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相对滞后,从而通过大学体育教育工作来改善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具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学生体育态度调查表》《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及自编《影响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调查表》和《大学生最关切的生活事件调查表》调研高师新生的体育态度及其各构成因素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最关切的生活事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通过优化设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发展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生害羞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差,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是预防恶性心理循环形成的关键。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鼓圈干预方案,并采用害羞量表(ShyQ)、评估他人量表(EOS)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60名高害羞程度的大一新生进行干预前后的适应性评估,以探究鼓圈对改善害羞大学新生入校后适应不良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7次干预后干预组在3项评估中的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性显著,表现在干预组学生害羞程度显著下降、对他人评价和适应水平显著提升;而对照组只有ShyQ的得分存在差异性显著,即对照组学生害羞程度显著下降、适应水平没有显著提升。(2)干预组与对照组在3项评估中的得分差异性显著,表现在干预组害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适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鼓圈对害羞大学生适应性的干预效果显著,为今后害羞大学生适应性的干预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体育大学生学习障碍及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建立提高体育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模式,制定学生学习策略及评价方法,运用教育测量、教学实践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体育教育系4个年级共25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体育大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抱负水平不高,责任感不强;各系、各年级男女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学习方法、师生关系、抱负水平、责任感等方面低年级与高年级有不同的表现,且高年级占一定的优势。建立的“定向课堂环境”学习策略,“6环节系统”学习策略、“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经过6个月的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对685名体育院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可为维护和促进体育院校新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为体育院校有关部门总体上把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部部分2001级大学新生心理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UPI心理卫生、人格健康量表对西部1004名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和人格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新世纪西部第一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新生中存在想轻生、失眠、抑郁以及心理障碍的学生比率仍非常高.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同班教学对失聪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霞 《体育学刊》2006,13(4):80-8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测查,发现失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采用失聪生与普通学生同班教学的方式,对失聪大学生实施教育干预,重点以改变其自卑、孤僻、固执、多疑等心理。结果表明,失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提高,并且朝着普通大学生的正常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对浙江省的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男生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有26.71%的学生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的水平;来自农村的男生比来自城市的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存在较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实际锻炼状况,从激励参加锻炼的动机、提高学生对(篮球)认识的需要水平、提高对篮球的“需要”、激发篮球锻炼的行为动机以及提高学生个体的体育抱负水平、增强锻炼兴趣程度几方面,论述了CUBA优势的学校对学生锻炼具有很好动机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江苏省高职学院参加拓展训练选修课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该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略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心理适应水平略差于全国平均水平,心理压力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本省人才的竞争要比全国的平均水平激烈,由此造成学生承受了较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实际锻炼状况,从激励参加锻炼 的动机、提高学生对(篮球)认识的需要水平、提高对篮球的“需要”、激发篮球锻炼的行为 动机以及提高学生个体的体育抱负水平、增强锻炼兴趣程度几方面,论述了CUBA优势的学校 对学 生锻炼具有很好动机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院系在校学生的考学动机、入学后学习动因,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望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今后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创新构建了乒乓球"双分"教学模式。在体育院系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双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技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最终实现了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共同进步。实验证实,"双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休闲体育活动问卷和WHO生活质量简表对芜湖高校园区的4所大学院校的498名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间、频率存在差异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休闲体育因素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代秀付 《精武》2012,(14):3-4,7
通过对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30名大学生进行4个月的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乒乓球专项能力、心理健康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了4个月的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后,学生在身体素质、乒乓球专项能力均有显著性提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方面比实验前均有量著性降低。表明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同身体状态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本学者设计的问卷量表, 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身体状态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活动不足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睡眠不足; 初、高中学生精神压力偏大; 视力呈下降趋势, 尤其是左右眼视力严重不一。从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捕捉其不同的身体状态, 可直接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其方法简单、实用, 具有可操作性, 其理论与方法为研究青少年身体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物。  相似文献   

16.
重视普通专科学生体育运动态度的研究,能科学地调整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转变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增进学生的体魄。通过对学生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主动参与运动的理由、学校体育生活的评以及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学生运动态度的现状以及学生运动态度形成的原因,从在实践中因势利导,逐步提出要求,创造学生个性特点,提高体育活动品位,改变学生运动态度,提高教学效果,增学生体魄。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热情奔放,活泼机敏,待人坦率真诚,讲信用,厚道善良。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职业道德修养尚不够成熟,需要加以进一步强化。本文试图就如何从志向确立、理念嵌入、榜样激励、文化熏育、明师指教、自我修炼等方面入手对他们进行熏染,增进其理性,净化其灵魂,陶冶其情操,修炼其道德,完善其人格作一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本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乒乓球选项教学进行新的尝试,即基于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档案”(以下简称“档案”)设计个性化教学,并对此教学与传统教学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大学生“档案”的个性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乒乓球专修学生、非乒乓球专修学生及普通大学生同时学习网球技术的技能形成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熟练掌握的乒乓球技术对学习网球新技术有明显的负迁移影响,但随着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的增加,负迁移影响可被逐渐克服;身体素质好和较多的技能基础能有效促进新技能的学习,但不宜将动作形式相似但技术实质不同的二项技能安排在同时或先后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中小学生焦虑状况与体育活动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运动量等级量表》对兰州市 12 5 9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参加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兰州市中小学生中有 37 5 %的学生存在焦虑水平偏高的倾向 ;初中组的焦虑倾向明显低于小学组和高中组 ;女生在除了“孤独倾向”外 ,所有其它分量表的焦虑水平均高于男生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的焦虑水平的控制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