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和合人文精神与21世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人类文化系统面临的各种危机,遭遇的各种困境和冲突,都与价值观相关。一方面,人类意识到掠夺生态资源是自取灭亡,开展了全球性的环保事业;另一方面,各民族、各国家为发展经济继续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人类之所以“出尔反尔”,其原因在于生态意识尚未形成文化价...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环境问题中,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被认为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三个全球环境问题。人们已经了解,酸雨会对陆地生态、水生生态、材料和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而全球变暖则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那么大气臭氧层破坏缘何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呢?大气中的臭氧层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类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面临着生态困境,生态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甚至威胁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最原始的生态意识是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同时,不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自己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界。当今社会的人类应该学习自己的祖先,树立现代人文明的生态意识,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给子孙后代留给美好的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4.
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始于人类出现之日,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无不贯穿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之中。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创造出新的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在开发、利用和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历史活动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理论,探索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的学说和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一、生态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人类对生态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6)
当前的生态形势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和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这两方面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上。如何软化这种尖锐的对立并将其引导至积极、健康、和谐的状态中,需要人类将实现自身生态价值和自我实现二者统一起来。在亲近自然直至被自然同化的过程中,看清人类的本质,找寻到救赎与回归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以来,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面临的环境状况也在迅速恶化。环境污染包括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增无减。而且,环境问题已从区域性问题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暧、臭氧层破坏、酸雨区扩大、生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张、人口爆炸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充分利用工业废渣,保护环境和生态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环境保护目标作出了明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在全球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树立起理性生态人的信念,增强生态道德责任感,自觉履行生态保护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森林除了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外,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多种效益,如美化景观、保护自然、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旅游娱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发展等等。森林火灾,可破坏林分结构,改变林分奢度和树种组成,缩短森林的更新周期,对森林生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火灾使森林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也破坏了生态境,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人类在经历了利用生态繁衍自己和破坏生态保存自己两个阶段之后,已开始由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向自觉地保护环境转变。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已发展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也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中心问题,环境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其主要表现在近二十年中,世界各国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矛盾。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漫长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人类的活动日益严重地引起了全球环境变化,使得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步入了困境。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生态破坏、南北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使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元极学在探究天地人和,实现人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于自然水域的人为影响持续了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发展自身,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水域进行漫长的改造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平衡。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不断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逐渐成为一种能够和谐人类发展和自然矛盾的全新思路。主要就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6.
鉴于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根据联合国大会第2398号决议,大会对人类环境的持续恶化表示关注,强调加强国家的区域和国际合作以限制和消除对环境的损害。1972年6月5  相似文献   

17.
黄鹂 《科学中国人》2005,(11):45-45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生态逐渐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了不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危机、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等等。这些问题已构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作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直属的三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的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等名词深入人心,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所以中学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人文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目前不仅面临一个自然生态在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在减少的问题,同样还在面临一个文化生态在遭到破坏。文化资源在减少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斌 《大众科技》2008,(7):62-64
人类在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从事认识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资源的滥开发和工业废料的任意排放,破坏了自然的秩序和平衡,生态系统发生了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摆脱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失衡的困境,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声日渐高涨。作为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的建筑学,必须重视将生态的观念和原理引入建筑设计,使生态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建筑界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