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2.
“一条好消息、一篇好言论、一幅好图片、一篇好通讯”,这是八月八日至八月十三日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头版研讨会”上代表们提出的如何办好头版所达成的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内蒙古广  相似文献   

3.
走向市场发展自己──关于新形势下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几点思考北京广播电视报总编辑王廷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纸市场,对广播电视报的改革发展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形势下,我们广播电视报人的思想观念要不要...  相似文献   

4.
张小泉 《传媒》2000,(3):30-31
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围绕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这个主题,各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广播电视报的性质、发展方向、定位等等;但有一个问题没有引起业内报人的足够重视,那就是广播电视报的语言问题。笔者想就目前各类广播电视报存在的语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张报纸水平高低,与办报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关系极大。综观我国的广播电视报,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各地市级的广播电视报,综合水平较低,文字差错等各种语言问题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是“节目表”出身,内容以节目预告为主,加之出版周期为一个星期,故新闻性(主要是消息、通讯)先天不足,至今还被许多人(包括系统内人士)称作“节目报”。翻翻早期的广播电视报,头版被剧情占去大量版面的绝不在少数。即便是现在的《中国电视报》,头版也有一半左右版面被电视栏目的介绍占据了。由节目表发展到一张具有相当独立品格兼具多种功能的专业报,是一次艰难的飞跃。既然是一张报纸,一种传媒,仅有节目预告是不够的,否则,便是将其降格为类似影视剧院门口出售的戏单,影剧介绍之类的印刷品了。因此,广播电视报头…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市广播电视报纷纷出笼、读者娱乐花样日益翻新而不再仅仅留恋于听广播看电视的新情况下,省级广播电视报的头版该如何面对挑战呢?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如何深挖电视节目资源,优化整合节目内容是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以《中国电视报》两文为例谈谈广播电视报编辑过程中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看一张新闻性报纸的质量和特色,以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聚焦点往往在头版。 (一) 广播电视报依托广播电视,是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广播电视报头版的内容结构。必须清醒地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服务于读者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编辑以读者对视听文化的心理期待为选稿上稿标准。现在各家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都比较大,各种社会力量都眼睁睁地盯着它尤其是它的  相似文献   

10.
1991年7月,湖南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立库先生在首届全国广播电视报理论研讨会上发出“努力探索创立中国的广播电视报学”的呼吁,如一石击水,荡起串串涟漪;6年后,他又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社长、总编辑论文集《广播电视报论》。后记”中再度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报学已水到渠成.”我们佩服立庠先生的眼光和胆识,他的首倡之功定使同仁鼓舞.当然,也应预料,此观点抛出后,一定会引起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反对,认为创建广播电视报学尚不成气侯;其二是赞成,觉得创建广播电视报学条件已经具备.笔者持赞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内容倾向浅析陆荣生目前,全国各地创办的广播电视报已多达200多家,发行总量高达五六千万份,创全国报纸发行量之最。广播电视报深受受众厚爱,并不等于说广播电视报已完美无缺了。笔者因工作之便,每周能拜读到上百家广播电视报。浏览各报,分析比较,依笔...  相似文献   

12.
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播电视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普遍缺乏优秀人才,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报事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在广播电视报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如何突破广播电视报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传统发展模式对广播电视报生存发展空间的影响,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广播电视报创新发展模式的方向与路径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电视报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一、竞争——使头版成为焦点纵观全国广播电视报,那种以靠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凭借节目单过日子的情形不多见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以报纸质量视作生命,赢得读者便能赢得市场的深层次的探索,突出体现在对头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以来,江西广播电视报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提高了印刷质量,采用激光照排和胶印,二是版面进行了一番改革。江西广播电视报版面的改革,是从解放思想起步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把两台节目介绍了,这张报就算办好了。江西广播电视报在改革出中突破了这一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总结的。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与创新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介大家庭中,广播电视报越来越处于劣势,发行量从百余万份迅速下滑到几十万份甚至是几万份。与读者的“移情别恋”同步,广播电视报的广告客户也纷纷“转向”,广播电视报又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电视报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求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介联手,从而实现借势发展这一视角进行探讨。广播电视报与其他媒体联手,可以大大加强对某一新闻或问题的报道力度,从而提高广播电视报自身的影响力,这对素有“小报”之称的广播电视报而言,更显重要。从1999年开始,《…  相似文献   

18.
办好一版涉及方方面面,从办报方针到编排内容、版式设计、标题制作、文图搭配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内蒙古广播电视报》一版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宣传工具都以各自的优势发挥作用,影响着读者、听众和观众。广播电视报也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从8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经历时近20多年了,从最初的繁荣发展到现在各地城市广播电视报市场份额总体上不同程度地萎缩,广播电视报流变与发展的轨迹十分清楚。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将进入“大分化”时期,随着所谓“上层建筑行业”不断地市场化、产业化,在十分激烈的竞争中,将会有一批基础差、规模小的广播电视报被分化淘汰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广播电视报人一直是在不安与困惑中走过的。不安的是,报纸的发行量日渐下滑,难以遏止,广告创收日益艰难;困惑的是,广播电视报将来还有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实事求是地讲,广播电视报人从事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广播电视报无疑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产物,但它却随着广播电视的繁荣走着相反的路。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报从来未成过气候,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未形成独立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