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踪拳之所以能享誉武林、名家辈出,是与其内容丰富、训练方法系统分不开的。静海迷踪拳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山东泰安人孙通所嫡传,由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创办精武体育会而名扬武林。迷踪拳功架舒展大方,劲力十足,内外兼修,手脚并重,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静海地区的迷踪拳既有套路演练内容,又有提高技击水平的单操手。  相似文献   

2.
迷踪拳以源流久远、内容丰富、技击性强而著称于世,名人辈出。古有卢俊义、燕青、孙通,近有霍远甲、陈善、姚向海等,真是拳以人名,人以拳显。现今我国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广为流传的迷踪拳(也叫燕青拳),多为近代迷踪拳开山鼻祖、清  相似文献   

3.
拳术劲力,是拳术技法中的核心因素,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故而,各门各派都很重视拳术劲力的修炼。迷踪拳是以技击实战名扬四海的,更是注重拳术劲力的修持,且习练的方法比较多。其中,双人采用活练的手段进行的拳术劲力练习,称得上是诸多练法中的精华。现将其中的部分练习动作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李玉川 《精武》2003,(2):53-57
迷踪拳架子,也叫母拳,每一个定式动作均是一个桩式,包括了迷踪拳的手型、步型和拳法的基本功夫,是迷踪拳全部拳术的基础。因此,迷踪拳的习练始终把架子放在第一位,当作人们首习和长期习练的基本功夫套路。  相似文献   

5.
李玉川 《精武》2002,(3):53-57
迷踪拳架子,也叫母拳,每一个定式动作均是一个桩式,包括了迷踪拳的手型、步型和拳法的基本功夫,是迷踪拳全部拳术的基础。因此,迷踪拳的习练始终把架子放在第一位,当作人们首习和长期习练的基本功夫套路。  相似文献   

6.
张景岩 《精武》2003,(3):51-55
练过迷踪拳的人都知道,迷踪门练手拳共三路,但一般传人只能练到头路和二路,只有少数的掌门人才能学到三路练手拳。静海迷踪拳的传人中只有姚向海三爷的开门弟子张文廷得到了此拳。  相似文献   

7.
张景岩  赵文亮 《精武》2005,(6):30-31
五虎拳是迷踪拳中的著名套路,在分布各地的迷踪门弟子中广为流传。此拳共有五折,因每折内都有一个跨虎和立虎动作,故此得名。五虎拳是迷踪拳中典型的内外兼练套路,刚中含柔,柔中有刚,抑扬顿挫,招法独特。恩师董印芳先生曾说过:“此拳取杨六郎五虎下西川之意”。酣畅淋漓,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五虎拳是迷踪拳中的著名套路,在分布各地的迷踪门弟子中广为流传。此拳共有五折,因每折内都有一个跨虎和立虎动作,故此而得名。五虎拳是迷踪  相似文献   

9.
张景岩  刘敬茹 《精武》2004,(4):44-45
静海人习武爱武,更以发展和创新了迷踪拳令世人瞩目。当年霍元甲凭迷踪绝技勇挫外国武士,为国争光;更创办精武体育会使迷踪艺名扬武林,传播海内外。与霍元甲同时代的静海迷踪拳名师马彦平,也在家乡广泛传播迷踪拳,使迷踪拳在静海代代繁衍、名人辈出。虽然马彦平所在的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迷踪拳在静海也传至第六、七代,但马彦平练武传拳的轶事至今仍为静海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迷踪拳因属少林拳系而被世人称为外家拳;但近代迷踪拳的传播者孙通从嵩山少林寺学得此艺后,遍访大江南北,拜会许多名师高手,汲取了形意、八卦等各家之长,遂使迷踪拳除在主体上继承了少林外家拳的架子和风格外,更形成了自己内外兼练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1.
迷踪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颗明珠。古来习迷踪拳者多俊杰,宋代有周侗、卢俊义、林冲等人,清代有孙通,近代则以霍元甲为最。迷踪拳有独特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迷踪拳双鞭是迷踪拳中单练双器械之一。据传,这套鞭是宋代水泊梁山名将呼延灼的鞭法。特点是鞭式威猛,招急式险;左右协调,动作连贯;身鞭合一,鞭法自然。技法主要有砸、磕、挂、扫、撸、撩、戳等。  相似文献   

13.
张景岩  赵文亮 《精武》2007,(4):66-66
五虎拳是迷路拳中的著名套路,在分布各地的迷踪门弟子中广为流传。此拳共有五折,因每折内都有一个跨虎和立虎动作,故此而得名,五虎拳是迷踪拳中典型的内外兼练套路,刚中含柔.柔中有刚.抑扬顿挫,招法独特。小巧处,对作绵密,姿势矮小;勇猛时,动作舒展。快速有力,大开大合,横竖交错,很有特点。恩师董印芳先生曾说过,“此拳取杨六郎五虎下西川之意”,酣畅淋漓,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迷踪拳双鞭是迷踪拳中单练双器械之一。据传,这套鞭是宋代水泊梁山名将呼延灼的鞭法。特点是鞭武威猛,招急式险;左右协调,动作连贯;身鞭合一,鞭法自然。技法主要有砸、磕、挂、扫、撸、撩、戳等。  相似文献   

15.
张景岩 《精武》2006,(4):17-18
2005年春,电影《霍元甲》筹拍之际,初定在片中饰演霍父及担任该片武打设计的中国武协“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总导演、著名武打影星马中轩先生,亲临静海采风,邀请迷踪拳传人们演练迷踪拳艺,并拍摄了录相资料,准备在片中的教学和武打中采用些真正的静海传统迷踪拳演练内容与技击招法,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但由于后来拍摄思路和演职人员的变化,使这一设想成为泡  相似文献   

16.
罗汉拳,少林名拳之一,此拳仿罗汉之形,融罗汉之意,实战性很强,而且打法丰富多彩,如小罗汉手、大罗汉手、巧罗汉手、猛罗汉手、十八罗汉手、迷踪罗汉手、罗汉神打等等等,不胜枚举. 本文专门解析罗汉门之外八腿与内八腿,供读者参考.此十六招,风格独特,发力疾快,攻防灵活,招法连环,高低起伏,神妙莫测.  相似文献   

17.
张凯 《精武》2002,(3):30-32
实战基本功训练,是三皇炮捶拳技击实战训练的重要方法,包括操身练艺、功法实战和实战技术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闪击法,是迷踪拳实战应用的重点击法。所谓闪击法,是指躲闪反击的用法。具体地说,当对手用拳脚向你进攻时,你不去迎架,而是采用边闪身边反击的打法,也就是闪击法。正如拳谚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使用闪击法要做到步法灵活,身体轻快,闪攻合一,融为一体,出手猛重,击打要害,一招制敌。这样,才算掌握了闪击法的实质,才会有好  相似文献   

19.
武术的手法,泛指含打、踢等在内的徒手搏击技法。这里所讲的迷踪拳手技法,是指以手(拳、掌、爪、勾等)为主要击打部位而使用的技法。迷踪拳的手技法,是相对于全身别的部位的技法而言的。在迷踪拳中,人体周身主要部位称"十三头",分别是头、双肩、双肘、双手、双胯、双膝、双脚,双手占其中的"两个头"。"十三头"均可发力击人,故有"十三头占天罡三十六技法"之说。在"元罡三十六技法"中,有八大手技法,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张景岩 《精武》2003,(8):8-8
恩师董印芳先生(1925年~1987年),天津静海砖垛村人,是有“卫南洼第一好汉”之称的迷踪拳家姚向海姚三爷的关门弟子。十五六岁时,董印芳便在拳场中随三爷习武,其父后来干脆将三爷聘到家中,专教董印芳练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