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云甲 《资源科学》2005,27(1):14-19
在论述我国矿产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内涵及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基础上,讨论了现代资源科学在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我国矿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源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研究中需解决的不少问题正是资源科学关注的领域,运用传统的地矿学科知识与思维难以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迫切需要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作指导,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等特点,决定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介绍我国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对目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冶矿区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大冶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铁矿指数(iron 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大幅度提高了分类精度,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从1986年到2002年,研究区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矿区植被严重退化,耕地大量减少,停产的矿区仅20%已复垦,为合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科学管理采矿企业提供了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半个世纪以来的高强度她下煤炭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不仅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而且已经对地表建(构)筑物及土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造成了触目惊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这种煤炭开采沉陷灾害问题对我国有限耕地的破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矿大量开采,随之而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为进一步了解开发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信息,增加编制矿区防灾减灾规划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参照依据。论文根据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煤田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划工程特点,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表开裂、地面塌陷、土地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四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同时结合矿区开发进程提出了规划设计、建设开采和矿山闭坑加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矿的长期开采往往造成地表沉陷,瓦斯、粉尘、矸石污染等生态环境的退化,绿色开采等理念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认同。煤矿长期传统性开采累积了一系列环境生态等问题,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评价分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矿及相关活动要从时空、布局、规模等方面控制或优化,减少累积效应发生,进而有效减少煤炭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9)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针对新疆区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需要在了解新疆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可以制定一定的策略来保护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间,由于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先开发、后治理",导致陕豫接壤的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混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中国地质调查"小秦岭金矿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查明了矿渣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分布与危害,研究了其成灾机理及防治模式;开展了矿区水土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地质调查查明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通过科学研究、野外试验以及动态监测,深入揭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并据此提出防治技术.该成果是"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 (121201074100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机理与临界条件研究"(40872208)和国土资源行业科研专项"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阻断研究"(200811061)的共同成果.主要完成人有:徐友宁、张江华、陈华清、乔冈、柯海玲、刘瑞平、何芳、赵阿宁、杨敏.  相似文献   

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愈来愈重视,使之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国际上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生态环境领域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由于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及对生态系统的不合理利用和掠夺式开发,使我国40%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因而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我国下世纪所面临的最迫切任务。主要研究:(1)生态系统演化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演化驱动因子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矿产开发都是我国重要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常因施工不当,导致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地形塌陷、地下水层断裂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避免各类环境问题,保障地质环境与工程活动协调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文章探讨了环境地质问题,并简述了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叶青 《资源科学》2004,26(6):131-136
矿产资源开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制约着区域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矿产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黄陵县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区域,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的转变。指出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柬埔寨矿物资源的检测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柬埔寨矿物资源比较丰富,而其矿物检测技术相对薄弱,实验室建设很是缺乏,因此,展望未来,柬埔寨在矿物检测的实验室建设和技术支持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17.
西藏矿产资源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影 《西藏科技》2005,(6):33-34
西藏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100余种,其中,铬、铜、水晶、地热资源在国内名列前茅。钼、硼、锑、铅锌、菱镁矿、火山灰铁矿、刚玉等在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砂金矿是西藏的优势矿种。加快西藏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对西藏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Mineralogists from the CA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GIG) recently discovered Xieite, a chromium-iron oxide in its natural state. It has been authorized as a new mineral by 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CNMNC-IMA).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