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朔 《上海教育科研》2012,(3):31-34,15
国内学者围绕"钱学森之问"进行了大量讨论。首先,是关于命题本身真伪性之讨论,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实际是"钱学森之陈"的变相表达,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彻底虚构的伪命题,大多数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此外,众多学者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际上,"钱学森之问"之内涵已远超出"钱学森之陈"之本意,其涉及整个复杂的教育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需重新唤起教育育人之本意,同时需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生之理"是唐先生诠释儒家"性理"概念之重要解析,并将其落实成为人性之理,是具有改变人之现实生命形态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唐先生疏释二程之学之理路,即以"道德义务之感"为起点,并基于"道德义务之感"所蕴涵之义理来解述"心""性"。唐氏于"心气"之见解也是左右他对二程之学的诠释与评价,从他对朱子之"心为气之灵"的解析、疏释之过程,可以见出唐先生一步步抬升了"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4.
"忧"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情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忧"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论语》中的"忧"分为"非仁者之忧"和"仁者之忧"。"非仁者之忧"是对自身财富性命等产生的忧虑;"仁者之忧"则是一种主动承担起的对"道"的责任感。非仁者终生困扰在个人的忧虑惊惧之中,而仁者则可以抵达一种"不忧"的境界,这种"不忧"是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是以道义为乐的自足之心,是浑然与物同体的天地之境。  相似文献   

5.
"境"是传统武术的核心审美范畴之一。传统武术之"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传统武术之"境"的内涵构成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个逻辑层次。传统武术之"境"的生成,有着自身的路径选择:师法自然,是武术之"境"生成的逻辑起点;观物取象,是武术之"境"生成的核心内容;境生象外,是武术之"境"生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既是一种称谓表达与价值评判,又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品质特征,还关涉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与践行方式,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行"之谓、"行"之实、"行"之倚。从"行"之谓到"行"之实,从"行"之实到"行"之倚,如一个链条那样相互衔接,将马克思主义由内至外、由对象性存在到主导性力量,由可以"行"到能够"行"、由"行"之根据到"行"之实现,一一展示出来,构成一幅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运行图景。"行"之谓是总结性概括、提炼性结论,"行"之实是内在性根据、根本性支撑,"行"之倚是关键性因素、决定性环节,三个层面共同诠释了"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要义与真谛。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的,更感人的却是"美中之真":一是作者的感情之真;一是作者的造境之真。造境之真合乎自然亦合乎理想,"真"的本质是自由,此等自由之境界就是美的境界。"美"是"真"的显现。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通过从"观物"之"我"所呈现出的不同心性修养入手,探讨了三种物我关系。第一种是具万物一体之爱的"大我"之境;第二种是"挟私蔽欲"的"小我"之境;第三种是呈现万物的本真情态,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诗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来又经过文人加工而成。关于诗歌的内涵,《诗大序》阐释得十分精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诗歌的产生,乃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口则发而为诗了。诗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情"和"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内在之"情"相吻合的外在之"韵"。  相似文献   

11.
明代理学家薛瑄提倡"复性",理论依据就是他所继承和发展的孟子"性善论"和张、程、朱的本然之性、气质之性理论。他认为本然之性是纯粹至善的理,气质之性是"兼理气言",是与气质相结合的本然之性,是本然之性的现实体现。性本来"善而无恶",由于"气质之拘"才产生了恶。只有通过"变化气质"之功,才能使人最终去除物欲,实现复性。  相似文献   

12.
撰写纪要时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认清文种嬗变之"源",二是重视材料本身之"纪",三是突出内容精简之"要",四是注意相近文种之"忌",五是辨析横向比较之"特"。  相似文献   

13.
荀子人性论具有双重维度,即欲望之性与认知之性。其性恶论指向欲望之性,且是针对过度纵欲导致社会偏险悖乱而作出的利害权衡判断,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针对人生而有欲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仁义被确认的内在根据是认知之性,但先天的认知能力是价值中立的。价值的大本大源乃是使社会正理平治的"礼义",而"礼义"所代表的社会秩序之"善"内化为主体之"德",取决于认知之性的"化性而起伪"。"化性而起伪"乃是"化"人的认知之性,即化心;而非传统所认为的"化"欲望之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伦理基础是人之自由,这是一种立场和态度。学校教育现代性与国家现代性密切关联。世俗学校教育现代性之目标即通过"探究"不断验证知识以发展每个人之理性。只有当学校教育与宗教分离,成为世俗之学校教育,社会底层人之学校"职业教育"和上流社会"精英"之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学校职业教育现代性才有可能。学校教育现代性之障碍是人类自身假设之系列制度设计原则。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以及欧美现代国家之学校教育实践已证明之。  相似文献   

15.
乐学思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之一,是儒家思想特别是"乐"的境界文化和人生哲学在学习上的表现。"乐"是"著于心"的"内乐"或"本心之乐","学"是基于"知之""好之"上的"己有"之物、"自得之学"。乐学思想认为,学习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是学业成功的要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还是评价教学成效和良师庸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乐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启发诱导、"学""习"结合、"兴其艺"、"见意趣"、知之好之、"乐""勉"相济、"乐教"感染等。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偶读语文版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发现平素熟知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句中的"乞之"竟然被改为"丐之"。这使笔者大惑不解。究竟是"乞之"还是"丐之"?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与萧统关系密切,刘勰曾参与《文选》的编选,《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两人选文标准与文学观念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事实证明:"《文心雕龙》之学"终究当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18.
"为·之·名"结构,是古汉语中一个聚讼纷纭的多义结构。根据语义和语境确定"为"与"之"的语法性质,尤其是判定"之"是否同"其",是分化这一多义结构的关键。同时,如何区分"之"与"其"等相关问题,也应当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深受苏菲思想影响的作家。其创作都是以苏菲信徒的"纯粹之爱"作为小说的原形叙事结构。文章以其代表作《纯真博物馆》为例,再现了"恋之奴仆"的修道历程,揭示了"恋之奴"对"恋人"是"纯粹之爱"。  相似文献   

20.
诗味三辨     
"味"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哲学,还是诗学中,其意义都是很丰富的,想要全面解释诗歌乃至整个文学中的"味"是很难的。本文试从对"哲学之味"与"诗学之味"、诗味与诗之味、"感性之味"与"意蕴之味"三个方面来对诗味进行简单的探讨,从而更好的理解"诗的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