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使用兴奋剂定义、使用兴奋剂的历史、雅典奥运会兴奋剂检测的现状、运动员奥运会难以摆脱兴奋剂以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对反禁药运动可能会失败的分析,给从事竞技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禁止兴奋剂组织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兴奋剂检查工作自北京奥运会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兴奋剂检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兴奋剂检查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兴奋剂检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兴奋剂检查官的认真和专业,更离不开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和队医的共同配合。因此,只有兴奋剂检查官、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和队医充分认识兴奋剂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兴奋剂检查工作的重大责任,统一思想,协同配合,才能确保兴奋剂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5-15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辽宁体育科技》2011,(1):77-77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奥科委、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共同主办,为期4天的“历史与未来——奥林匹克反兴奋剂四十年”主题展览1月17日在北京创业大厦拉开帷幕。北京2008年奥运会预计将进行4500例以上的反兴奋剂检查,这个数量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增加25%,是奥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兴奋剂检查。对此,2008年奥运会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有悖于体育和医学道德的行为。它违反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而且威胁运动员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政府对兴奋剂一直是“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伍绍祖曾保证中国“得不到金牌也不服兴奋剂,别人服用我们也不服兴奋剂,查不出来也不服兴奋剂,对身体无害也不服兴奋剂。”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签署发布了《反兴奋剂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这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反兴奋剂的立场,有利于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但恰在此时,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是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而服用的具有刺激性的禁用药物的统称。兴奋剂,犹如竞技体育的附骨之蛆。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连续出现多起运动员因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类药物而被奥运会“除名”的事迹,这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敲响了警钟。据了解,2012年的第三季度中,反兴奋剂中心一共进行了2886例兴奋剂检查,其中8月份的赛内检查为138例,其中一例阳性是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发现的,这说明青少年体育中使用兴奋剂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白旭盛为我们梳理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和危害、分析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青少年反兴奋剂教育、扩大兴奋剂检测范围、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以加重对相关人员处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黎昌政 《体育科研》2006,27(1):65-65
2004年雅典奥运会兴奋剂检查阳性案例创造了历史纪录,这说明国际反兴奋剂斗争正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难题。对此,武汉体育学院副研究员贝恩渤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的反兴奋剂工作主要存在三大困惑。困惑一:如何界定兴奋剂与一般药物据介绍,国际奥运会对使用兴奋剂定义的表述可综合为:参与或准备参与体育竞技比赛的运动员采用某些药物,出于非治  相似文献   

9.
输血兴奋法     
兴奋剂是运动竞赛中禁用的药物。目前在重大国际竞赛中,通常均有严格的检查方法。但是,正如哈罗德(美国一位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所说:“兴奋剂的控制,与国际上核武器的控制一样,都在喊控制,实际上总有人在研制。"国际奥委会医疗部的美国代表托尼  相似文献   

10.
伦敦奥运会已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38枚金牌、88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共接受伦敦奥组委实施的272例兴奋剂检查,没有出现一例兴奋剂违规事件,圆满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赛前赋予的"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既定目标,确保了所有运动员干干净净参赛。  相似文献   

11.
反兴奋剂     
教练员在反兴奋剂斗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练员的反兴奋剂态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可以说,教练员是反兴奋剂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对教练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提高其预防兴奋剂发生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尤其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反兴奋剂工作也越来越紧迫。做好北京奥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既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保障。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反兴奋剂基本知识、法规体系、国际、国内最新动态等方面向广大教练员介绍国内外反兴奋剂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兴奋剂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奋剂问题近几十年一直困忧着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体育领导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近十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兴奋剂的作用和危害、使用与禁止的斗争及其发展趋向作一探讨。 一、使用兴奋剂的现状 利用药物以提高竞技水平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865年就曾有过记载,1886年首次出现了因服用兴奋剂过量而导致运动员死亡的报道。1968年奥运会开始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安徽省体育局承办的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反兴奋剂工作会议7月13日在合肥举行,会议对体育科技和反兴奋剂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如何为完成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提供科技服务,以及如何做好2008年奥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体育科技和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为了加强十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总局在年初制定了10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全年赛外兴奋剂检查力度,开展对生长激素血检,对重点项目的重点运动员实行行踪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完善医疗用药豁免制度,进一步加大处罚…  相似文献   

14.
(三)兴奋剂问题 在本文的前面几部分中,实质上已经多次涉及兴奋剂问题。但鉴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必须用专门章节阐述,以示重视和警戒。众所周知,兴奋剂是扼杀竞技体育前途的毒瘤,而田径运动又正是兴奋剂肆虐的重灾区。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关于美国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的各种消息,  相似文献   

15.
飞人如斯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服用兴奋剂恰如残害体育事业的癌症,不仅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是坑害我们青春年华的陷阱。"国际体坛围绕兴奋剂与反兴奋剂展开的斗争是一场旷日持久、极其艰难而又让人困惑的斗争。研究、使用兴奋剂与反对、禁止兴奋剂的两股力量进行了长达30年的顽强较量。尽管在查禁兴奋剂方面,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体育组织已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至今并没能扼制住兴奋剂泛滥的势头。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前奥运会冠军美国人琼斯承认服用兴奋剂:仅过两天,亚运会铁人3项冠军中国队员王虹霓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一时间,让原本安静的体坛顿时紧张起来,困扰体坛的兴奋剂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赛内兴奋剂检查可以分为通知陪护、候检、样品采集三个环节。以下结合赛内检查的程序及伦敦奥运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对运动员在三个环节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配合检查谈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首次实施兴奋剂检查,拉开了人类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反对兴奋剂的序幕。从那时起,在世界体坛上,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对一个又一个敢于涉足禁地者处以“极刑”。 1988年,汉城奥运会加拿大短跑名将约翰逊因服用兴奋剂愚弄了世界;德国短跑女“飞人”克拉贝因在尿样检查呈阳性,引来了她与国际田联的一场官司;1994年初,中国游泳女运动员钟惟月在北  相似文献   

18.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原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因此奥运会不会因为种族、宗教或政治原因将任何国家或任何人排除在外。在1984年,有140个国家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而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加国达到了200多个。以公平竞争作为基本原则,运动员不得服用兴奋剂,医生将在比赛之前或之后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欺骗行为,立刻取消比赛资格。奥运会体现了人们渴望可以在公正、友好的环境下进行比赛的良好愿望。在开赛之前,运动员要宣誓,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团队的荣誉”而比赛,这…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世界体坛头号强国美国队来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金牌不再重要。他们的目标不是超越以前的成绩,而是恢复美国的体育形象。4年前,美国人仍旧是世界体坛的老大,扮演着体坛仲裁者的形象。他们对其它所有国家的任何一例服用兴奋剂的事件都指手划脚,看所有人都用一种鄙夷的眼光。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体育国度,兴奋剂和美国人没关系。但4年后,确切的说3年之后,美国人成为全世界被指责的对象。他们不但有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而且都是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超级明星。他们不但不干净,而且还是其它国家兴奋剂的主要提…  相似文献   

20.
记得有本武侠小说里描写反面角色如何阴险狠毒,妄想称霸江湖——制造万千“药人”作为随从。所谓“药人”,即正常人服药后状如僵尸,无声无息,无爱无嗔,不识三亲六故,没有七情六欲:干起活来不知劳累,拼起命来不怕死活——只知一心一意听“主人”的话。有这么一群“药人”供己安排调遣,在江湖上称王称霸想来也不是件难事了。小说家言自不必去信它。但事却有凑巧: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却也无独有偶的出现了一批“药人”——且将服用兴奋剂成“专业户”的运动员们如此称呼吧——不同在于,这些“药人”们不是被动炮制,而是主动与药物为伍的。据体育史载,现代竞技场上服用兴奋剂的历史可追溯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当时无禁药规定),饮用含马钱干碱的白兰地后参加马拉柱比赛的美国运动员一路领先,最终夺冠。自此兴奋剂之风越刮越盛。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运动员洗手间里遍地都是盛过药物的瓶子和注射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