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一节前夕,攀钢(集团)公司拨出近百万元召开盛会,表彰162名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和能工巧匠。这是继年初对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后,对长年奋斗在生产建设一线的工人进行重奖的一大举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厂在开展职工教育的过程中,合理地建立了激励机制,按照国际劳工组织MES模块式的要求,见缝插针,多渠道地、合理地开展了工人的职业技术教育。一、在高新技术领域开通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能工巧匠的积极性我厂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哈尔滨市机械电子冶金工业局的部署,对我厂的高、大、精、尖、稀、新工种的能工巧匠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发动能工巧匠积极参加工人技师的评聘工作。为了搞好我厂第一批工人技师的评聘工作,厂部成立了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研究、落实和搞好工人技师的评聘工作。厂部多次下发有关工人技师评聘的政策文件,做好全厂职工的思想发动工作,组织能工巧匠们积极、主动、自觉地贡献自己的高超技艺。经过理论培训、考核和技艺比武、论文答辩等,于1989年末,我厂胜利的完成了第一批工人技师的评聘工作。经过激烈地竞争和筛选,7名高级工人光荣地晋升为工人技师,按国家的政策要求领  相似文献   

3.
<正> 哈尔滨汽轮机厂自1985年开始在一线生产工人中评定技师职称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它促进了一线生产工人队伍的稳定,提高了工人素质,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并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我厂技师中有2/3的人被评为厂先进标兵、先进  相似文献   

4.
一、沈飞公司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个时期来,沈飞公司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偏低,工人的总体技术保有量不高,在开展的技师带徒传艺方面也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忽视培养质量,放松过程管理,轻视量化考核等,给公司管理带来诸多弊端。因此,必须进行培训管理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师带徒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蓬莱市为促进全市技术工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于去年10月成立了蓬莱市技师协会。 该协会主要负责对工厂技术改造、质量攻关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论证,并组织实施,针对企业生产、技术、质量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组织技师和能工巧匠,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该公司重视职工技术培训工作,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技师人数逐渐增多,出现了“有评必聘”的现象。所聘技师多数只拿津贴,工作上不求进取,导致一些人出现评技师只为得津贴的思想,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该公司制定了《建立技师档案开展技师考核聘用的规定》,对具有技师资格者,每人建立一份考绩档案,定期进行考核。要求技师每年必须带2名以上徒弟,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技艺,发挥传帮带作用,快速提高青工技术水平;每年必须有革新项目或合理化建议3个。该企业对技师档案的内容进行随时记录,跟踪考核,年终综合考评,达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航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技术工人技能鉴定工作为平台,根据各分厂的生产实践和生产技术问题,开展了技师、高级技师技术改进、技术攻关课题项目工作,以期通过进行课题项目工作,提升高端岗位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同时解决公司生产实际问题。公司对技师、高级技师课题项目考核工作极为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研究》2007,(9):81-81
云南省为缓解该省中职校师资数量不足和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自今年起至2010年,每年将由省级财政安排1500万元专款,设立中职学校“特聘教师”岗位1000个,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聘教师”。这些“特聘教师”不占学校编制,包括各行业在职人员、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高中级技师、技工等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9.
2001年3月3日又一批能工巧匠在合肥受到省劳动保障厅的隆重表彰。这次受表彰的30位能工巧匠是在全省地市和行业层层选拔推荐基础上评选出的。他们有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方面做出重要成绩 ,为企业取得显著效益的技术标兵 ;有在国家和省级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的优秀选手 ;有在带徒传艺热心培养青年工人上做出成绩的工人师傅。他们以高超的技能 ,高尚的职业道德风尚 ,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展示了我省工人阶级的优秀风貌。省劳动保障厅决定授予他们“安徽省技术能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湖州市首届维修电工技师培训和鉴定情况的分析,反映了当前技师考证的实际现状,总结了维修电工技师培训工作的经验并针对今后如何开展技师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高级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培养高级工特别是青年高级工的制度。高级工后继乏人的棘手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企业,成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高级工队伍的巩固发展问题,特提出开展“攀高工程”的建议。 一、开展“攀高工程”的必要性 “攀高工程”的内涵是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动员和组织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技术工人努力向高级工的台阶攀登的系统工程。为什么要开展“攀高工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解决高级工数量不足的问题是提高工人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快培养高级工的工作,既可以带动初级工、中级工的培训工作,把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基础工作做好,又有利于改变技师考评工作进展迟缓的情况(经8年努力,上海只评聘技师1万人,实际需要技师约3万人),有了足够数量的高级工,才能产生基本满足需要的符合条件的技师。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呼唤“能工巧匠”企业职工本岗位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劳动效率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最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即使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今天,企业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一大批具有较高操作技术水平的“能工巧匠”。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事一训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短期专项培训。它可以通过有关专业人员作专题讲座来弄清某个理论问题,也可以由能工巧匠如高级工或工人技师做操作示范、传技献艺,以期逐项改进操作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质量。去年,我厂在开展工人岗位培训工作中采用一事一训的方法,迈出了岗位培训艰难的第一步,同时也对这种培训方式加深了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工程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青年教师培训;聘请企业具有高级职称和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聘请专业领军人物建立大师工作站,以大师工作站为载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就建设大师工作站的前景作用、研修方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技工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类型决定了技工院校办学模式、治理方式的特殊性,需要技工院校开展协同治理。为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深圳技师学院着力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协同化治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及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两年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2009年初,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的专家合作,共同对哈尔滨劳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培训》2006,(4):45-46
近些年,武钢集团公司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步子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厂内技师”评聘成为武钢烧结厂人力资源开发使用的战略举措,为在工人中培养技术人才做了有益的尝试。一、合理设计目标,服务企业发展2000年以来,我厂连续五年开展了厂“内部技师评聘”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调动了职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的积极性。5年来技师在围绕生产目标及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方面敢于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58条,技术攻关86项,创经济效益2千多万元。2000年以前武钢烧结厂只聘有技师45人,高级技师仅1人,而且分布也不合理,其中重点生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对教学效率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在当前的技师院校中,教学效率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关系到技术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更影响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则主要针对技师院校的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荆门石化总厂现有职工13000余人。工人9000余人,其中技术工人7000余人。技术工人是企业生产的骨干力量,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在企业工人队伍中建立工人技师培训、考评、聘用制度,有利于激励广大职工走岗位成才之路,有利于稳定生产一线的技术*二人队伍,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荆门石化总厂自1988年开始技师考评以来,已在炼油操作工、钳工、焊工等23个工种中评聘技师对人,1992年根据需要设立助理技师后,现已评聘助理技师问回人。这支骨干队伍,在荆门石化总厂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10多年的努力,荆门石化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技师评聘制度是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建立起来的。全国技师评聘工作由试点、扩大试点到转入正常,经历了近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地、各行业,特别是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全国已评聘技师34万人,高级技师2000多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实施技师评聘制度的政策导向和工作步骤比较稳妥,反映较好。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地、各部门在开展技师评聘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技师评聘工作做为一项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确立,一支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技师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