献   

4.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是指由于主体的特定行为而给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长期以来风险管理比较重视客观事件风险,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损失,很少注重主体行为风险的影响作用,而项目工程风险产生的根源往往是由项目主体行为所引起的;同时,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期望值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意义,对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盛亚  陈剑平 《科研管理》2013,34(6):25-33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针对创新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政策量化方法与工具,以京、沪、浙、粤与苏五地区域创新政策为样本开展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五区域创新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分布结构呈多样化、完备化的特点,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为股东、竞争者;五区域政策中,利益相关者在"利益-权力"结构上表现出利益与权力的普遍不对称,重利益轻权力现象显著;基于分布结构与内容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以往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对比显示,多数利益相关者群体存在政策体现与理论预期的不契合。区域间量化结果对比为区域创新政策趋同化的论断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技资源共享的研究大多主要集中于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保障,但是忽略了共享主体———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利益相关者可能对科技资源共享持有不同的态度,进而影响共享的效果。在对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资源共享结构,然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科技资源共享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21,(3):108-115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小米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机制的分析框架,并结合解释性案例分析将其拓展到一般情景。研究发现: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交互存在多种形式,可能产生新的利益相关者;服务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具有典型的时序特征,不同演化阶段下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行为都会发生转变,进而影响系统的价值共创;价值共创并非一定能够取得积极结果,核心行动者需要借助可控的非人类利益相关者来确保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稳定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现实层面,复杂产品系统风险事故频发,风险生成的深层机理亟待厘清;理论层面,对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风险的研究围绕风险管理和风险生成两大视角展开,其中风险生成视角下的风险生成机理问题研究是关键,但理论界尚欠缺深入认识.基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风险生成机理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现有成果梳理基础上,本文尝试性推演出基于利益相关者权利对称性的风险生成机理研究框架,并对这一视角下未来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信息共享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供应链中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制造者和分销商之间信息共享的合作进行博弈分析,着重研究制造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有限理性,试图针对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现状寻求某种制度安排来促使信息趋于最大化程度共享。克服各个利益相关者问的不舍作博弈行为,变不合作为合作,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涉及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体,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特性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在各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应有所不同.结合技术创新链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利益相关者的构成、角色及其作用的动态演化,为有针对性地最大化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实现医药联盟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颠覆性创新与既有技术范式、制度逻辑、社会规范等产生冲突,其创新有关群体价值判断分歧严重,产生颠覆性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影响颠覆性创新合法性。目前相关文献对其缺乏解释。本研究基于滴滴出行平台2012—2019年颠覆性创新发展历程,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时期颠覆性创新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合法性要求以及合法性获取策略,并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动态演化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呈现为一个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动态演化过程,不同时期各价值冲突凸显程度不同。在市场进入、市场颠覆、市场扩张期主要经历了利益相关者精神价值、物质利益、道德规范冲突的动态演化。相应的,颠覆性创新合法性要求主要经历了认知合法性、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要求动态演化,创新者采取选择、控制和依从环境策略,以获得合法性。此外,揭示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是颠覆性创新合法性动态演化的驱动、市场选择与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盛亚  鲁强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77-1583
 以CoPS创新项目为调查对象,对集成商控制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赖性影响项目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商正式和非正式控制均对CoPS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以互赖性为中介变量对CoPS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耿紫珍  刘新梅 《软科学》2009,23(12):35-38
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知识密集型外包项目中基于知识资产剩余控制权的外包商创新激励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作了分析与讨论,分别指出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下顾客适当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结果表明:与信息对称情形相比,信息不对称情形下,顾客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会受到扭曲,顾客应该根据对外包商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判断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4.
复杂产品的创新及其管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复杂产品及系统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特征、生产特征、创新过程、市场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无法用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加以解释。复杂产品的这些特征给企业的创新管理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些特定含义,基于项目的组织是进行复杂产品生产和创新的理想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学习实现项目能力的提高、强化与客户(运营商)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政府的规制对国家层次产业竞争地位的形成有重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实证研究,识别出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后果具有显著影响的29个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因素的组成有其独特性。许多关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创新风险因素研究结论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6.
杨燕  蔡新蕾 《科研管理》2016,37(9):1-10
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概念、特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创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触发企业原始性创新的因素及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利益相关者通过内外部两条路径影响原始性创新:其一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评价的采纳为创新提供过滤机制,帮助企业筛除新颖但无用的想法,确保创新想法的"有用性",为创新产品的推出和商业化成功提供前提,即从内部触发原始性创新;其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声誉的感知为创新提供信号机制,为创新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并有助于用户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实现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即从外部触发原始性创新。研究丰富了原始性创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原始性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复杂产品系统中跨组织知识超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产品系统中涉及多个组织、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组织间进行跨组织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形成跨组织知识合作网络,帮助复杂产品研制和创新。本文分析了复杂产品系统中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而提出并构建了跨组织知识超网络模型。首先采用Web2.0相关模式和技术,建立跨组织知识网络共享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超网络的理论和方法,构建跨组织知识超网络模型;最后探讨跨组织知识超网络模型在复杂产品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