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研究血液、组织间液、骨骼肌中乳酸、LDH同工酶和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在运动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规律,作者以自创的兔骨骼肌组织间液采样方法为突破点,对剧烈运动导致疲劳时,外周“血液一组织间液一骨骼肌”的上述指标进行了体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短时剧烈运动所致的疲劳与下列因素有关:1.各组织的乳酸值、Ca~(++)和Cl~-浓度升高;2.血液LDH_1、HPO_4~-升高;3.组织间液LDH_5升高;4.骨骼肌K~+浓度、LDH_4、LDH_5升高,Na~+、HPO_4~-降低(P均<0.05)。作者初探了该实验条件下外周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能动性外周代谢体系”的概念和“外周多层次影响的疲劳理论”,以期对完善运动性疲劳理论和指导运动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1)建立量化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方法;2)分析肌肉协调性对运动技术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我国六名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研究对象,同步采集运动员在3.6 m/s和4.3 m/s直线运动时膝关节角度与股二头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信号,并建立了肌电时序特征的定性分析和肌电数组和肌电模型相关性的定量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肌电的时序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特征,而且二者的肌电数组和肌电模型与膝角相关性较高(r>0.70),但运动员间肌电模型一致性较差(r=0.339)。结论:1)本研究采用的对竞走运动中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时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是可以作为一种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手段。2)竞走速度的提高引起了股直股和股二头肌的协调性下降。对膝关节技术的影响表现为:摆动腿在后摆阶段时膝角增大、着地瞬间膝角减小。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是:体育运动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出现肌肉延迟性疼痛的同时,伴有肌组织结构和功能及血液生化成分的改变,表现为细胞肿胀、肌力下降、血中肌肉酶活性升高等等。研究发现肌组织的这种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是暂时的,它可随运动员对某一运动形式,负荷的适应而逐渐消失。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诱发机理并不十分明了,目前认为很可能与肌组织的机械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力竭性离心运动对骨骼肌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上典型的力竭性离心运动来训练45只大鼠,用光镜、电镜观察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1小时以及48小时,鼠比目鱼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运动组较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异常,且在48小时内骨骼肌的这个异常变化有加重的趋势,运动后:21~48小时,快肌股直肌结构异常程度普遍不如慢肌比目鱼肌明显。  相似文献   

5.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 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 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 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 、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 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7.
对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采用近红外测定方法探测股外侧肌肌氧含量的变化,用sEMG测量1/3MVC和2/3MVC静力性肌肉收缩时肌电参数.动力性运动采取功率自行车逐级递增负荷同步记录肌氧含量和肌电图EMG参数,并采血测定血乳酸浓度.结果:研究发现1/3MVC、2/3MVC静力性运动时肌氧含量的降低程度与E/T值及放电次数显著增加呈非常显著性相关.动力性运动时积分肌电值(IEMG)增加发生在肌氧含量下降之后,并与BLa值非常显著性相关.结论:肌肉静力性收缩时不管强度大小,肌肉收缩疲劳期IEMG的增加与肌氧含量的下降有关.动力性运动中IEMG的改变可受到血乳酸浓度增加和肌肉氧含量减少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要目的:为了研究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方法:以SD大鼠递增负荷急性力竭跑台运动为疲劳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分别测定了运动后两组大鼠即刻心肌线拉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内二醛(H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磷脂酶A2(PIA2)等指标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力竭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休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PLA2活性和心肌ACP、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力竭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MDA含量和PLA2活性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论:运动性状态下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疲劳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起诱导PAP,运用无线遥感表面测试系统,采集4组半蹲起训练中下肢肌群肌电信号,计算臀肌和大腿前、后及外侧肌肉肌电振幅(RMS)标准值,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6名受试者加压半蹲起运动前、后(15 s、5 min、10 min、15 min)的腾空高度、峰值功率(PPO)、力量发展速率(RFD)及垂直反作用力(vGRF)进行采集。采用双因素(训练水平×时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4组半蹲起运动下肢肌群肌肉激活、垂直跳的腾空高度、PPO、RFD、vGRF进行分析。结果:1)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不同水平受试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阔筋膜张肌在第3组和第4组RMS标准值增加显著(p<0.05),臀大肌随半蹲起组数的增加,RMS标准值逐渐减少,一级运动水平受试者在第4组时臀大肌RMS标准值小于第1组(p<0.05)...  相似文献   

10.
大鼠疲劳模型的建立及疲劳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酵解供能下运动疲劳模型的建立及运动疲劳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三组实验组大鼠负重游泳,当分别出现水淹过耳、水淹过眼、水淹过鼻尖,身体下沉不能浮起等体征时,捞起立即断头处死,取混合血20μl,测定各组的血乳酸值及酶组化活性,切取肝脏在光、电镜下观察其结构改变。结果表明:该疲劳模型下血乳酸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LDH活性升高,SDH、ICDH、CCO活性降低,并在不同运动疲劳阶段呈现不同变化。此外,肝细胞在运动疲劳初期出现脂滴贮留,导致脂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速滑运动员表面肌电特征研究,为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优化和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视频和表面肌电同步测量于凤桐实地滑冰阶段下肢肌电参数。结果:1)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是稳定的主要做功肌群,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在两腿间参与程度不一,腓肠肌参与度较低;2)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屈过程激活强度更大,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等肌群伸过程激活强度更大;3)胫骨前肌做功时程主要集中在30%~80%支撑阶段;股四头肌在直道做功时程主要集中在前1/3和后1/3阶段,呈现双峰现象,而弯道几乎在整个支撑期都有较强电位活动;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做功时程集中在30%-70%阶段;腓肠肌做功时程集中在70%~100%阶段。结论:直道左右腿肌肉用力特征差异较小,弯道差异较大;胫骨前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踝、膝关节的稳定,股四头肌是为滑跑提供动力;弯道主要做功肌群激活时程更长,强度更大。建议:根据肌群的做功方式、做功条件及做功强度设计专项力量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对铜蓝蛋白的影响,尤其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时血清及不同组织铜蓝蛋白的变化目前研究报道尚未见报道.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导致的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心肌和脑组织铜蓝蛋白无显著性变化,这可能是心肌组织和脑组织中的铜蓝蛋白对运动的特征性反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的外在表现和神经肌肉控制的内在机制。方法:通过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3,TGMD-3)对跑、蹦跳和单脚跳进行评价,用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时域分析的方法对完成动作时肌肉的积分肌电(Integrated EMG,IEMG)和时序进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年龄组×不同肌肉对标准化iEMG的影响,年龄组×动作类型对标准化共收缩指数的影响,结果:4~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水平和下肢肌群iEMG值存在年龄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单脚跳的差异性最为明显(P<0.05)。标准化iEMG值股直肌最大、胫骨前肌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作复杂程度的降低,股直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共收缩指数峰值越来越大。结论:TGMD-3作为幼儿动作发展评价工具具有可行性,其中单脚跳可优先作为移动性动作技能定性评价指标,该动作下肢肌群iEMG值可作为定量评价的代表性指标。幼儿在跑、蹦跳和单脚跳动作时,主要用力肌肉为股直肌和胫骨前肌。随着年龄增长,完成移动性动作时,iEMG值逐渐增大,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群协调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蹦床运动员在着网和蹬伸过程中主要肌肉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特点。方法:选取江苏省蹦床队男子网上运动员7名,挑选股直肌、腓肠肌等7块肌肉,用表面肌电记录他们在不同蹦床网区域内踩网过程的肌电信号,同步测得的足底压力参数和高速摄影画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肌肉的工作情况。结果:1区域的RMS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并且2和4区域相似,3和5区域相似。在整个踩网阶段踝关节角度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结论:运动员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电活动明显强于其它肌肉,应加强对它们的专项训练。胫骨前肌和竖脊肌收缩时长较长,重视对两者的疲劳恢复和损伤预防。应通过训练让运动员适应网不同区域的硬度差异,使其能协调发力,提高肌肉募集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摆动技术表面肌电(sEMG)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像同步测试方法,结合功能解剖学知识,揭示我国部分高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摆动技术肌肉活动特征.结果表明:短跑途中跑摆动技术肌电特征表现为明显的时序性,肌肉间的收缩具有高度协调性.在完成摆动技术动作中,折叠前摆阶段,阔筋膜张肌、股直肌等屈髋肌以及胫骨前肌是参与活动的主要肌群;下压着地阶段,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是参与活动的主要肌群.在专项力量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结合髋关节屈伸肌群的发力范围、发力特点,优选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以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脏是全身耗氧量最多的器官,安静状态下心肌以FFA氧化供能为主,其耗氧量是其他组织的2-3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肌能量代谢转变为以乳酸有氧供能为主,耗氧量增加,为了满足心肌在运动状态下对氧的需求,机体常通过舒张冠状动脉来实现供氧平衡,实验证明某些中药如党参等能有效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心肌有氧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垂盆草对训练大鼠不同组织ATPase活性的影响,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跑台运动训练模型.测定了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和Ca2 ,Mg2 -ATPase、Na ,K -ATPase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垂盆草可以显著延长大鼠跑台运动力竭时间;使运动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脑、股四头肌组织中Na ,K -ATPase 和Ca2 ,Mg2 -ATPase活性显著升高;结论认为,补充垂盆草冲剂可以提高大鼠不同组织ATPase活性,延长大鼠跑台运动力竭时间,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积分肌电阈评价普通健康者有氧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用积分肌电阈(IEMGT)评价普通大众有氧运动能力,使用实验法,收集10名健康成年者蹬骑自行车过程中股直肌肌电、血乳酸和呼出气体的数据,将其转化为通气阈(VT)、乳酸阈(LT)和积分肌电阈(IEMGT)所对应的.↑VO2Peak%和.↑VO2,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气阈、乳酸阈和积分肌电阈所对应的.↑VO2Peak%和.↑VO2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积分肌电阈与通气阈和乳酸阈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说明积分肌电阈(IEMGT)可能会成为一种无创伤地评价普通大众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但是由于积分肌电阈(iEMGT)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效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