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词应运而生。本文以"裸X"词族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裸X"词族的词义衍生过程及生成机制,从而得出每一个新词的产生都是经历过了语义冲突、语义抽象和语义泛化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一个语义连续统,都是以语义隐喻为机制运作起来的,隐喻化是产生新词新义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从句法关系、语义基础以及语用特征来分析了"去××化"的构式意义,亦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去××化"构式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去××化"的基本层次应为"去"加"××化";"去××化"比"去×化"的能产性更强,这是受到汉语"双音构式"的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类型学视野下的首词重复构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里的首词重复构式的基本格式是"X是X",另外还有两种格式"X是X,Y是Y"和"X是X,……",可以看成基本格式的变体形式。这种格式是一个家族,内部成员的意思和句法特征并不一样。这些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异既不能从语义解释的一般规则推测出来,也不能从交际语用学的规则推测出来。多种语言的相关情况表明,首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与特定语言有关(language-specific),每一个此类构式都有特定的意义,这一意义不能根据普遍语用准则(maxims)全部预测出来。因此首词重复是基于个性的现象。然而,多语言的首词重复构式都有句法限制,都有一定程度的非范畴化倾向,因此该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裸X”是汉文化背景下当下一种流行的语言现象。对“裸X”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语法和语用特征上,对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已有的研究是从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或理想化认知模型的角度去分析。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突显理论以及构式压制结合在一起(拟称 IPC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裸 X”背后的认知机制,或许能达到从一种多维立体的角度去加深对该构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没有X只有Y"依据意义可分为突显式、条件式和评判式三种类型,其中评判式已经形成构式。评判式"没有X只有Y"根据X、Y的异同有两种构式义,共同点是都重在突出人的因素,而且形式简短,很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常见于口号或广告语。三种类型的"没有X只有Y"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主观化,同样主观化也是两类构式义间演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X+了+硬是"是昆明方言中一个高频使用的结构,通过整理和归纳此类结构,从构式语法角度可将其命名为主观高程度构式。其构式义可概括为说话人主观上强调人的某种感受或事物的某种性状达到了很高程度。构式中的变项"X"在词项上多为非定量形容词,少数为表心理或生理状态的动词,在语义上具有[+量级]、[+性状]、[+评价]的语义特征。其构式义与构件成分有互动关系,表现在构式义与构件成分间的选择压制与语义融合上。进一步对构式进行研究后发现,构式的形成及高程度构式义的获得可从"图式—例示"范畴化与隐喻认知两方面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随着"X货"构式在网络等媒体上的广泛使用,"货"的用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X货"词族。新兴"X货"词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货"在表示"商品"义时用法更加灵活,且指人用法较之以往更为普遍;二是在"货"的附加义方面,指人时原有的贬义成分消失,转为中性义;三是"货"的语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泛化,并通过"X货"构式大量构词,形成了"X货"词族,丰富了汉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李丽丽 《文教资料》2012,(32):138-140
"×门"族词进入汉语后,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使用的频繁化和泛化,它已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构式。本文试从"×门"构式的特征及生成机制出发,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门"的构式地位、语义及其特点,分析了其语法化过程,旨在从构式语法角度对其成因及流行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构式化是形式和意义的规约化过程,是指一个原本松弛的结构演变为相对固定的结构的过程,即一个新构式如何由非构式演变为构式。从认知视角审视"被XX"构式,"被XX"构式化的动因是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的高频使用和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被XX"构式化的机制是构式压制、转喻和类推。  相似文献   

11.
"X里X气"构式在汉语口语中较为频繁使用,笔者基于BCC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试从构式语法构式压制的角度来分析"X里X气"构式内在的语义、语用和结构特征。笔者发现"X里X气"构式具有将名词化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强化形容词语义的功能。词汇方面,构式"X里X气"中的X词汇决定了"X里X气"构式的语义以及词汇感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结合构式理论,通过检索语料库,从构式义、构式与词项的压制互动、构式的语法功能与搭配、构式的主观性与语用功能、构式的形成机制、构式的扩展等方面,对"看"语素构式群——"看把你X的""看你X的""看X的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表示"抑制不住、不由自主"意义的副词"不禁"是由跨层结构"不禁"经过词汇化而来的。"不禁"词汇化的动因是句法结构的复杂化、VP语义的演变、韵律规则的制约等,其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大概在唐五代时期,伴随着构式"S施不禁VP"中VP的语义变化,当VP从表示S施外部的动作行为等变为表示S施本身所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生理反应和主观情感等的时候,韵律词"不禁"便完成了其词汇化,从一个跨曾结构词汇化为一个副词。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理论与历史语言学的接口研究已经展开,《构式化与构式变化》一书为历时构式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构式语法理论体系内的研究框架。作者以基于使用的符号变化模型为基础,细致地区分构式化与构式的变化,密切关注构式化前与构式化后的语境,从语法构式化和词汇构式化的角度描述了语言网络系统内从实质到程序的连续统,将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统一在构式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15.
徐明星 《文教资料》2010,(18):109-111
"比N还N"构式是人们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超常组合构式。本文从对"比N还N"组合作为一种构式的理据性入手,讨论了该构式对进入其中的N的选择限制,同时对后项N的非范畴化和构式的补偿表意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角度,动量错配构式"Num.+VCl+NP"与"连"字构式的搭配这一语言现象的句法、语义特点与构式之间的融合问题探讨。得出如下结论:"Num.+VCl+NP"突显出NP的事件特征,"连"字构式压制下的子构式"Num.+VCl+NP"所体现出的是主观量语义特征,它与VP的搭配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探讨"V+个+VP"这个汉语中常见结构在形式、功能上的独特性。我们认为"V+个+VP"是不可替代有着独特构式义的构式,具有以下两个主要语用特征:表达"随意,彻底"等特殊情感;"个"突出焦点的作用。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由同一层面的五个图式构式经过传承压制而成,而具体构式又是图式构式的例示,双方互为理据性。形成了由处在两端的原型子构式(动宾构式和动补构式)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18.
主观极量构式“再X不过”中,变量“X”以A(P)和V(P)为主,少量N(P)也可以进入构式。构式有其明显的语义特征,即评述性、极量性、高情态性等。“再X不过”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基于说话人的主观认知,说话人对某一认知主体具有的“X”所及程度的主观极量评判。构式有“再X1X2不过”、“再X也不过”、“再也X不过”等变体形式。构式的衍生机制主要有“不过”的语法化与语用推理。从适用语境看,“再X不过”构式主要用于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中,具有意外功能、评价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表强调的评价构式"X要不要Y"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格式,它并非如传统的正反问那样表示询问义,而是表示一种强调义。例如,"你的厨艺要不要这么好",是说话人对听话人"厨艺好"这一事实的高度赞扬,含有强烈的褒义色彩。因为这一格式的意义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笔者试图从构式的角度对这一格式进行分析:首先是构式的鉴定和构式义的归纳,其次是构式对于X和Y的选择压制,再次是"X要不要Y"构式中"要不要"的语法化,最后就是对于前面三部分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X是X"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一种构式,本文试图从信息论角度来考察。"X是X"可以表示预期信息标记以及反预期信息标记。预期信息标记分为预期信息标记、负信息预期标记以及超预期信息标记。本文将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对该构式进行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