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了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了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植入DK序贯互惠效用函数,就互惠偏好对多团队系统中子团队间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互惠偏好对子团队效用函数的形态产生影响.当互惠偏好较大时,生产努力和合作努力均与子团队协同产出正相关;在不存在利润分享的情况下,子团队的最优合作努力与互惠敏感度始终负相关;存在利润分享的情况下,当回报系数较小时,互惠敏感程度和最优合作努力负相关,当回报系数较大时,互惠敏感程度和最优合作努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遇到了困境,未能顺利推进。许多参与主体缺乏对\"协同\"的深刻认识,在实施上手足无措。互惠性偏好理论的发展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上的突破指明了方向。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互惠性偏好及演化可以实现产学研互惠性合作,实现对传统合作模式的超越,进而克服\"协同\"瓶颈,完成真正的\"协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迈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组织学习微观机理的研究是组织学习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个体之间的学习是组织学习微观机理解析的契入点.基于互惠性学习行为的视角,个体之间学习的演化博弈分析可以为组织学习的动态性演化提供合理的解释,揭示互惠性环境下组织学习的微观运作机制,从而弥补组织学习体系研究的不足,为组织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新平  张子鸣 《软科学》2023,(4):68-77+108
考虑决策者非完全理性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将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相结合引入共享制造多主体演化博弈过程中,构建效价账户和成本账户前景收益感知矩阵,分析各博弈主体动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共享制造供需双方诚信共享、共享平台监管这一理论最优策略组合并非总是实际中的最优组合;(2)效价和成本感知偏差、价值感知参照点、低估高概率事件、风险偏好等关键因素的存在使共享系统存在系统性误差,从而影响共享系统的安全与稳定;(3)成本感知、惩罚机制、风险外溢、参照点、诚信共享收益等要素值的调整有助于实现共享系统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7):78-82
在高能力经理的假定条件下,通过博弈方法将互惠偏好引入股东监督与经理管理防御的非完全信息博弈赛局中,研究经理互惠偏好对其管理防御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股东对经理采取弱监督策略时,互惠型经理因互惠公平效用的增加而选择较低的管理防御水平;相反,当股东对经理采取强监督策略时,互惠型经理因较小的互惠公平效用而选择相对较高的管理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20,(1):119-125
基于冲突视角,将前景理论引入演化博弈建模过程,构建学习演化博弈模型,剖析建设工程跨项目团队学习在冲突情境下的演化发展规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与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驱动跨项目团队学习达到最大努力水平需要两个条件;较低水平的冲突有利于团队产生更灵活的认知和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冲突影响下,团队将会根据其所付出的学习成本大小随时调整其学习策略;同时采取处罚和激励机制能减少潜在的冲突造成的消极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创业苗圃的奖惩机制及参与资源共享的成本与协同收益对资源共享行为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苗圃的奖惩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创业团队资源共享行为扩散,其中,创业团队资源共享行为扩散随奖励力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惩罚力度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创业团队资源共享行为扩散随着协同收益的增加先提高后趋于稳定,存在边际效益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且成本增加会抑制创业团队参与资源共享;参与资源共享的创业团队的初始比例会对资源共享行为扩散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企业与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中的行为演化路径与稳定策略,采用MATLAB对双方行为选择进行模拟仿真。研究表明:高校或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对方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密切相关;在合作奖励与惩罚大于高校付出的科技成果创新价值和企业商业化运营成本时,与对方合作成为双方唯一的稳定状态,反之则会出现(合作,合作)、(不合作、不合作)两种稳定策略;高校付出的科技成果创新价值越高,其获得的期望收益越低,高校越容易选择不合作的策略,二者合作关系越难持续;科技成果商业化运营成本越大,合作越难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影响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惯例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合作所产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随着团队运作的不断成熟,团队知识创造行为会局限于已形成的惯例、程序和观念,限制了成员创新行为的选择,产生团队核心刚性,导致团队创造力的下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惯例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团队创造力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探讨有利于合作知识创造的成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与惩罚机制,并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有序和持续演化提出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群落中企业创新行为具有网络外部性的效应,为此创新行为的组织方式有必要采取集群式组织创新。在此基础上运用进化博弈思想,构建了2×2对称型博弈和3×3非对称型博弈模型。模型研究表明,群落中企业创新行为具有协同竞争性,同时还证明了这种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具有很强的进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研发团队的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对242个研发团队的调查,发现团队创新行为与标准化工作实践对团队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验证了知识管理分别在团队创新行为、标准化工作实践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M模型的互惠性偏好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互惠性偏好在企业运营中传导机制的经验性检验,揭示了互惠性效应的微观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充分发挥互惠性偏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功能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企业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企业间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维持协同创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因而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引入时间成本和监督成本,构建了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双方的稳定状态和演化稳定策略,进而讨论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银行业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都更加突显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本文通过构建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动态博弈与相互学习作用,推导出在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业采取低风险策略的理想区域和向理想区域转化的有效途径,得到资本监管约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激励的条件是存在破产风险、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和市场约束作用,有效地论证资本监管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动态作用机理,并提出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42个高科技企业和科研组织的知识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探讨团队成员整体上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团队有效性包括团队绩效以及团队成员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助人行为、维护人际和谐、信息分享这些人际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霞 《软科学》2012,26(6):83-87,91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