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上计算了初始碰撞能分别为10、12、15kcal/mol时Cl+H2→HCl+H反应的矢量相关情况。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分布p(θr)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Фr)分布。对比不同碰撞能情况下的反应发现碰撞能在反应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上计算了初始碰撞能分别为10、12、15kcal/mol时Cl+H2→HCl+H反应的矢量相关情况。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分布p(θr)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Фr)分布。对比不同碰撞能情况下的反应发现碰撞能在反应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的LEPS势能面,初始碰撞能为12kcal/mol的条件下,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Cl+H2→HCl+H的反应。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k-j′两矢量相关的p(rθ)分布、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以及表示产物转动角动量空间分布的p(θr,φr)。结果与有关实验和理论符合得很好,再现了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的LEPS势能面,初始碰撞能为12kcal/mol的条件下,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Cl+H2→HCl+H的反应。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k-j′两矢量相关的p(rθ)分布、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以及表示产物转动角动量空间分布的p(θr,φr)。结果与有关实验和理论符合得很好,再现了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的LEPS势能面,初始碰撞能为12kcal/mol的条件下,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c1+H:→HCl+H的反应。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k-J两矢量相关的P(θ,)分布、k—k’-J三矢量相关的P(声,)分布以及:茛示产物转动角动量空间分布的p(θR,φR)。结果与有关实验和理论符合得很好,再现了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上,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碰撞能Ecol=12.75kcal mol下对比研究了O+CH4、O+CD4与O+CT4反应。在质心系下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结果与有关实验和理论符合得很好。同位素效应研究表明质量因子在此类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准经典轨道线法,在扩展的LEPS势能面(London Eyring Polanyi Sato)上对CH4+O和CH4+Cl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矢量相关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计算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2π/σ)(dσ00/dωt)、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以及表示产物转动角动量空间分布的p(θr,φr)。计算结果与有关实验及理论符合,很好地描绘了该类反应的产物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基础上,利用准经典轨线法计算了Cl+CH4、Cl+C2H6、Cl+C3H8反应的产物极化分布,并分析了在质心系计算得到四个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2π/σ)(dσ22+/dωt)(2π/σ)(dσ21-/dωt)和k-k′-j′三矢量相关的极角分布P(φr)、k′-j′两矢量相关的p(rθ)分布以及用rθ和r表示的产物转动角动量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周改英 《化学教学》2009,(10):69-71
[题目的生成]NH3与Cl2在常温下能迅速发生反应:2NH3+3Cl2→N2+6HCl,这一反应原理曾在化工生产中用于检验氯气是否泄漏,对尾气进行综合处理并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试回答下列问题(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计算时不考虑氯气过量):  相似文献   

10.
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上,运用准经典轨线法在碰撞能Ecol=53.35 kJ/mol条件下研究了O+CH4→OH+CH3反应.在质心系下计算得到了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和k-k'-j'三矢量相关的p(Φr)分布.结果与有关实验和理论符合得很好,很好地再现了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公式△H=-0.1196n/A计算了乙醚和丙酮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温度,并推测了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机理.乙醚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3272K,与测定温度3134K接近,误差为4.40%.丙酮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92K,与测定温度173K接近,误差为1.49%.根据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C2H5)2O→4C+4H2+H2O(乙醚),CH3COCH3→3C+2H2+H2O(丙酮);(3)H2+O·→H2O+hv;(4)C+O·→CO+hv;(5)2CO+O2→2CO2.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实加关联的理论方法计算了具有较高核电荷(Z=29)的Cu26+离子1s2nd(3≤n≤9)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在计算体系的总能量时,考虑了离子实和角动量分波对能量的修正、一阶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对能量的修正、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对能量的修正以及高阶相对论效应对能量的修正.给出了Cu26+离子1s2nd(3≤n≤9)态的电离能、激发能和精细结构劈裂.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物理规律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下,优化得到C2(a3Πu)+C2H6→C2H+C2H5反应各驻点(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对其进行振动分析,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在CCSD/6-311G(d,p)水平下单点能计算得到的反应势垒为24.47kJ/mol.采用传统过渡态理论,计算了温度范围50K~2000K的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升高,反应的平均活化能也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4.
用B-splines技术将波函数在径向和角向同时展开,考虑两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超强外磁场中,氢分子离子基态(m=0)和低激发态(m=-1,-2,-3,-4)的能级与两核间距离的关系,计算结果在2.35×10^6→2.35×10^8T整个区域比绝热近似结果的精度提高0.01到0.02.  相似文献   

15.
基于Ramachandran B等人制作的3 A′′势能面[Ramachandran B et al 2003J.Chem.Phys.1199590],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反应物不同振动激发态时,反应O(3P)+HCl(υ=0,1,2,j=0)→OH+Cl的P(θr),P(φr)与极化微分反应截面(2π/σ)(dσ00/dωt)、(2π/σ)(dσ22+/dωt).结果表明,反应物HCl振动激发对反应的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分布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函数方程[(p∧q)→r]=[(p→r)∨(q→r)],在模糊集理论中的形式是I(T1(p,q),r)=S1(I(p,q),I(q,r)),其中p,q,r∈[0,1],T1为任意三角模,S1为任意三角余模. 给出了为QL-蕴涵时,满足方程[(p∧q)→r]=[(p→r)∨(q→r)]的解.  相似文献   

17.
讨论由数域F上的一个n阶方阵A所决定的线性变换DA:Mn(F)→Mn(F),X→AX—XA的不动点。主要结果如下:(1)由DA的全体不动点组成的集合构成矩阵空间Mn(F)的一个子空间,并且这个子空间中的每一个矩阵都是幂零矩阵;(2)如果A是可对角化矩阵,那么由DA的不动点组成的子空间,其维数不超过ψ(n),这里n≥2,并且当n为奇数时,ψ(n)=1/4(n^2—1),当n为偶数时,ψ(n)=1/4n^2;(3)如果m=p1q1+p2q2+…+psqs且p1+q1+p2+q2+…十ps+qs≤n,那么存在一个一个n阶方阵A,使得由DA的不动点组成的子空间,其维数等于m,这里p1,q1,p2,q2,…ps,qs都是正整数;(4)如果DA是矩阵空间Mn(C)上的线性变换,那么DA有非零不动点当且仅当存在A的两个特征值,其差等于1。这里n≥2,并且C表示复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