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2年“3x+”高考试题在2001年基础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有创新.用“与时俱进”来刻划这次高考的“稳中求变”是恰当的.200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笔者着重从试卷特点与创新、高考对数学教学的启示等方面谈谈看法. 1 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实用,能力考查唱响主角 今年的数学试题立足于数学主干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更加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全卷突出考查“函数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方法”等.试卷题目活,背景新,如理科第⑿题、文科第⒀题、理科第⒆题.所用知识与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有较大联系,…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通讯》2011,(29):52-55,62,64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高考《考试说明》,按照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精心编制的.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以及基本数学素养.整卷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充分发挥了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在试题的具体设计上,以基  相似文献   

3.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试卷试题继承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 ,难度虽然比去年略有下降 ,但比去年试卷有更好的区分度 ,有利于高校甄别人才 .试卷结构稳定 ,考查知识全面 ,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在稳定的基础上有创新,注重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了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在强调综合性的同时,重视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1 试题的主要特点1.1 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上,更注重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试题已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率和纯记忆性的考查,但是却更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以理科试卷为例.独立地对单个知识点的考查的题目,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题目都同时涉及到多个知识点或知识块.例如在选择题中,(1)是三角中同角三角函数基…  相似文献   

5.
一、高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运用,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偏,活而不难;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的这种积极导向,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高考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及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复习教学。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试能力。二、高考复习…  相似文献   

6.
宋心茹 《数学教学通讯》2012,(35):52-55,63,64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时的一套月考题,题目比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知识.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以及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整套试卷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充分发挥了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内容分布也符合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试卷特意设计了一些难题在不同的位置变化出现,有意训练学生的考试技巧和  相似文献   

7.
高考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贯穿于整份试卷之中.客观型试题虽以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也蕴含其中,解答题的考查要求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考查创新意识,考查应用意识,考查综合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高考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还体现出层次性,同一个试题中会涉及不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不同的试题中又有不同的要求,高考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做了"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的要求.数学文化试题成为高考数学真题试卷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以考查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依托,着力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对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特征统计和评析,并由此谈一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爱军 《考试》2003,(3):4-6
近几年以来,高考数学试题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主要表现为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而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又是与对蕴含在知识内容中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的认识有关。高考试题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只有挖掘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才能深入认识试题,透彻分析试题,顺利解答试题。  相似文献   

10.
高考数学的考查目标是以“全面检验,注重选拔,知识、能力与素养并重”为原则、以《考纲》为依据而确定的,并以具体的试题为载体体现于高考试卷之中的.  相似文献   

11.
一、高考复习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以及对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力求新而不偏,活而不难;着眼于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的这种积极导向,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想,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通讯》2012,(26):52-55,62,64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最新《考试说明》,按照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精心命制的,有大量的原创试题.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以及基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海南高考数学试卷,采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新课标版B卷,试题稳中求新,试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试卷在全面考查中学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素养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核心构建试题的主体,关注新课程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有效结合。从难度水平上来看,整体难度适中,对难、中、易的题目比例分配较为恰当,区分度明显,兼顾了海南省考生总体的实际水平,有利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考试》2005,(12):16-20
一、总体评价 2005年全国第一次全部省市是新课程高考,数学命题贯彻《考试大纲》要求,注重能力考查.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稳中有新、稳中有变.试题科学、规范,重点考查中学数学通性通法,加强对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应用性题目比例适当.  相似文献   

15.
闫明欣 《数学教学通讯》2013,(2):52-55,63,64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时的一套月考题,题目比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知识.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数学应用性问题是一个亮点.各地的试卷中出现了许多体现知识交汇,突出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背景新颖、立意巧妙的应用性试题.这些试题有利于全面考查同学们多方面的数学能力.但在考试中,这些题同学们大多完成的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曹凤山 《数学教学通讯》2011,(5):53-55,62,63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浙江最新《考试说明》,按照近几年浙江省高考试题的特点精心命制的.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以及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整卷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充分发挥了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通讯》2012,(2):48-51,61,63
(说明:本套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依据最新《考试说明》,按照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精心命制的.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以及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整卷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2011,(9):33-38
在2011年全国及新课标实验区共13套25份数学试卷中,有很多带有导向性的好题。试题依据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虽然2011年数学高考试卷总的来说很不错,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有一些题目还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马斌 《中学教研》2004,(8):38-44
2004年高考是浙江省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高考,也是浙江省单独命题的第一年高考.2004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保持高考全国卷的结构、题型等风格:较好的发挥了它所具有的有效选拔功能和对中学数学教学积极的导向功能.试卷严格执行现有的《教学大纲》、《2004年考试说明》中的各项规定;考查知识、能力并举;创造性地熔入新课程改革与目前数学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试卷整体突出了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数学理性思维、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考查,成功地实现了“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新颖性,重点突出、平稳过度、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