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各项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配套成龙的管理体系.一九八四年,我校经省政府批准,实行江西省机械工业学校和江西省机械技工学校合署办学,两块牌子一支队伍.合署办学十多年来,中专和技工在办学上优势互补,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学校中专方面现有8个专业,在校生已达1700名.技工  相似文献   

2.
, 《教育信息技术》2012,(12):F0002-F0002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是一所有123年办学历史的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实施“面向未来的整体改革实验”,1994年被评为广东首批省一级学校,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迈进新世纪的近十年,学校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办学思路,不断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实施以科研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且需要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广州市芦荻西小学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改革重任。几年来,我校通过信息化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学校现代化”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素质教育改革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医药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沿革上海医药职工大学课题组我校创办于1939年,原名“上海药联高级药学职业学校”,在中共上海新药业地下党的领导下,当时为延安等解放区输送了许多专业人才。学校的教学面向医院、药房、药厂的制剂工艺岗位。办学宗旨是为就业者上岗创...  相似文献   

5.
储秋平 《教师》2015,(9):122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述:“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可以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发展大势中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我校紧贴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学校理念系统的顶层设计,确立了“聚德教育”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我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三年来,我校实训中心遵循“坚持为广州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围绕着“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创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工作目标,在规模、质量、效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的成绩,在广东省和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推动中专教育发展福建机电学校我校创立于1896年,是一所有着97年历史的学校。1980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1991年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各单位”称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虽然具有办学时间...  相似文献   

8.
我校创办于1985年,11年来,全校师生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艰苦创业,紧密融人经济建设大环境,促进学校自身大发展。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发展到14个专业26个班级,在校生1200多人,固定资产14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5000余平方米,拥有12个实验实习室,6个实习基地。1994年,江苏理工大学句容机械工程学院在我校成立,1995年,我校又成立句容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标志着我校已融职前、职后教育为一体,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成为句容市职业技术教育的示范、骨干学校。办学11年,已毕业了八届学生,1800多名,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我校是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校党支部是先进党支部;校团委被镇江市团委授予“八五立功”红旗青年突击队光荣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校原是一所普通中学,1980年开始承担职业教育的办学任务,1983年经市政府批复办成财经类职业中专,校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同年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办好的职业学校之一,1984年筹建财经、计算机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并接受世界银行职教项目的贷款。1987年经市政府文教办、市计委、市教育局检查验收,我校被评为“验收合格、成绩显著”办学有特色的职业学校。1990年被评为“北京市职教十年先进学校”,同年12月又被国家教委确认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我校的发展与进步始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怀与具体指导,国家教委副主任王  相似文献   

10.
何树声 《教育导刊》2005,(11):56-57
广州市第41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基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争创名优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学校连续六年获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获2002年、2004年海珠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日渐成为社会认可的名优学校。在上了一个台阶以后,我们积极思考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思考学校如何应对日益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北京市顺义区第一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多年合作办学,取得了初步成效。现结合我校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实践谈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教育要求和长期的办学实践,广州市第41中学形成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抓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职工队伍素质为基础、以教育教学物质硬件为保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这些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我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我校针对广州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学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五全教育”(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关心每个学生成长、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全面促进办学效益和水平的提高)的办学模式,明确了发展性的总体办学思路。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在几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10月,我校成功申报区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14.
《教育导刊》2008,(12):F0003-F0003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至今已有80多年办学历史,是广东省一级小学、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也是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网点学校。多年来,该校秉承“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师生与学校一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和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经国家教育部验收批准、规模较大的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适度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综合性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学风良好、基础扎实、技能突出”的办学实体。四年来,我校始终把发展作为创业的主题。一、 创造条件,奠定发展基础1.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初步实现教育教学设备现代化。学校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筹措资金,争取到“世界银行”30万美元的机电设备贷款,推进了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建设。目前,学校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拥有先进…  相似文献   

16.
“大专业,活模块”课程设置改革是国家级和广州市的科研课题,它是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日益迅速对职业技术教育和改革不断思考的产物,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和对存在问题反思的结果,是总结我校20多年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唐少根 《教育导刊》2001,(13):43-44
我校从1996年建校以来,遵照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指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特别是高中办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我校先后获得“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广州市优秀小区学校”、“芳村区先进集体”、“芳村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01年6月被批准为区一级学校。几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所新建公办九年制学校,我校秉承“绿色教育,和谐发展”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办学宗旨,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成为自贡市窗口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一、学校改革与发展第二阶段规划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老校,于1953年被命名为广州市第九中学;1985年,高中部转制,命名为广州市第二旅游职业高中;1998年,广州市三所旅游职中合并,我校复办完中;2000年,复名长堤真光中学.复办完中,使我校又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为此,我校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制定了《增创学校发展新优势六年规划》,明确提出了把本校办成“优美环境、优化管理、优良成绩的现代化完全中学“(简称“三优“现代化学校)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外交流树立超前意识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校长李广明十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注意加强内外交流,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出了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充满生机。一、加强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